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特发性脊柱弯常见于青少年人群,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并不明确。通常情况下主要与患者的日常不良坐姿等因素有关,该疾病发生后会对患者的健康以及家庭均产生痛苦,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由于特发性脊柱弯患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且治疗方式相对特殊,需要展开综合治疗措施,临床上高度关注特发性脊柱弯的相关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让患者能够走出痛苦,回归社会。

  • 标签: 特发性脊柱侧弯 护理进展 预防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结核前方入路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12月内收集的腰椎结核前方入路术后腹胀患者66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强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33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术后24-48h、术后48-72h缓解人数均少于观察组(P

  • 标签: 腰椎结核侧前方入路 术后腹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患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手术中清扫大量腋窝淋巴结及淋巴管网有关;护理工作中及早地发现患上肢水肿,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可避免造成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下降。本文以乳腺癌术后患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及分级、淋巴水肿的治疗及护理为框架,分别综述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双通道内镜( UBE)在腰椎疾患围手术期病人中的护理。方法:本项目拟选择30例经单双通道内镜治疗的腰椎疾患病人,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评价,将两组护理前后SAS、 SDS评分、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和 SD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科学方法分析脊柱弯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一月到2023年一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筛选我院收治的脊柱弯患儿共计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63例,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一段时间不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是实验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脊柱弯患儿来说,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不佳,但是合理利用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新型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家属的心理状态,而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很大提升,因此临床护理路径是拥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的。

  • 标签: 脊柱侧弯 临床护理路径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对产房质量和会阴切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在2022年6月起到次年4月份阴道试产健康产妇128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依据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数量相同的2个组,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产妇治疗及会阴切率的影响。结果:使用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的产妇的产房质量和会阴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产房质量和降低产妇的会阴切率,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 产房质量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肌萎缩索硬化症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生存期通常为3-5年。[1]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骨骼肌无力、萎缩、肌束颤动、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目前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可能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仅能延缓疾病进展。[2]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一例肌萎缩索硬化症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对其进行Gordon十一项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个案存在活动无耐力、睡眠形态紊乱、有跌倒的危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护理问题、笔者根据患者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措施,经过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效果良好,患者出院。期望由此报告能提供临床护理人员对“渐冻人”患者康复护理的参考。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我院的强直性脊柱炎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案,观察综合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纳入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样本对象为上述期间内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样本总量为40例。其中20例样本对象在围手术期应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案,为对照组,20例样本对象应用综合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与临床护理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较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相对较低,并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越,行走评分为(82.56±3.79),蹲起评分为(86.50±2.57),坐立评分为(86.58±1.34),上下楼梯评分为(84.33±3.12),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患者形成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强直性脊柱炎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脊柱凸矫形术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本院进行脊柱凸矫形治疗的患者数量为80人,将80名患者进行临床随机数表分配,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体感诱发电位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干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伤椎Cobb角与伤椎角矫正率的研究,同时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伤椎Cobb角更大的一组为对照组,且伤椎角矫正率更低的小组为对照组,P<0.05;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出现不良反应更高的小组为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脊柱凸矫形手术之中,能够有效降低伤椎角的发生风险,保证矫正率的同时,规避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柱侧凸矫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常护理干预在非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家属和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总结日常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日常护理干预后在日常生活护理知晓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日常护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更好的认知,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故结合治疗并加以系统化的日常居家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弯 cobb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脊柱弯矫形术后渐进性康复训练对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在院内接受干预的重度脊柱弯矫形术后患者80例作为样本研究对象进行分析,80例患者被按照随机采样的方法分为对比组与试验组,对比组的干预形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选择渐进性康复训练干预。针对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肺功能评分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渐进性康复训练在重度脊柱弯矫形术后应用,改善了患者肺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渐进性康复训练 重度脊柱侧弯 矫形术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使用口令式+拉玛泽呼吸法进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切率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经不同分娩护理措施,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切率及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为(32.29±5.64)min,切率是7.78%,产后出血为1.11%,参照组依次为:(38.78±7.42)min、21.11%和4.44%,且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使用口令式配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初产妇第二产程进行护理干预,可帮助其顺利生产,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切率及产后出血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使用口令式 拉玛泽呼吸法 第二产程时间 侧切率 产后出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