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急性细菌性结膜最新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对72例(109眼)急性细菌性结膜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给予患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4次/天,滴眼治疗7d后,于第8天再次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急性细菌性结膜患者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78.65%,应用抗生素治疗7d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治愈,再次行病原学检查,病菌转阴率为85.71%。治疗后细菌培养仍阳性的7例患者(10眼)细菌培养结果全部为表皮葡萄球菌。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我国目前急性细菌性结膜的首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予以重视。

  • 标签: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培养 病原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耳尖放血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结膜临床观察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六十五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其进行了西药常规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了耳尖放血治疗。治疗为一个疗程,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患者总有效率占比是94.5%,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占比是78.0%,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结论,对于急性结膜的治疗,通过耳尖放血和常规西药的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耳尖放血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治疗 急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滴眼液予以治疗的10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体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体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患者而言,与诺氟沙星滴眼液相比,选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体征,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炎 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结膜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眼局部用药治疗,给予试验组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辨证施治配合眼局部用药治疗慢性结膜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辨证施治 眼局部用药 慢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氯雷他定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试验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而试验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基础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结膜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较定仅给予氯雷他定的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氯雷他定或在此基础上加用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试验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而试验组患者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之基础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结膜患者氯雷他定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较定仅给予氯雷他定的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结膜患者96例(108眼),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并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比单纯的氯雷他定治疗方法,过敏性结膜患者将其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氯雷他定 双氯芬酸钠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过敏性结膜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过敏性结膜患者100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症状。结论在治疗过敏性结膜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具有实践意义。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奥洛他定 普拉洛芬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增加氯雷他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8%,且各症状评分均较低。结论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治疗过敏性结膜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结膜患者护理中对其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一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过敏性结膜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组行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整体护理,对照组仅予以临床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过敏性结膜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整体护理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疗效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的初步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0.1%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滴药前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及总评分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11%和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P<0.05)。结论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缓解过敏性结膜症状与体征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缩短用药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盐酸奥洛他定 普拉洛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裂隙灯显微镜下取结膜结石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50只眼)结膜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有20例患者为双眼结膜结石,10例患者为单眼结膜结石。对所有患者实施裂隙灯显微镜下取结膜结石手术,并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50只眼经过手术治疗后,有48只眼的结石全部被取出,结石取出率为96%。30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总满意率为100%。结论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实施结膜结石取出术,并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结膜结石取出率,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裂隙灯 结膜结石 剔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地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结核性脑炎膜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有12例患者的表现为意识障碍,18例患者表现为头晕、低热,浑身乏力、12例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5例患者为癫痫性发作,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表示为良好。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程减少以及抑制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结膜瓣遮盖在角膜溃疡治疗中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角膜溃疡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10)使用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n=10)使用结膜瓣遮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在角膜溃疡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角膜血管翳和角膜透明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角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角膜溃疡 临床疗效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经下睑结膜入路摘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前经眼CT或MRI联合眼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已经确认。位于鼻下、颞下及正下方肿瘤采用外眦角切开联合下睑结膜入路;对于眶内侧及鼻上方肿瘤采用外眦角切开联合下睑结膜入路及泪阜处结膜入路,减轻眶内压力,便于暴露肿瘤.结果20例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全部完整取出,无并发症出现,无瘢痕形成,眼部美观。结论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经下睑结膜入路摘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基本无瘢痕形成,美容效果好。

  • 标签: 下睑结膜入路 眼眶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关于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工作,方法选取我院32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实例详细的调查,并且对结果分析对比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与患者的年龄、发病的季节、患者透析前后的病情情况以及透析时的规范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腹膜透析的患者在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加强护理。结论在护理方面,没法改变患者的年龄,可以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患者的机体的抵抗力,防止腹膜炎的发生。做好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感染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79例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2组SAAG值≦8g/L组及SAAG〉8g/L组。所有患者有同一天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白蛋白浓度检测结果资料,计算出SAAG值。结果以SAAG≦8g/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65%。SAAG〉8g/L诊断癌性腹膜炎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74%。结论以SAAG≦8g/L在诊断感染性腹膜炎中灵敏度高,可做为与癌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3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治疗,治疗组应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暴露率。结果手术时间对比显示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切口暴露率对比显示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应用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降低第1天、第7天、第30天切口暴露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