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相关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这表明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监护 血管活性药物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ENA(抗可提取和抗原抗体)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3和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IgA、IgG、抗ds-DNA、抗SSA、抗Sm、抗SSB、抗nRNP、C3和C4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化指标检验可为SLE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评估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E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液免疫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祁阳县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的认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祁阳县0-14岁流动儿童数10493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及其监管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0493名流动儿童的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知晓率基本都低于70%,主要通过接种单位接种预约单、通知单被动给儿童接种疫苗,对免疫接种知识有主观需求为75.29%。结论祁阳县的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低,主观需求还较低,政府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免疫工作的宣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 标签: 祁阳县 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相关政策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非重症组(180例)与重症组(106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测定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更高;重症组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非重症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病情改善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者,独立样本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是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查与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IgA IgG IgM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笔者单位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即行微量泵泵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周静脉注射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并对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溶栓成功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有①血压;②附壁血栓是否存在;③血栓形成时间。结论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效果容易因血压、血栓形成时间以及附壁血栓是否存在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 标签: 尿激酶微量泵泵入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稽留流产是指人体内胚胎形成或胎儿因死亡滞留在宫腔尚未能从宫腔自然排出,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目前认为稽留流产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内分泌系统失调、染色体变异、免疫系统失衡、生殖道感染、氧化应激、子宫胎盘循环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尽管如此,目前医学界对稽留流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原理尚不清楚,不能对其详细地加以阐述。为探究抗生殖免疫抗体是否与稽留流产有关,我们筛查了稽留流产患者的血清,并从他们的血清中选择出五种抗体,进行抗生殖免疫抗体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稽留流产 抗生殖免疫抗体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关。细胞凋亡的功能和诱导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心力衰竭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有望成功。

  • 标签: 心力衰竭 发病机制 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对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于整体提高人们的免疫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对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本社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1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合试验组,每组各80例婴幼儿。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婴幼儿进行社区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婴幼儿的整体计划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幼儿。这表明,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综合护理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用药治疗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益赛普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益赛普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赛普治疗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用药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用益赛普 类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模式,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免疫功能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晚期肺癌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全身化疗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也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化疗法,还可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胞免疫治疗 全身化疗 晚期肺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肝衰竭病症的诊断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应用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免疫球蛋白(IgG、IgM以及IgA)进行测定,并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进行对比分析,对这几种相关要素进行判定。结果其免疫球蛋白数值和病情发展以及严重程度呈现相关联的趋势,病情加重,其免疫蛋白指标上升愈加显著,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变化对比的临床意义有关。结论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病症进行诊断,其效果显著,这一方法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临床意义 价值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胃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人参皂甙Rg3,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髓系抑制性细胞CD11b+CD33+和CD3+CD8+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CD3+、CD3+CD4+、CD4/CD8明显上升。结论人参皂甙Rg3能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人参皂甙Rg3 T淋巴细胞亚群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孢素A治疗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环孢素A用于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环孢素A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春新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水平,了解医院检验科的操作规程。方法实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应用模拟实训的方法,分别进行两项免疫学实验,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结果2017年5月,在模拟实训后,对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73.3%的同学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21.7%的同学需要教师指导重要性的实验步骤,5%的同学不能独立操作实验关键性步骤。结论使用临床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免疫学实验的操作水平。

  • 标签: 免疫学实验 临床模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控制高血压或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高血压或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空腹血糖及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控制高血压或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 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中微量蛋白即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的评价。方法将受检者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阳性及阴性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4种尿微量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结果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浓度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标志物,联检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检出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 血清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