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手术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术后于患者腹壁外固定近端肠管,排泄粪便时通过此处进行。周围皮炎为肠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而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即综述了周围皮炎的护理进展。

  • 标签: 造口周围皮炎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理疗对回肠周围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肠癌瘘发生回肠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使用微波理疗结合氧化锌软膏涂擦,对照组39例单纯使用氧化锌软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1,3,5d的临床效果。结果1d内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3d和5d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波理疗在回肠周围皮炎的护理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微波理疗 回肠造口 造口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新生儿肠周围皮炎患儿的护理时,将护理技术应用于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28例新生儿肠周围皮炎患儿作为实验样本,所有患儿均为人群,在患儿接受诊断确认为新生儿肠周围皮炎后选择对应方式治疗。对所有患儿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14,按照实验习惯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将护理技术应用于其中。对所有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但实验组患儿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技术应用于新生儿肠周围皮炎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护理效果,使患儿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强化患儿的生活质量,对于患儿的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造口护理技术 肛肠科 满意度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患者底盘更换的间隔时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1例结肠住院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对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比较观察周围皮肤状况、底盘浸渍宽度等情况。结果B组底盘浸渍宽度、渗漏、周围皮炎发生等均优于C组(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材料费用低于A组。结论结肠患者住院期间底盘更换间隔时间以6~7d为宜,显著降低周围皮炎的发生比例,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 标签: 结肠造口 造口底盘 更换间隔时间 造口护理
  • 作者: 钟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柳州市工人医院普外一病区广西柳州545005)【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02-02肠造口术是普通外科的常见手术,是治疗患者疾病、改善生活治疗的重要措施[1]。喻德洪等[2]估计,我国目前累计肠造口者多达100余万人次,其中每年新增永久肠造口者10万余人,并还有持续增加趋势。肠造口术是将一段肠管提出腹外,将其开口与腹壁切口缝合,经该造口永久或者暂时性的排泄粪便。然而,由于患者肠造口的位置不佳,护理技能差、营养不良或肠造口用品选择不恰当等因素,常常会导致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并发症。Lyon在对造口患者周围皮肤问题的研究中指出,80%的造口患者经历过皮肤问题。国内研究者报道,造口周围皮炎是肠造口手术后的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为3.8%~26.9%[3]。表现为:皮肤红肿、糜烂、疼痛等诸多情形。本文从造口常见周围皮炎的分类及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能、造口底盘及附件产品的选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使护理人员能全面、准确的了解肠造口周围皮炎的相关问题,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尽量减少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肠造口周围常见皮炎的分类及原因1.1刺激性皮炎刺激性皮炎是造口周围皮肤最常见的并发症。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很多时候是由于肠造口位置选择不合适,如:设在患者低头看不见的地方或髂骨旁;开在伤口上;造口周围的皮肤很多皱褶或凹凸不平。肠造口排泄口高度不够:理想的造口高度为高出平的腹壁上1-2mm,便于排泄物的收集。造口底盘吸收水分后膨胀、与皮肤失去黏性,使得肠内容物经底盘内口边缘渗出,导致皮肤受损。1.2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发生皮炎的原因主要与造口皮肤反复摩擦、受压、粘膜撕裂或剥离有关。包括:不恰当的清洁肠造口周围皮肤,造成轻微的表皮破损;使用碱性的清洁液:让皮肤的防御机能下降;使用凸面底盘、腰带时肠造口皮肤周围皮肤因受压或受剪切力作用,从而造成损伤。较硬的造口袋或衣物与造口周围皮肤长期摩擦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如造口周围皮肤脆弱,且更换造口袋时采用不当方法,强行剥离或撕脱底盘,非常容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撕裂。1.3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多数是由造口用具选择不合适,或者是清洗皮肤的过程中未将清洗剂擦拭干净,以致引起皮肤的问题,常见脱皮、发红。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造口底盘、防漏膏、皮肤保护粉、腰带等,临床上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回肠仅会让患者承担巨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回肠粪水样皮炎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希望能降低患者回肠周围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回肠造口 粪水样皮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进行皮肤保护喷剂联合护肤粉治疗,随后进行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参与本次研究的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共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皮肤保护喷剂联合护肤粉治疗),随后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满意情况以及效果对比,其中在满意率方面显示出观察组更优,其中在非常满意一项中观察组19人,占比63.33%,满意人数10人,占比33.33%。只有1人不满意。而对照组中15人达到非常满意情况,占比50%,3人为不满意情况,占比10.0%。结论:对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进行皮肤保护喷剂联合护肤粉治疗,能够有效缩短皮损愈合时间,效果较好。

