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抑郁症患者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其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精神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9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抑郁症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改善情况。结果连续护理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感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抑郁症病患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优化护理干预 抑郁症 自我效能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娱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工娱疗法,运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LE)记录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方便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分。结果经16周治疗后,两组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第八,第16周的治疗,评分显著提升(P﹤0.01)。结论工娱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工娱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均给予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保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开展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与他人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往训练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婚姻质量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凝血功能正常对于高龄女性生殖能力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系统、抗凝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出现功能失调或功能障碍的情况,会对局部微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形成血栓前状态,逐渐发展成微血栓,从而引发各种生殖问题,如高龄不孕、复发性流产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文章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查阅,对与高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进行分析。

  • 标签: 凝血功能 高龄女性 生殖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分析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对患者社会功能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状况。结果实施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心理状况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行为训练联合自我效能管理措施,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行为训练 自我效能管理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将同理心护理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同理心护理,将两组患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后认知程度评分与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同理心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中,能显著对其认知程度、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功能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同理心护理 冠心病伴糖尿病 认知程度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及意义。方法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分析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意义,90例患者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3、FT4、TSH等甲状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AST、TB、GG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相比对照组较为明显,ALB、DB、TP、ALP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定时的采取甲状腺激素检测和肝功能检测,能够及时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信息,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后预后效果等。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生化指标 甲状腺激素指标 治疗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应用帕利哌酮与利培酮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范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4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帕利哌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使用帕利哌酮及利培酮均有成效,但前者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更为突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接纳水平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支持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评分为(55.12±6.6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9.62±5.64)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支持性护理干预 自我接纳水平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生化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30例妊娠非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血清TT3、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前1/3阶段观察组患者TR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后1/3阶段两组TR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1/3阶段观察组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1/3阶段观察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TT3、TT4水平高表达,妊娠前期TRAb阳性率升高,妊娠后期FT3、FT4水平降低。妊娠期女性应定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尤其是关注TRAb的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等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自我护理能力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SCr及BUN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肾功能对患者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自我护理能力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抗甲状腺药物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按照肝功能异常出现的原因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观察组为抗甲状腺药物所致。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及生活指标异常,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和治疗转归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观察组患者出现ALT和AST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00%、100%,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二者的鉴别可依赖肝功能检测如ALT及AST,后者出现生化异常较为明显。

  • 标签: 抗甲状腺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异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群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与中医理疗联合治疗)及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中医理疗,患者上肢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 中医理疗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S与LVE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Dd与LVDs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FS与LVE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和Ⅱ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多,Ⅲ级和Ⅳ级病例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LVDd、LVDs、FS以及LVEF水平,提高心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功能新指标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78例,对照组5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定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计算E/Em和整体功能指数(GFI)即E/Em/Sm。同时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左室等容收缩波时间(ICT)、等容舒张波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ICT+IRT)/ET。结果高血压组GFI值、Tei值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超声心功能新指标Tei指数、整体功能指数(GFI)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变化。整体功能指数(GFI)的测量受心率影响更小,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整体功能指数 Te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和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5.38%(62/65),对照组为70.77%(46/65),即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率较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出现3例低蛋白血症,3例吸入性肺炎,其并发症出现率为9.23%,对照组中有11例低蛋白血症和5例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出现率为24.62%,即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可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康复,且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脑梗死,吞咽障碍,吞咽功能治疗仪,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应用于膝关节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为更好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8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62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功能锻炼组)和实验组(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组),每组各31例。患者每日治疗一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功能锻炼组)优良率为80.64%,实验组(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组)优良率为93.54%,实验组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中,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与单独的功能锻炼相比较,其疗效优势更加显著。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障碍 中药外洗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