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建立检测结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并与培养法、涂片镜检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本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120例结核标本进行检查,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高达52.50%,培养法涂阳性率达24.17%,片镜检法阳性率达15.00%。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结核杆菌检查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势,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结核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48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分析、评分。结果148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138例,死亡10例,其中6例死于心室纤颤,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微量泵 硝普钠 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与志贺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技术 沙门菌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 标签: 淋巴细胞免疫 非免疫 封闭抗体缺乏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在儿童预防保健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免疫计划适龄儿童100例,给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统计儿童相关预防性疾病发病率。结果100例儿童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后麻疹、白喉、风疹、百日咳、乙肝、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发病率均为零。结论对适龄儿童给予社区计划免疫相关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相关疾病预防保健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 儿童保健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孢素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2015年10月到2017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以甲氨蝶呤作为对照组治疗药物,以甲氨蝶呤与环孢素作为试验组治疗药物。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较对照组更轻,数据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环孢素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环孢素 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一组25例,给对照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氯胺酮,试验组患儿给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试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在手术前、缝合时,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试验组相对比,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舌根后坠及呼吸速率变慢、发生伸舌等异常行为、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试验组(36.00%)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输注的效果较好,患者呼吸速率比较稳定,手术后苏醒时间短,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微量泵输注 小儿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在减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130例于2016年5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后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检验科近两年收集的临床标本110个,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回忆这些标本采取、保存、运输和检验的过程,总结出导致检验结果的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抽取质量控制前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A组,抽取质量控制后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B组,比较两组检验的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造成检验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标本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清洗液的更换、试剂室温平衡时间这几方面,此外,标本的保存、运输和仪器的规格质量也会对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后,B组的检验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经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使标本的检验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导致诊断和治疗出现失误。可见,在临床免疫检验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社区干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6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流动儿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儿童63例,实验组儿童采用社区干预,对照组儿童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以及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能够普及家长免疫计划相关知识,使流动儿童能够主动接种疫苗,对降低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干预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组成参照组。两组体检人员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式;以检验后的临床数据指标为标准,以此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糖含量为3.59±0.3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糖值为1.21±0.42,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87,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70.52±9.6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2±1.63,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513,p<0.05)。讨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与健康体检人员对比其平均差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过期妊娠或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4例,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纳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纳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引产结局、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剖腹产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比较,研究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宫缩-分娩时间、宫缩时间、总产程比较,研究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改善过期妊娠或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引产结局,缩短产程,值得借鉴。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足月胎膜早破 过期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并应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治疗后83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51%,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49%。结论在高血压病急性心力衰竭应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过程中,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完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微量泵 硝普钠 高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按照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65例,年龄大于或者等于60岁)和非老年组(65例,年龄小于60岁)。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学指标、生化指标。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甲状腺炎者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老年组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者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谷草转氨酶水平、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与非老年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未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肝炎患者 临床检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患者,入院前70例和后70例患者分别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后NR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39±0.50)分、(91.36±4.71)分,均优于对照组风湿免疫科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风湿免疫科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风湿免疫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中共选择疑似乙肝患者121例参与试验,安排所有患者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血液标本采集工作,将血液标本离心处理后,分别采用ECLIA和ELISA检测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对比研究,ECLIA和ELISA在检测HBsAg、HBsAb、HBeAg和HBcAb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ECLIA在检测HBeAb方面明显优于ELISA检测方式(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ECLIA和ELISA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ECLIA在HBeAb检测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