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4例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组32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为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的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检查为0.1~04与0.5患者的占比与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时,术后患者的视力水平可明显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遂道切口,对27例(29眼)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施行手法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情况。结果随访半年,3眼视力无提高,4眼视力提高,22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视力,不影响原有滤过功能及原有滤过泡。

  • 标签: 手法小切口 青光眼术后 高龄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摘出手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2例(112眼)硬核白内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手法组56例(56眼)行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手术;超乳组56例(56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UCVA,logMAR)手法组高于超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867.283,F交互=34.691,F组间=17.833;均P<0.05)。角膜散光程度手法组患者均低于超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24.773,F交互=18.451,F组间=16.037;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手法组为8.93%(5/56)低于超乳组的25.00%(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23)。结论切口手法娩核治疗硬核白内障术后角膜反应较轻,视力恢复较快,角膜散光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白内障,硬核 手术,白内障,手法,小切口 乳化术,超声 视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30例则采用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1%和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白内障患者中采取改良手法切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白内障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形式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为33例,将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改良手法切口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06%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4.24%,P<0.05,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改良手法切口术应用在白内障治疗中存在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选取100例白内障患者(100只眼)进行研究,基于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改良手法切口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数值显示(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16.00%比较,数值显示(P>0.05)。结论:改良手法切口手术可有效治疗白内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视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白内障分级行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对105例128眼白内障患者行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晶状体核不同分级,I-II级核应用水劈核技术直接冲洗或吸出晶状体核及皮质;III-IV级核充分水分层仅留裸硬核后娩核,V级核的在隧道内劈核分次娩核。结果成功娩出晶状体核121眼,5眼经过扩大切口娩出,后囊破裂4眼,角膜水肿7眼,悬韧带断裂2眼,人工晶状体调入玻璃体1眼。术后7天视力>0.05127眼,>0.3115眼,>0.582眼,>0.875眼,>1.032眼.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根据晶状体核分级采用不同的手术技巧更为合理有效。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晶状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改良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所接受并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3例(132眼),通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之后,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状况临床分析。结果手术之后患者视力都有所提升,脱残率是93%。视力恢复至大于等于0.5的患者是51例(63眼)可达47.7%,在0.3至0.5间的患者是35例(52眼)39.3%,在0.05至0.3间的患者是5例(7眼)占5.3%,0.05之下的患者是2例(3眼)占到了2.3%。手术中、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极少,通过正确处理之后得到了一定控制及痊愈。结论进行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损伤、视力恢复速度快,并且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改进,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切口,术中容易控制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少,散光程度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非超乳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120例行改良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资料,观察术后患者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0.5~0.9者69例,0.3~0.4者26例。并发症有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切口炎症反应等,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良手法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改良手法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9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33-76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41-87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白内障。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基层复明工程中,采用手法切口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基层复明工程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民生工程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在濉溪县残联组织的民生工程中,共对300例(300眼)患者实施手法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视力:在0.05以上者296例,脱盲率为98.67%;0.3以上者275例,脱残率91.67%。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规模化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切口白内障治疗30例(30眼)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常规切口治疗的21例(30眼)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相比于常规切口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特别是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展手法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顺序随机分为切口组(34例)及微切口组(34例),其中小切口组患者开展手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微切口组患者开展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术前、术后24h两组患者切口角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d微切口切口角膜厚度显著小于切口组(P<0.05),同时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不同阶段两组患者组内切口角膜厚度、角膜六边形细胞百分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法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角膜的厚度、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的比例均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手术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角膜
  • 简介:手法切口白内障术(manualsmallincisioncataractsurgepy,MSICS)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本文旨在比较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并发症)。通过使用PubMed搜索引擎,我们收集了传统ECCE、MSICS以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相关文献,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出版的相关文献。结果发现,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传统ECCE以及MSICS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MSICS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并且具有手术快速、费用低廉以及技术门槛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虽然在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MSICS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以替代超声乳化进行白内障的治疗。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5例,共计102眼。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53眼采用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的手术指征、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1±5.2)min,长于对照组的(16.7±4.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小于对照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33-01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8例(52眼)在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巩膜隧道切口内作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1.0有2眼,0.6-0.8有13眼,0.4-0.5有25眼,0.2-0.3有7眼,〈0.1有5眼。术后视力平均提高3-4行,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术后眼压(12.20±2.45)mmHg。术后1周眼压9~18mmHg,平均降低8.25mmHg;3个月后术后眼压21mmHg以下49眼,眼压控制率为92.48%。术后眼压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0.000)。术后发生角膜内皮中度水肿3眼,前房积血2眼,后发性白内障2眼。结论手法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视力恢复快、降压效果好的优点,可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 巩膜隧道切口 小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