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表明A组所采用的健侧取穴、强刺激的方法在偏瘫早期的治疗中能有效地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A组在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评定中,表1 2组患者入院时患侧上肢功能比较

  • 标签: 上肢功能 偏瘫早期 功能针刺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一般以运动功能障碍居多,特别是上肢功能障碍,由于动作精细,其功能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及其他方法,现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上肢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功能磨砂板训练,对照组则增加传统磨砂板训练。2组患者磨砂板训练均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运动部分(FMA-UE)、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价量表(MA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和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UE、MBI、VAS评分分别为(26.27±7.51)分、(78.13±11.62)分和(0.67±0.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MAS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功能磨砂板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磨砂板训练。

  • 标签: 磨砂板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着采用内科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入上肢体位干预和康复训练,两组护理8周后比较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肩部疼痛情况(VAS)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指数、VAS差异不显著,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56.7%。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上肢体位干预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上肢功能运动情况,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意义重大。

  • 标签: 脑卒中 上肢体位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上肢功率车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功率车训练联合中药内服,疗程8周,比较两者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上肢功率车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行性。

  • 标签: 上肢功率车 脑卒中 中药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30例上肢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用Fugl-Meyer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治疗前10.42±3.52,治疗后26.21±6.85。结论上肢早期训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根据每个病人运动受损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一种训练方法刺激肌肉收缩,重新获得一定肌力。

  • 标签: 中风 偏瘫 上肢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肢运动操对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上肢运动操)、对照组(常规干预)各40人。结果:观察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运动操对乳腺癌淋巴水肿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上肢运动操 乳腺癌淋巴水肿 上肢功能康复
  • 简介:上肢的运动是由肌肉的主动收缩带动关节活动而发生的.关节的结构正常,但常由于带动关节活动的动力儿无功能,导致了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因此临床上常以肌(腱)移位术来恢复和改善肢体的功能从1999年开始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这方面的讲座、论文、手术图解、综述等文章,为临床医生正确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许多读者来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一些问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下面就上肢运动功能重建的几个原则问题谈几点意见,与同道们商榷,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 标签: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运动功能重建 神经损伤 病因 手术治疗 移位肌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法医临床鉴定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本鉴定中心进行法医临床鉴定的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 100 例案例,对其法医临床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 例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案例中,上肢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56 例,占 56.0%)和工伤(30 例,占 30.0%);损伤类型主要为桡神经损伤(42 例,占 42.0%)和正中神经损伤(38 例,占 38.0%);鉴定时间为伤后 3 个月至 2 年,平均鉴定时间为 10.5 个月;上肢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结果为轻度 42 例(占 42.0%)、中度 38 例(占 38.0%)、重度 20 例(占 20.0%)。结论:上肢神经损伤致功能缺损的法医临床鉴定需要综合考虑损伤原因、损伤类型、鉴定时间等因素,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上肢骨折 神经损伤 法医鉴定
  • 作者: 常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1-0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7期
  • 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 13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上肢体位干预于康复训练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上肢体位干预及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Fugl-Meyer、NIHS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上肢体位干预于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回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上肢体位干预 康复训练 卒中 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及护理中,很多疾病都需要上肢制动,如上肢骨折、上肢的各种手术、胸部外伤、胸部手术及乳腺手术等,制动的目的是保持功能位,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肢体下垂畸形,促进骨折及伤口愈合,传统的方法不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容易暴露病人隐私,有失美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上肢功能服(专利号为ZL201620095307.9),除了能满足制动需要,还有使用方便、人性化、保护病人隐私及提高工作效益的作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功能服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作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作业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卒中康复治疗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组(镜像疗法组)和单独运动再学习组(对照组)。每天康复治疗1~2次,每周5 d,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上肢部分评定上肢功能,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量表(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Test, UEFT)评定手功能,采用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T)评定上肢操作性和灵活性,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评定手、手指和上肢运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上肢疼痛程度,采用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上肢肩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痉挛程度。依据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31分定义为疗效优良。结果共纳入60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镜像疗法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和卒中部位以及各项基线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镜像疗法组FMA评分、UEFT评分、ARAT评分、MAS评分和MBI评分以及Ashworth分级Ⅰ级和Ⅰ+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VAS评分以及改良Ashworth分级Ⅲ级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FMA评分,镜像疗法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对70.0%;χ2=5.455,P=0.020)。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结合运动再学习在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单独运动再学习。

  • 标签: 身体锻炼 卒中康复 上肢 偏瘫 功能恢复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呼吸训练。然后对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l)、峰值呼气流速(PEF)、峰值呼气流速(PEF)FEVl与FVC比值 (FEVl/FVC)评估患者肺功能,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评估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量表 (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l、PEF、FEVl/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训练 肺功能 上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