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介入治疗常用方法包括:经皮酒精消融、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本文就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技术原理、特点、临床应用、疗效及其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contrastindex,ECI)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共120个结节,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记录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及结节距颈动脉的距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ECI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EC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20个结节中,恶性结节65个,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的ECI值(3.54±1.23)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的ECI值(2.65±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I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2.90.钙化组结节的ECI值(3.50±1.55)显著高于无钙化组结节的ECI值(2.4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内良恶性结节的E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节和恶性结节的ECI值与结节距颈动脉的距离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和0.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I值对距离颈动脉≥10mm的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优于距离颈动脉〈10mm的恶性结节.结论:ECI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常规超声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和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quantification,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80个甲状腺结节分别行ARFI及VTIQ检查,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SWV),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或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FNAC)结果为金标准,绘制ARFI和VTIQ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比较两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结果:8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病灶有34个,良性病灶46个;ARFI和VTIQ测得的甲状腺恶性结节平均SWV均高于良性结节平均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IQ和ARFI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0.86vs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RFI比较,VTIQ技术能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在不同直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4类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VTI)技术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1个甲状腺TI-RADS4类结节的VTIQ和VTI图像资料。甲状腺TI-RADS4类结节按不同直径(≤10mm和>10mm)分成两组,VTIQ以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SWV)表示,评价VTIQ、VTI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比较。结果197例患者201个结节中,恶性结节104个,良性结节97个。结节直径≤10mm者95个,VTI、VTIQ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AUC分别为81.25%、80.85%、81.05%、0.811,87.50%、78.72%、83.16%、0.831,95.83%、78.72%、87.37%、0.873。结节直径>10mm者106个,VTI、VTIQ及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AUC分别为83.93%、72.00%、78.30%、0.780,76.79%、78.00%、77.36%、0.774,96.43%、60.00%、79.25%、0.782。结节直径≤10mm组中VTI和VTIQ两者联合诊断优于各自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直径≤10mm组VTI和VTIQ两者联合诊断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I、VTIQ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直径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诊断价值,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可作为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辅助手段。VTI和VTIQ联合诊断直径≤10mm的结节优于各自单独诊断,随着结节增大,两者联合诊断效能降低。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弹性成像(real-timeelastography,RTE)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研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二维超声诊断为甲状腺TI-RADS4类结节的102例患者共115个结节,依次行RTE及CEUS检查,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两种方法单独及联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评价两种方法单独和联用对甲状腺TI-RADS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及误诊原因。结果:115个甲状腺TI-RADS4类结节中,病理学诊断恶性58个,良性57个。RTE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为82.75%、84.21%及83.48%。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为86.21%、89.47%及87.83%。联合RTE与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为82.75%、96.49%及89.57%。RTE、CEUS及两者联用的AUC分别为0.835、0.878及0.896,各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CEUS及两者联用对TI-RADS4类结节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综合分析。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 实时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颈部高频超声检查。计算高频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血流形态分型及颈部分布情况,记录转移性淋巴结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5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共1496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共949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1329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1116枚,准确率为91.21%(2230/2445)。转移性淋巴结中,门部高回声消失者占比86.90%,显著高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14.01%(P<0.05);转移性淋巴结中,14.71%可见囊性变,35.90%出现点状高回声,42.78%为周边型血流,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未见以上征象。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形态分型以Ⅲ型、Ⅳ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以Ⅰ型为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分布无明显规律,转移性淋巴结以Ⅱ、Ⅲ及Ⅳ区较常见。1496枚转移性淋巴结中,26.87%为高阻力型,17.45%为中等阻力型,55.68%为低阻力型。结论: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好发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性,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囊性变、点状高回声、周边型血流及门部高回声消失等征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淋巴结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分型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淋巴结性质的鉴别,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 反应增生性淋巴结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99mTc(V)-DMSA与^99mTc-HYNIC-TOC在定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术后复发和转移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10月24例因术后复发或转移而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期行^99mTc(V)-DMSA(以下简称DMSA)和^99mTc-HYNICTOC(以下简称TOC)显像的MTC患者。通过对比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资料,来判断两种显像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患者的研究中,DMSA和TOC的灵敏度分别为62.5%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基于病灶(n=44)的研究中,前者灵敏度(93.2%)高于后者(43.2%)(P〈0.0001)。以降钙素水平500pg/mL为界将病灶分成两组,当降钙素水平≤500pg/mL(n=11)时,DMSA和TOC的灵敏度分别为81.8%和18.2%(P=0.016);当降钙素水平〉500pg/mL(n=33)时,两者灵敏度分别为97.0%和51.5%(P〈0.0001)。对于软组织病灶(n=36),DMSA灵敏度高于TOC(P〈0.0001);对于骨病灶(n=8),两者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结论:DMSA在定位M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于TOC。

  • 标签: 降钙素 癌胚抗原 ^99MTC(V)-DMSA ^99mTc-HYNIC-TOC 甲状腺髓样癌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影像组学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与侵袭性蛋白质的关系.方法:通过已有影像组学系统,选择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预测,并获取病灶组织,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筛选侵袭性蛋白质,用Person统计法分析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蛋白质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6.7%.4种蛋白质与19项特征呈极强相关,5种蛋白质与23项特征呈强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系统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灶组织侵袭性蛋白质相关.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影像组学 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能量 低剂量 心功能 心肌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