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当前严重烧伤患者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方法12例严重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给予肠内、外综合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单一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严重烧伤患者肠内、外综合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严重烧伤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病人术后早期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未施行肠内营养(N-EEN)组(n=38),EEN组于胃癌术后24h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应用能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N-EEN组为术后静脉营养,术前、术后7d测定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体重、记录术后肠蠕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EEN组和N-EEN组术后体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减轻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士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24h后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则实施常规鼻饲营养联合静脉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第一天的血液指标差异较小,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重度利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支持对治疗有推进作用,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早期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其临床救治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创面、急救、营养、心理、复苏、康复和感染等。现阶段,营养支持乃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有助于确保患者机体营养补给充足,同时还能起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以及提高预后效果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在烧伤患者的常规治疗工作当中合理采用一种适宜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反之,若患者存在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将会延缓其创面愈合的速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能有效降低其预后效果。对此,予以患者合理且有效的营养支持,可确保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摄入的充足,并能由此起到提高其临床救治效果的作用。临床医师在对烧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之时,需要考虑对其辅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速度,促进预后改善。本文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为严重烧伤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营养支持 感染 严重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的164例ICU患者观察研究,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后,对实验组82例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82例患者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支持后7天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后各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T细胞亚群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提高免疫功能、增加营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ICU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SAP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52例患者恢复良好,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体质量未明显降低,手术后2周相关指标恢复后开始恢复流食。治疗期间共出现并发症患者5例,其中腹腔脓肿1例,胰腺囊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SAP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其重点在于护理人员细致耐心,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痛苦,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2例外科危重患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期间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生化、血糖、血脂、微量元素进行监测,根据测定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方,及时正确护理。结果本组治愈率为97.54%,病死率为2.46%。结论TPN治疗能提高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率,改善预后及营养状况。

  • 标签: 危重患者 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室收治7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肝癌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癌患者采取持续疼痛护理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夜间睡眠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以及主要营养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较对照组轻,夜间睡眠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出现率较低,主要营养指标水平较高,对比明显,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取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借鉴。

  • 标签: 疼痛护理 营养支持 肝癌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106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P、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情况。方法收集1997年5月至2017年5月共89例行消化道肿瘤化疗营养支持护理患者病例情况,对其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营养支持治疗术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感染率下降。结论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处于消化道肿瘤化疗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

  • 标签: 化疗 消化道肿瘤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外营养支持在消化内镜治疗手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探讨护理重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12月至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手术的2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有120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均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护理,并予以悉心护理,观察恢复效果。对照组有140例患者在术后未实施早期肠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止血治疗。结果观察组120例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其中治愈119例,1例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140例未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配合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能促进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降低并发症,而重视护理重点工作能有效保障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提高患者配合度、满意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消化内镜治疗手术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重点
  • 简介:摘要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其临床救治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创面、急救、营养、心理、复苏、康复和感染等。现阶段,营养支持乃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有助于确保患者机体营养补给充足,同时还能起到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以及提高预后效果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在烧伤患者的常规治疗工作当中合理采用一种适宜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促进其创面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反之,若患者存在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将会延缓其创面愈合的速度,降低机体抵抗力,从而导致患者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并能有效降低其预后效果。对此,予以患者合理且有效的营养支持,可确保烧伤患者机体营养摄入的充足,并能由此起到提高其临床救治效果的作用。临床医师在对烧伤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之时,需要考虑对其辅以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速度,促进预后改善。本文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为严重烧伤患者合理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营养支持 感染 严重烧伤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胃肠道肿瘤是现在临床上治疗过程中比较多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一旦发病后,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不但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营养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肿瘤患者自身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加上患者摄入的食物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等,使得患者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要对其进行营养支持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卧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接受治疗的老年卧床重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营养状况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7.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老年卧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调整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恢复,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疗法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场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Hb、ALB、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ALB、Hb、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3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营养支持时间后,对照组(46例)在进入医院ICU>2d展开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46例)在进入医院ICU<1d展开肠内营养支持;最终就两组危重症患者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危重症患者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8.70%)对比,观察组(6.52%)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院工作人员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在提升其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促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并肝昏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40例无典型的重症肝炎合并肝昏迷患者作为本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40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肝昏迷好转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好转率、肝昏迷好转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具备显著优势,数据达到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标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数据均无明显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并肝昏迷的治疗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 重症肝炎 肝昏迷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人员产生的特质焦虑、社会支持及工作倦怠的状况。方法选出2014年8月到2017年10月这一时间段我院的医护人员600位,并借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焦虑评定量表及工作倦怠评定量表记录所有医护人员的状况。结果护士的特质焦虑、社会支持及工作倦怠好于医师,P<0.05。结论社会支持的分数对于情感衰退与个性解体具备测定功能,支持的运用状况对于个体荣誉感具备测定功能;特质焦虑对于情感衰退与个性解体具备测定功能,对于个体荣誉感不具备测定功能。

  • 标签: 特质焦虑 医护人员 社会支持 工作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