  • 标签: 造口皮肤保护喷剂 ICU失禁相关性皮炎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回肠缺血坏死合并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PMASD)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和情况;密切观察粘膜颜色变化,给与适时保守锐器清创;合理选用产品,正确黏贴口袋;给与个性化营养指导。经过14天的治疗与再教育,粘膜恢复红润,家属掌握护理技能,口袋佩戴时间达5-6天,护理效果满意。

  • 标签: 回肠造口术 造口缺血坏死 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肠周围皮炎护理过程中采用护肤粉与水胶体敷料联合干预措施的积极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小儿肠周围皮炎为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有32例,研究时段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将入选患儿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儿数量:观察组患儿数量=16:16,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予观察组护肤粉联合水胶体敷料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周围皮肤情况、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护肤粉联合水胶体敷料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肠周围皮炎的护理中,有效改善了患儿肠周围皮肤的炎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肠造口周围皮炎 护理 造口护肤粉 水胶体敷料
  • 简介:乙状结肠术是在乙状结肠和腹壁表面之间建立人工通道的手术。适用于解除晚期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等直肠手术的术前准备。粪水性皮炎是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周围皮肤炎症的22%,主要是由于粪水刺激引起周围皮肤的糜烂[1-2]。

  • 标签: 乙状结肠造口 粪水性皮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直肠癌术患者皮炎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术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皮炎。比较两组的适应性、皮炎的发生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在社会交往、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适应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围皮肤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增加直肠癌术患者对的适应程度和舒适度,减少皮炎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直肠癌 造口术 造口性皮炎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肤粉和紫草油在婴幼儿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皮炎的婴幼儿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紫草油方法进行处理,观察组采用护肤粉进行处理,分析两组疗效、皮损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损愈合时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皮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护肤粉,既可有效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皮损处疼痛程度,又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降低复发概率,提高患者舒适度,经济负担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造口护肤粉 紫草油 婴幼儿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护肤粉联合水胶体敷料与氧化锌软膏在治万小儿肠周围皮炎的效果。方法将83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首先利用鱼骨图,分析患儿周围发生皮炎的要因,根据原因制定包括加强皮肤的基础保护、谨慎挑选口袋、加强新型护理产品的应用,对未使用口袋的患儿进行特殊护理、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策略等干预方法。结果肠患者自理不良例数发生率由活动前45%降至活动后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小儿肠周围皮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

  • 标签: 品管圈 小儿 造口周围皮炎
  • 简介:    【摘要】保护性回肠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病例数的增加,与相关的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对患者回肠周围刺激性皮炎应早期干预、积极预防;对有风险患者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回肠周围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主要从回肠周围刺激性皮炎因素、护理策略、延续性护理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回肠造口 周围刺激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新生儿肠术的效果及对周围皮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行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周围皮炎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周围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肠术的新生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周围损伤率。

  • 标签: 新生儿肠造口术 延续性护理 造口周围皮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肠周围性皮炎患者中联合应用康复新液和精确裁剪底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2.3-2023.3收治的56例肠周围性皮炎患者分组为两组,观察组(28例,康复新液+精确裁剪底盘),常规组(28例,清水擦洗+护肤粉+皮肤保护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皮炎痊愈时间、疼痛指数(VAS)与患者治疗后肠周围性皮炎复发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皮炎痊愈时间更早,VAS评分更低,治疗后患者肠周围性皮炎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采取康复新液与精确裁剪底盘对肠周围性皮炎患者可以起到显著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 标签: 肠造口周围性皮炎 康复新液 精确裁剪造口底盘 皮炎痊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回肠术后患者因不规则、肠液较多收集困难导致失禁性皮炎的护理干预过程,总结护理体会,为疑难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提供临床经验指导。方法:对患者实施整体评估,根据口形态以及凹陷程度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充分收集肠液,包括运用硅胶尿管引流、男士集尿器结合墙壁式负压引流肠液,并合理运用附加产品进行护理;利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湿性敷料,治疗失禁性皮炎。结果:经10 d治疗,患者肠液妥善收集,未再发生渗漏;失禁性皮炎治愈。结论:对患者实施整体评估,根据口形态以及凹陷程度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充分收集肠液,达到有效收集肠液的目的,避免失禁性皮炎的进一步发展。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及湿性敷料实施失禁性皮炎护理,同时结合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指导、心理护理、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不规则造口 回肠 肠液收集 失禁性皮炎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