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以来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慢阻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人数24例。根据组别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整体护理的干预影响下,整体护理组患者的PaO2、PaCO2指标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更加良好,且整体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各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慢阻肺 整体护理 动脉血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本院于2015年7月10日至2016年4月8日期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计110例,依据计算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例数均为55例,对比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停止时间,分析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停止时间少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则明显较对照组短,其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显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查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常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调查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观测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对比。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预见组,常规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案患者,预见组患者为预见性护理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①干预后预见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②治疗后预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其中预见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神经内科患有脑梗死的病人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分析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仪器因素、生理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分析从抗凝剂的选择、合适的采血量、合适的采血部位、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等方面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结果针对引起检测误差的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结论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可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方法选取2016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80例患者研究对象,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测量和计算,对比不同条件下检验指标的变化。结果冷藏条件为4℃时样本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含量与常规温度(8-25)℃差异显著(P<0.05);放置2h后测量样本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含量均明显低于放置10min测量(P<0.05);浓度为1.8g/mlEDTA盐作用下,样本红细胞平均体积、比容均明显低于浓度为2.6g/mlEDTA盐作用(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常见误差包括血液保存温度、测定时间、抗凝血剂条件等,检验人员应当重视进行质量控制,提升血常规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常见误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LED冷光源、常规蓝光光疗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抽取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数字表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20行常规蓝光光疗+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行LED冷光源治疗加,总结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胆红素结构异构体指标来看,观察组为(11.3±1.3)mmol/L,对照组为(10.9±1.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中,观察组较之对照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ED冷光源、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LED冷光源治疗期间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LED冷光源 常规蓝光光疗 新生儿 黄疸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精液常规分析在不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有不孕症的男性患者(A组)和80名正常男性(B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对其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精子浓度、精液量、酸碱度以及精子形态和运动状态,统计男性不育患者精液的正常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精子浓度为(13.26±7.15)×106/mL,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为(4.13±2.10)%,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21.53±9.56)%,三项指标均低于B组(p<0.05),精液量和酸碱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精液正常率为10.00%,异常率高达90.00%。结论精液常规分析用于男性不育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判断致病因素,以便合理用药。

  • 标签: 精液常规分析 不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分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0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随机分为室温检测组及冷藏检测组,两组标本分别于0.5h后、2h后检验及4h后检验。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可受温度及检测时间的影响,且随着检验时间的延长,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将变大。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应尽量能够及时送检,以减少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 标签: 温度 时间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对我院疑似尿路感染的37例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进行诊断的37例患者,其中细菌培养显阳性的18例,阳性率为48.6%。真菌培养显阳性的4例,阳性率为10.8%。NIT、LEU、WBC、BA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尿常规白细胞(WBC)在尿路感染检测中具有较高价值,尿沉渣BACT的检测结果也较可靠。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8月间1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同期分别进行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比较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的结果。结果13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除了MCH,静脉血的PLT、MCHC、MCV、Hct、Hb、RBC水平均明显高于末梢血,WBC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试验结果,静脉血的CV值明显低于末梢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这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采集得出的数值比末梢血更为准确,也更具有稳定性,值得在血常规检验中推广。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质量控制在尿液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两组中不合格及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比较。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集到的尿常规检验标本90份,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2组,每组45份。对照组标本进行常规尿液检查控制,观察组标本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进行质量控制,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不合格样本数量6例,不合格率达13.3%,观察组中不合格样本的数量为1例,不合格率为2.2%;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样本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样本量不足、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送检超时等。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进行前质量控制,能够使样本的不合格率降低,提高检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分析前质量控制 对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观察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常规组患者中,检查有效率为64.10%,观察组患者中,检查有效率为92.31%,常规心电图的检查有效率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等检查效果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组患者的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的检查效果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查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更具有临床意义,能够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静脉血组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血组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0min、10min及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脉血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血组患者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血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1~10日我院搜集的100例尿液样本,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尿常规进行尿液检验,研究组联合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尿液样本中的红细胞、尿蛋白及白细胞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例数为27例,尿蛋白检出例数为34例,白细胞检出例数为22例,检出率分别为54.0%、68.0%、44.0%;对照组红细胞检出例数为19例,尿蛋白检出例数为25例,白细胞检出例数为14例,检出率分别为38.0%、50.0%、28.0%,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检查过程中,联合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提高检验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尿液检验 尿沉渣 尿常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最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用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方法筛选出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60例病患,按照不同采血方式把他们分成研究组A与研究组B,两组病患都是80例,研究组A采用静脉采血方式,研究组B采用末梢采血方式,对比两种采血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研究组A与研究组B病患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研究组B的WBC、RBC都比研究组A高,HCT、HGB、PLT都比研究组A低,差异较大(P<0.05)。结论与末梢采血方式相比,静脉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运用价值更高。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00例小儿支原体感染患者,同时选择88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的变化规律可以初步判断儿童存在支原体感染。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血常规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