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光敏树脂在前牙牙间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观满意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需要进行修复前牙牙间隙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1年,2年后的疗效及满意率。结果1年满92.31%,2年满意率88.46%。结论光敏树脂是修复前牙牙间隙比较理想的材料,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光敏树脂前牙牙间隙疗效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产妇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一半患者经L3-4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另外一半经L2-3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8.621,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1.67%(χ2=7.851,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L2-3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穿刺间隙 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6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各28例,其间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隙性蓝光治疗,而持续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间歇组患儿与持续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组与持续组患儿发热、腹泻、皮疹及其他不良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39.29%,间歇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间歇蓝光治疗安全性更高,因此应当重视对间歇蓝光治疗方法的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5%。细胞缝隙连接(gapjunction,CJ)是细胞间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等表型,对内环境的稳定也起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与Cx的表达异常和CJJC损伤紧密相关,Cx家族中的Cx43较受关注,分布广泛且功能最为复杂和重要。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低表达,其有效的检测不仅有助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也有助于其治疗及判断预后。本综述旨在系统讨论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可以对疾病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头状甲状腺癌 间隙链接蛋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加拿大疝修补术,观察组应用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相比,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更短、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加拿大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采取间隙蓝光照射或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行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56%,而对照组患儿总体治疗有效率仅为86.59%,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是7.32%,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为26.83%(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采取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效果 间隙 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选取62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总结分析实验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得到了治愈,2例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在治愈的60例患者中均采用脓肿广泛切开引流,气管切开的患者有6例,伴有纵膈脓肿的患者有5例,出现脑梗死的患者有2例。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的识别并保持呼吸的畅通,做到引流具有及时性,敏感抗生素具有有效性,并对全身基础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升该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84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 腔内置管 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行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照组56例行以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乳房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以乳腺下缘切口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升乳房的外观评分,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有效率 乳房外观评分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路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 后正中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旁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常宁市农村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乡镇中各一个行政村(人数3000人以上,不足村,从周围村庄补足)进行整群调查,获取符合研究条件对象201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例巢老人中慢性病患者987例,患病率49.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症状指数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3.777、4.120、4.898,95%CI1.660~5.878、1.722~5.950、1.890~6.120,P<0.05)。结论巢老人普遍患有慢性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症状指数为其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空巢老人 慢性病 患病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touch)评价扶正瘀胶囊抗肝纤维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偿期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扶正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24周前后两组患者的Fibrotouch数值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Fibrotouch数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的疗效优于单药恩替卡韦治疗。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系统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对肠造口皮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集束护理,比较两组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护理能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集束化护理 造口皮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液与吸了舒湿液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液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液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液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孕期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及医生医嘱指导。比较两组孕期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护理前后孕妇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对孕期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在孕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优生优育意识,缩短产程,减轻焦虑和产痛,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 标签: 个性化系统化 孕期保健教育 优生优育 作用
  • 简介:包括靶向性治疗在内的新疗法已使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愈率并无改善。缺乏检出早期癌症的能力是其根本原因。此外,目前应用的肿瘤临床分期和分型方法不能满足临床肿瘤治疗有效性评估的需求。因此,建立、整合包括肿瘤行为在内的表观遗传学病理机制新理念,并提出肿瘤分期和分型系统新标准实属当务之急。

  • 标签: DNA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癌症 诊断 表观遗传学
  • 简介:躯体抑郁又称隐匿性抑郁(HSD),是以躯体症状为唯一主诉而缺少经典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误诊.现将笔者在内科门诊中确诊的HSD6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化抑郁 误诊 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