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现代化医院护理管理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升日常护理质量。方法主要从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自我效能管理、科学护理模式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护理人力资源、临床教学与培训能力、护理人员专业晋升与发展、临床教学与培训能力、绩效评估为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预防几个发面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完善护理激励机制,促进护理职业发展。结论从根本上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科学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我国现有的无偿献血团队是临床用血的主要渠道,它在为需要的患者提供无偿献血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扩大现有的无偿献血团队,对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我国的采供血机构越来越重视稳定和发展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本文就我国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详细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 标签: 稳定 发展,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组织的重要部分,往往对整个组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则是增强组织的核心力量,蕴蓄组织的软实力。在医院管理中也是如此,行政管理对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水平要求更高的环境中,医院更注重加强其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以推动其向前发展。本文将对加强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实践及思考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在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课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必须要加强实验教学9币资队伍的建设。

  • 标签: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 师资队伍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与作用的发挥,是无偿献血事业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目前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现状的分析,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制度的完善。

  • 标签: 无偿献血 志愿者
  • 简介:摘要新时期下,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本地区疾控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 标签: 疾控机构 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
  • 简介:随着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向临床医学的广泛渗透,临床实验室在工作内容、方式及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正起着深刻的变化。由于这一学科在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方面出现的重大进展和变革,学科的定位,领域和性质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的规范和队伍结构方面也正在发生历史的变化。本文试从国际上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景,结合国情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检验医学学科 专业队伍 国际化 临床医学 人才培训 学科建设
  • 简介:该文在肯定“院系合一”模式对于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院系合一”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建议。

  • 标签: 院系合一 师资队伍 建设
  • 简介:江苏大学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和措施,给医学技术学院的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为了谋求跨越式发展,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发展学科,吸引人才;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科学研究,强化研究所的建设。

  • 标签: 师资队伍 建设 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 医学技术 学院
  • 简介:摘要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呈现出了对高职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其专业办学形式和内涵有待深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其师资队伍提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全国50所高职院校中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标签: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兼职教师 现状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分析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对比两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该文以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田忌赛马》为切入点,提出高职教育以错位竞争的智慧发展观培养人才,实施"成功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体现职业教育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

  • 标签: 错位竞争 职业教育 教育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向机采成分献血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受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出院肾移植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出院患者指导以及跟随访问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由医护人员量身定制的延续护理方案,护理期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助管理能力及肺部感染并发率。结果经不同方案护理后研究组自助管理能力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并发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肾移植受的自助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出院后肾移植受的肺部感染率,但其长期效果仍旧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延续护理 肾移植受者 护理效果
  • 简介: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在静脉推注沐舒坦和呋塞米时,两组药混合后管内出现淡白色浑浊絮状物。我科患者常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临床应用时将沐舒坦和呋塞米前后进行静脉推注,头皮针管内即出现淡白色浑浊絮状物,立即停止静脉推注。重新更换头皮针后液体澄清透明,患者无不适感。对此进行了实验观察,按照临床实际方法配制:用5ml注射器分别抽取沐舒坦和呋塞米,注射器中立即出现淡白色浑浊现象。

  • 标签: 氨溴索/药理学 呋塞米/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临床把常用的两味或以上的配药物称为药对。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两种药物进行配,能够清热燥湿,在湿热症状疾病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一些文献资料,进行了黄柏、苍术的配现代药学研究,为临床两种药物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标签: 黄柏 苍术 药学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丁香、郁金两药物配使用属于中药“十九畏”的范畴,临床应用当避免,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常将二使用,且疗效良好,未见副作用。本文针对二的药理、毒理及实验研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丁香 郁金 配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受血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受血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受血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临床检验方式以及其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资料86例作为研究组,分别对研究组患者选用HBV-DNA检验法进行检测和乙肝五项检验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患者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均为阳性,但HBV-DNA阳性率检测率为65.12%。其中HBsAg、HBeAg、抗-HBc检测结果相近,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抗HBs+、抗-HBc+、抗-HBe检测结果符合率较低,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携带检测中使用乙肝五项检验法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检测但准确率有一定局限,而HBV-DNA检验法能够更加精确的判定其结果,临床医学中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携带检验可以结合两种检验手法对患者病情进行逐步确认。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检验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