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人员例数一共为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重型乙肝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重型乙肝 治疗时间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不同服药时间影响高龄脑梗死患者(男性)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的实际情况作探讨分析。方法研究中将日间用药患者纳为观察A组,将夜间用药患者纳为观察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情况。结果花生四烯酸与ADP诱导时,观察B组患者900血小板聚集率比观察A组低,P<0.05;其余时间点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亦得出无差异,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男性患者选择夜间用药阿司匹林的效果更佳,可充分降低患者的清晨血小板聚集率。

  • 标签: 脑梗死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率昼夜节律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信念状况并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两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的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选取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入组患者年龄、性别、首次发病年龄、患病时间、第一次就诊是否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以调查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信念状况并分析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家庭收入状况、患者对诊断认可度、病情、服药种类、药物副反应、患病时间以及并发焦虑对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会产生影响(p<0.05);和服药依从性差组相比,服药依从性好组的服药必要性和服药担心评分明显占优势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受家庭经济状况、病情、服药种类、药物副反应、患病时间以及并发焦虑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对相关因素的干预,尽可能指导患者遵医嘱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服药依从性 服药信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的现状、趋势,并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药库电脑中的《药房药品销售》为依据,对我院2015年~2016年口服糖尿病药品使用品种、用药频率(DD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其2015年用药总量最多的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吡嗪缓释片,至2016年,用药总量最多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美脲胶囊,且DUI值均在1以下。结论用药频率排序反映了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趋势,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口服药品 趋势
  • 简介:摘要心内科服药到口流程管理的实施是提高患者住院治疗规范性的重要构成,同时是提升口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为保证心内科服药到口流程管理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某院心内科患者服药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护士的放药合理性进行阐述,从而更为明确的将服药到口流程管理的作用及其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呈现,以此为心内科服药到口流程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帮助。

  • 标签: 心内科 服药到口 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进行药物治疗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方式,遵医嘱用药治疗组患者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前治疗组服药依从性为45.0%,与对照组的4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87.5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运用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鼻咽癌病人住院期间口服药管理,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提高鼻咽癌患者口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诊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药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和药袋贴用药方式提示。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用药时间准确、用药剂量方法正确和药物知识掌握)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方法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4,P=0.772);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48,P=0.037)。结论在鼻咽癌患者住院期间,对其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口服药物管理进行分析,患者对用药更加安全,而且患者的依从性也较高,这种护理方式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鼻咽癌病人 口服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要点。方法纳入本组研究的90例病人入院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先了解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排除依从性高的病人,接着以系统随机法将病人分常规护理组和临床干预组各45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作用。结果常规护理组中服药依从性佳者28例,占62.22%,临床干预组中服药依从性佳者36例,占80.00%;且临床干预组的血压水平下降程度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实施临床干预方法,可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降低血压,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街道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并探讨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东街街道的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佳的占到56人(40%),服药依从性不佳的为84人(60%)。结论大东街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需发挥社区医务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加强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其带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掌跖脓疱病患者中应用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笔者医院进掌跖脓疱病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的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应用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口服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比较,(P<0.05)。结论口服药物联合局部封包治疗掌跖脓疱病的效果显著,并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口服药物 局部封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同时使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抑郁症 服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是70.0%,观察组是8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分析其原因并实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标签: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服药依从性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主要对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老年患者进行规律服药、错服药物和按时服药等进行观察,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较优于护理前,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满意度83.7%,较低于护理后的98.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老年患者自身特点,对其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其服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护理干预 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老年患者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药指导在社区医院中的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行为所具有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尾数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根据一般医嘱进行用药,实验组患者接受用药行为指导进行用药,并对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的行为变化及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指导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后的血糖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并统计、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药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在用药一年后,空腹及用餐2小时候后的血糖检测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规律用药频次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药指导在社区医院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有效性和依从性,并能够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减慢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各社区医院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用药指导 2型糖尿病 社区医院 用药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资料研究通过超声诊断诊断胎儿畸形情况,讨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的最佳诊断时间。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超声诊断发现胎儿畸形的孕产妇58例,联系临床实践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信息、胎儿畸形情况、孕周等因素。结果根据对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超声诊断检测胎儿畸形主要发生于心血管系统(27.59%),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神经系统(22.41%),最佳诊断时间为12周和生殖泌尿系统(17.24%),最佳诊断时间为20周。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超声诊断对胎儿畸形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最佳的筛选时间可以在检查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及时发现胎儿存在的畸形情况,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 最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分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体检者10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随机分为室温检测组及冷藏检测组,两组标本分别于0.5h后、2h后检验及4h后检验。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结果血常规检测结果可受温度及检测时间的影响,且随着检验时间的延长,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将变大。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应尽量能够及时送检,以减少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 标签: 温度 时间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行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5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系统干预6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行为改善、服药依从性比干预前明显增高(51%~88%),血压由干预前的(162.3±8.9)/(107.1±9.3)mmHg降低到干预后的(131.3±8.5)/(81.5±7.7)mmHg(P<0.05或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行为 服药依从性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儿童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儿童肾病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儿童肾病专科治疗的120名肾病综合征(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给与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干预相同的时间,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依从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3),结论延续性护理是可以有效的提高肾病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儿童 肾病综合征(N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对患儿体温的影响。方法将288例患儿随机分为A、B、C、D4组。A组术前8h禁食固体食物乳类(此后称禁食),4h在护士指导下按10ml/kg口服糖水(此后称禁饮);B组术前6h禁食,3h禁饮;C组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及配方奶,4h禁母乳,2h禁饮;D组为传统禁食组,即12h禁食,4h禁饮。观察4组患儿术前体温、哭闹及术中、术后发生呕吐或误吸的情况。结果D组患儿体温升高率和哭闹发生率均高于A、B、C组,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儿体温升高率和哭闹发生率均高于B、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儿术中均未发生呕吐。结论对手术患儿实施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及配方奶,术前4h禁母乳,术前2h禁饮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患儿 禁食禁饮 体温升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口服药不合理情况及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口服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显示,2015年发生13例,2016年发生10例,2017年发生7例。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包括用药不合理、药量过大、重复用药及联合用药后药物副作用增加。结论消化内科口服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常见,这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为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以提高口服药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消化内科 口服药 不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