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淋巴上皮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最早于1921年由Regaud等报道,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但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相似的肿瘤,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癌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ELC可发生于胃、肺、涎腺、膀胱、胸腺、子宫颈、阴道和皮肤等部位,其中以原发于食管的LELC最为罕见。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食管 恶性肿瘤 EB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随访情况。结果:2例肾滑膜肉瘤患者分别为25岁女性和27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肿瘤平均长径为8cm,呈灰白色均质状肿块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由相对一致的梭形和圆形上皮样细胞呈交错状、片状分布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样区域,显示为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伴分支状薄壁血管。细胞间边界不清,细胞质少至中等,细胞核呈空泡状,伴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1例可见似肾母细胞中的始基样成分,为边界较清、结节状排列、圆至卵圆形细胞团。免疫组化表达上皮膜抗原(EMA)、CK、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SMA、MyoD-1、WT-1、CD10、HMB45。原位荧光杂交SYT双色分离探针标记均见SYT基因重排阳性。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腹腔内肿瘤复发,另1例患者术后10个月仍无生存。结论: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罕见,易发生于年轻成人,形态表现与一些肾脏儿科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肾细胞癌有交错;充分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融合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滑膜肉瘤 组织学 融合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T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确诊为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ET的病因和病理特征。结果:9例ET患者中,表现为乙状窦血栓形成及脑梗死各1例;2例表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表现为腰椎骨髓信号异常及膀胱形态改变;2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表现为单纯脾肿大。结论:ET患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血栓形成、出血、淋巴结或脾肿大等征象时,提示患者有发生ET的可能。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影像学分析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1-01—2006—12收治的38例恶性眼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进行了单纯放疗,20例进行了放化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的1a复发率、5a复发率及5a生存率与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化疗组的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的高(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术后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眼睑肿瘤/治疗
  • 简介:对高位肛瘘误诊阴囊血管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3岁。于2010-12-21T17:59因发现阴囊肿物,痒1月余。入院。患者于2010-11中旬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阴囊出现一黄豆大淡红色圆形圆顶丘疹,少许渗液,微痒,逐渐增大如拇指头大小肿物,时有少量脓液渗出,无尿液溢出,

  • 标签: 直肠瘘/诊断 误诊 血管瘤/诊断 阴囊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喉乳头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8例喉乳头状患儿及家长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气管切开患儿气道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28例患儿中,气管切开患儿11例在院内拔管出院,3例戴气管套管出院,其余患儿呼吸均通畅无憋气,预后效果好。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延长了再次手术的时间。

  • 标签: 喉镜检查 喉肿瘤/治疗/护理 乳头状瘤/治疗/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DOG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GIST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光镜下观察GISTs的组织学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在65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48例肿瘤来源于胃的GISTs中DOG1、CD117、CD34、α-SMA、Des和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89.6%、79.2%、68.8%、33.3%、10.4%、14.6%;17例来源于肠道,其中DOG1、CD117、CD34、α-SMA、Des和S-100的表达率分别为88.2%、64.7%、70.6%、35.3%、11.8%和11.8%。16例CD117阴性的GISTs病例中有13例表达DOG1,7例DOG1阴性的病例中有3例表达CD117。42例(65%)患者随访3~33个月,其中26例病情缓解或无变化,12例肿瘤发生复发或转移,4例死亡。结论:DOG1是诊断GISTs的有用标志物,尤其对CD117阴性的GISTs患者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DOG1 CD117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植入Bigbag晶体植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人工晶体度数,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手术并发症、保持玻璃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11眼,≥0.3者共17眼,〈O.3者5眼。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近视/并发症 白内障/并发症 晶体植入 眼内/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三元复合因子Ne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et基因全长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Ad5/F35-Net重组腺病毒载体。建立24只人胰腺癌裸鼠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PBS组、绿色荧光蛋白(GFP)组和Net组,3组分别注射0.1mL的PBS、Ad5/F35-GFP(1×108PFU)和Ad5/F35-Net(1×108PFU),干预3周后,测定各组的移植体积和质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移植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Net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与PBS组及GFP组相比,Net组裸鼠移植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P均〈0.05),而其PCNA表达显著降低(P〈0.01),原位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Net可明显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的生长,抑制移植细胞的增殖,促进移植细胞原位凋亡。

  • 标签: 三元复合因子Net 移植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 标签: 人端粒酶RNA基因 人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