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I、II、III、IV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外阴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肛肠脓肿患者,将所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22.65±4.86)、(20.42±4.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6±7.02)、(31.25±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肛肠脓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肛肠脓肿手术 中医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康复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观察指标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盆腔炎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之后的预后效果,总结此种治疗措施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两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口服西药方式治疗,给予研究组西药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随访显示,研究组患者产生复发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疾病采取西药结合物理疗法治疗,能够显著缓解腹痛、不规则出血以及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治疗方法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就诊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过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为家属送诊没有接受系统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紧急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病率,并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ICU监护室危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各因素。方法排除非准入条件后选取本院重症科15年6月到17年6月收治危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康复组和死亡组,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结果45例患者中危重脓毒症32例,肾衰竭13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3±13)岁,康复组(n=21)和死亡组(n=24),组间比较后发现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II、降钙素原及血清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康复组,但死亡组血清的清蛋白水平则低于康复组,均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APACHE-II、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清蛋白水平是影响危重脓毒症预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严重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重症监护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钠对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收取例数为12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按照血清钠水平分为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重度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分析各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重度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等三组,P值<0.05,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病死率就越高,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低钠血症重度组病死率26.67%与其他三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值<0.05。结论血清钠对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肝肾综合征、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以及预后具有十分显著影响,患者程度越严重其预后就越差。

  • 标签: 血清钠 肝硬化 并发症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溶栓联合整体护理可提高溶栓再通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溶栓 整体护理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的药学干预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根据有无进行药学干预为依据,将其分为2组,一组设为干预组(n=71),一组设为对照组(n=77)。其中,干预组,接受药学干预,对照组,未接受药学干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2%,对照组为53.2%,经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住院时间与抗菌药费用,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进行药学干预,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减少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B型脑纳肽(BNP)水平对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预后的临床评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测定血浆中BNP水平分成2组BNP100~1000ng/l组、BNP≥1000ng/l组。所有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入院心率、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呈正相关(rs=0681;rs=0529;rs=0610,均P<001);与心脏射血分数呈负相相关性(rs=0591,均P<001)。结论入院心率和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及摄血分数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高血压 脑纳肽 射血分数 心率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患者10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以及血糖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普通护理模式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有效率分别为80%,79%。而整体护理组患者有效率达到了97%和9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患者对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和血糖治疗的有效性,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4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抽签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在采取上述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愈合良好,均出院,但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护理服务满意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后,采取整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整体护理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ATC患者共48例,观察1年的总生存情况(O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ATC患者1年OS为6.52%(3/48),死亡人数为4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0个月。ATC患者的1年OS与是否放疗、化疗及综合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疗为影响ATC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ATC患者进行手术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放疗为影响ATC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甲状腺未分化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主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最终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总结。结果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身体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患者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出现死亡,5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其余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长期缓解。结论在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当中,医生需要切实掌握患者的主要发病特点等,并且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此确保其具体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斯蒂尔病 成人 特点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候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访视,了解终点事件的结果。结果经对患者进行终点事件的了解,发现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21.67%,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显示,主要以气虛为最常见证素,其次为血瘀,痰阻,阴虚和阳虚,患者一般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受年龄,性别,病程,心肌重构,分级,心律失常,静脉血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影响。结论不同中医证候中痰阻,气虚,阴虚,血瘀,阳虚的预后效果依次降低,及影响因素有比较多。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和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单一证候要素可能难以全面的反映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

  • 标签: 不同中医证候 慢性心衰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腹痛消散时间(4.42±0.63)d、腹胀消散时间(3.57±0.58)d、发热消退时间(3.26±0.98)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健康(69.65±13.48)分、生理功能(49.12±6.57)分、机体疼痛(64.24±12.12)分、社会功能(65.34±11.82)分、情绪功能(42.29±9.43)分、心理健康(47.25±6.14)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病情施行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血管抑制类药物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开始后21-28d择期手术切除,随访12个月,分析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80例肺癌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根除率91.25%(73/80),并发症发生率22.50%(18/80),12个月生存率为76.25%(61/80);与患者预后有关因素主要包括恶性胸水、转移性癌性病灶数量、是否开展靶向分子药物及血管抑制素药物治疗。结论肺癌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远期疗效较好,化疗、靶向分子药物及血管抑制素药物等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优化远期预后

  • 标签: 肺癌 个体化治疗 远期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microRNAs(miRNAs)参与了所有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miRNAs在肺癌组织细胞中具有特定的表达谱,参与了肺癌的整个发展过程。本文主要针对miRNAs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展开了综述。

  • 标签: miRNAs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时间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关联。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探讨急诊抢救室时间对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急诊抢救室时间为工作时间的概率是72.0%,休息时间的概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呼吸衰竭者概率明显高于I类患者(P<0.05);预后情况与患者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02)血液中乳酸含量和吸烟史有关。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与急诊抢救室时间关系不明显。

  • 标签: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室时间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前治疗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孕早期(<20周)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孕中期和孕晚期(≥20周)给予治疗,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母婴RPR滴度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6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2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为92.86%,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为78.57%,实验组母婴RPR滴度<18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治疗中,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干预后,能够明显提升孕产妇的正常分娩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升了母婴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妊娠 梅毒 结局 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