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完全阻滞所需时间,统计术中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两组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HR、MAP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及对SBP、MA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选取我院开胸手术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全身麻醉,观察患者SBP、MAP水平、清醒时间及吸入麻醉药物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BP、MAP水平比对照组低,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吸入麻醉药物剂量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给予开胸手术患者硬膜外+全身麻醉,能减少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吸入及清醒时间,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异位妊娠手术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1-6月间实施的188例急诊异位妊娠剖腹探查患者,选择了条件匹配的84例患者接受异位妊娠手术,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醉时间。结果全身麻醉组6例(14.3%)患者发生了血压波动,硬膜外麻醉组18例(42.9%),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6),两组患者麻醉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用于异位妊娠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时间并不延长。

  • 标签: 异位妊娠手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低血压 麻醉时间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全身麻醉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麻醉是利用药物等方式消除病人手术带来的疼痛。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麻醉的基本操作及各种麻醉用药等,在麻醉的过程中,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维护病人在麻醉期间的生命安全,减少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身麻醉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行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组41例行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并统计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不明显,但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及術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54.92±10.08)、(65.24±6.01)s,(28.31±3.2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26.45±16.54)、(98.30±8.56)s,(62.18±5.73)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采取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快、术后苏醒快的特点,同时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七氟醚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单侧腰部麻醉对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我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单侧腰部麻醉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单侧腰部麻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腰部麻醉组的麻醉效果强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部麻醉麻醉效果强于全身麻醉,且单侧腰部麻醉起效快,完全阻滞时间长,在临床工作中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单侧腰部麻醉 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直肠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直肠癌根治术84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随机、均等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行单一全身麻醉法于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法于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麻醉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离开手术室时间、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法应用到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中,其麻醉效果良好,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麻醉前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明显,对患儿的心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全身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肌肉松弛满意度94.28%高于对照组74.28%,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4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5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术。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79)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n=79)予以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观察组间麻醉起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通过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其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44%)明显低于对照组(68.3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后者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 根治术
  • 作者: 刘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0-20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
  • 机构:heconstantspeedof1ml/second);Controlgroupwillbeinjected5mlsalineintravenously(speedof1ml/second).ResultsTomakethecomparisionbetween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rei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oftherecoverytimeofspontaneousbreathing,theeyeopeningtimeandtheextubationtime(P>0.05).Theincidenceofhyperalgesiaandagitation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Intheperiodofgeneralanesthesiarecovery,nalbuphineeffectivelyinhibitthehyperalgesiacausedbyremifentanilandagitationinducedsevoflurane,existingtheclinicalfeasibility.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高运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全麻药物注入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麻醉方法。全凭静脉麻醉也称作全静脉麻醉是指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麻醉辅助药的麻醉方法。[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苏醒期是否采取预见性护理作为分组的依据,对照组占45.71%(48/105),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9%(57/1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安全护理、管道护理、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消化道、呼吸道并发症、烦躁乱动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围苏醒期的护理质量,对于加快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围苏醒期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苏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全身麻醉复苏患者共46例,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体温保护护理。比较2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体温、心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体温及心率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术后患者体温及心率水平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保护护理可显著缩短全身麻醉复苏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改善其体温、心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复苏 完全清醒时间 体温 心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分析麻醉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0例,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应组别名称对照组、研究组。分析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优良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比对照组(34.29%)更低,且研究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94.29%)数据更高于对照组(62.86%),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乙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麻醉效果、术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和术后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甲组的优良率96.67%远高于乙组的73.33%(P<0.05)。甲组术毕DBP、SBP、HR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且术后2hVAS评分明显少于乙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佳且能明显抑制应激反应,还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人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药物用量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的6、12、24h的MMSE评分要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另外,对照组的患者在麻醉后6、12、24、72h的POCD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都具有比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采用硬膜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要明显小于全身麻醉,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1例。在手术进行前,试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对照组则应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5min以及麻醉后10min的SBP,DBP,HR,SpO2。结果试验组麻醉后5min及10min的SBP,DBP,HR,Sp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82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1例,应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41例,应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术毕至睁眼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术毕至睁眼的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88%)较对照组(26.83%)更低,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效果较全身麻醉更佳,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手术 老年 骨折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72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连续监测术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对照组更为稳定,且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认知能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加快患者的恢复过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