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推进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对静脉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静脉治疗安全性及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治疗内容知晓率、注射工具选择符合率、查对正确率、手卫生依从率、消毒操作达标率、中心静脉置管维护率、留置针使用合格率、信息记录完整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而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实施后护士在基础护理、注射操作、健康教育、查对制度、静脉导管维护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规范静脉操作,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 操作技术 治疗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
  • 简介:[目的]构建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选取来自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8,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0.179(P〈0.01)。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结论]建立的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入职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的遴选和规范化培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师资培训 师资准入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遴选
  • 简介: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入职护士的认可。

  • 标签: 新入职 护士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护理理论 操作技能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在入职护士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外科入职护士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016年7月外科入职护士50人为观察组,采用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比较两组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病人对入职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满意度以及两组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理论考核成绩为93.71分±4.39分,对照组为82.96分±7.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提供安全教育、看着病人服药之后再离开及安全告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支持下的导学模式激发了入职护士的主动学习兴趣,使护士顺利完成从新职工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导学模式 微课 护理安全 满意度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多样性和职业化岗前培训方式在军队医院新人职聘用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多样性和职业化岗前培训方式对本院52名新人职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结果培训后52名新人职护士岗前培训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为88.5%(46/52);88.7%以上新人职护士对岗前培训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培训考核方法和老师授课均满意.结论采用多样性和职业化岗前培训方式对军队医院新人职聘用护士进行培训,其效果显著,提高了聘用护士综合素质.

  • 标签: 军队医院 聘用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过程中为训练者提供了针对性的训练与感觉回馈,推动了被动康复模式到主动康复的模式转变,在老年康复领域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在国内外老年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康复 老年人
  • 简介:[目的]分析前牙牙体缺损病人应用美学树脂修复治疗失败原因,护理人员运用四手操作技术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8月美容齿科因前牙牙体缺损的病人100例(122颗牙),半年后进行复诊,对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半年后来院复诊,树脂修复体折裂或脱落9颗,发生率39.13%,治疗成功率92.63%;边缘着色发生3颗,发生率13%,治疗成功率97.54%;继发龋的发生2颗,发生率8.69%,治疗成功率98.36%;边缘密合度能探及边缘缝隙3颗,明显的边缘缝隙2颗,发生率21.73%,治疗成功率95.90%;表面光滑度较正常釉质粗糙,但可接受2颗,表面粗糙2颗,发生率17.39%,治疗成功率96.72%。[结论]护理人员在前牙美学树脂修复过程中运用四手操作技术与医生密切配合,对容易发生失败的环节有前瞻性分析预防,加强对关键的步骤护理,可以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四手操作 前牙美学树脂修复 失败原因 成功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的胫骨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术后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胫骨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2.22分±0.4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2.45%±3.96%)低于对照组(4.69分±0.56分、45.98%±4.5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85.22分±5.48分)高于对照组(65.78分±4.8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术后病人康复,可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 脊柱侧后凸畸形 疼痛 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