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术前集体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神经外科脑血管择期手术患者114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及每周五术前集体幻灯片讲解;观察组接受传统健康宣教模式及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术前集体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宣教方式的满意度及健康宣教的覆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脑血管术前集体健康宣教,能根据患者的需求有效地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学习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翻转课堂 脑血管病 术前集体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缺血性脑血管。患病后多伴随单眼视力减退、对侧偏瘫以及偏盲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其健康可造成重大影响,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得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针对此类患者,创伤小、安全又高效的介入治疗是其首选,术后患者恢复快。但该种手段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不利于保障手术安全性和患者预后。故辅以有效的并发症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及保证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 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 100例,全部患者符合脑血管相关诊断标准, 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的开展,保证患者处于安全有效的护理康复过程中。

  • 标签: 神经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择 2017年 3月 -2019年 4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 5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整体化护理, 观察并统计患者发生脑过渡灌注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同时采取自制护理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发生脑过渡灌注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应等并发症的总概率是4%,其中 2例静脉炎,无出现脑过渡灌注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应等严重并发症。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调查显示的护理满意率为 98.0%,其中,非常满意有 31例,比较满意 18例,不满意 1例。结论 :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开展整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治疗 患者 临床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出血的手术护理方法和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7 月至我院执行手术治疗的 80 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案例明显较少,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手术治疗时,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病情恢复有较好效果。

  • 标签: 脑血管畸形出血 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本文根据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患者的特点,探讨心血管人的夜间发病情况,更好地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关键词】夜间护理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社会的步伐加快,人越来越多,而危害人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演变快,夜间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心血管患者注意夜间观察和护理特别重要,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谈谈老 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19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共收治心血管患者 390 例,其中男 222 例,女 168 例,年龄最大者 96 岁,最小 60 岁。平均年龄 72 岁,夜间发生病情变化的心脏病病人 101 例,占 26%;死亡 24 例,占 6%;其中夜间死亡 14 例,占死亡人数 58%。可见夜间是心血管人的高危时段。   2 了解人生理特点   期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缩性变化。心脏功能由强变弱,心肌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细胞利用的 ATP 和可动用的儿茶酚逐渐减少,使心肌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氧,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储备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减慢。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化,外周血管弹性减弱或消失,血管壁内钙质沉积,及胶原纤维的增生,血管的扩张性减退,出现进行性动脉硬化,引起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 [1]。期交感神经张力减弱,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射血时间缩短,心搏量减少。由于期这些生理特点,各种心血管事件易发生于夜间。 3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在普通病区夜间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工作较忙,易导致对心血管人的观察不周。并且可能夜间急诊病人入院而疏忽对其它病人的重视,护士频繁夜巡视也会导致患者夜醒次数增加再次入睡困难。以上因素都可能增加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夜间发生率。 4 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心内科护士在夜间值班时责任重大,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1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及书面交接工作,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 ,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护理文件记录应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连续性、完整性、合法性,层次性和重点性等三基要求六大原则。 4.2 严格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要做到“四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说话轻,以免影响病人休息,不需要开大灯,尽量开壁灯,不需要开灯的,可以用小手电。由于现在科技发达,病区角落安装各种监控设备,查看监控是看护理人员是否按规定按时巡视,一旦出现不测造成事故纠纷,这也是有力的法律依据之一。 4.3 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 ,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 ,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特别是对意志障碍,疲乏无力,白天出现过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高度警惕,并做好抢救工作。 4.4 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 ,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 ,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对患者与中年患者在剂量上有很多不同,因此,应根据人的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 4.5 保证患者睡眠,失眠是住院患者的常见问题,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陪护,病室光线宜暗;告知患者入睡前减少饮水量及不进食。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循环、呼吸压力;及时关灯,使其尽早进入睡眠状态。护士在凌晨气温最低时,要对病室的室温进行调节 (18~ 22 ℃为宜 ),适当增减衣被,减少患者自身对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 4.6 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 认真做好夜间治疗护理对夜间治疗的心血管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5.1 据医嘱及病情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对于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详细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2 对静脉穿刺的患者,观察穿刺部位局部是否有肿胀;对使用微量泵静滴患者,查看输液泵是否正常运行,输入的液体量是否正确,输入速度是否符合医嘱要求。护士还应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及精神状态变化,注意及时疏导患者,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2]。 5.3 对于氧疗的患者,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畅通,同是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讲解说明高流量与低流量氧疗的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及神志情况,据血气分析情况做好氧流量的调节。 5.4 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 ,以便及时抢救病人。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 ,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 ,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 6 体会 通过上述的临床护理总结,大大提高了心血管患者的好转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大,心血管人也越来越多,对他们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护士要重视心血管人夜间护理观察,掌握患者夜间变化特点,实施早期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夜间危重患者较多应增加护理人员值班,保证人员到位,以最大限度为患者赢得救治最佳时机,提高夜间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明玉 .心血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4(17):105. [2] 蔡娜 .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人文护理 [J].山东医药 ,2018,48(32):155 . [3] 刘家永 .心血管人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 [J].临床护理杂志 ,2018,3(3):17. [4] 杨杰孚 .住院病人的非药物睡眠方法 [J].世界医学杂志 ,2019,3(5):41-4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患者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介入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0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n=54)和常规组(n=54),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介入护理方法。最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三方面进行评价。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介入 常规护理 介入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 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中医养生保健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养生保健 慢性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失眠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7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 35例。其中,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针对失眠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效例数为 30例,有效率为 85.7%,甲组患者常规护理有效例数为 23例,有效率为 65.7%,乙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得以很好地改善,同时使患者失眠情况降低,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病 失眠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将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在老年心血管护理中发挥的疗效,分析护理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接诊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患者例数是7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护理。对比指标: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组间数据的比较方式存在差异,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血管病 老年患者 护理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探讨此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诊治的40例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 76 例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 各 38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及曝光时间均较少,且焦虑情绪也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 P< 0.05) 。 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可使患者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明显减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措施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有哪些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患者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一组对照组对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急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心血管患者治疗使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心血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治疗组使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结果: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 97.2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 75%,( 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心血管患者采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效果明显,该方法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 护理风险评估 预防式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高油高热量的食物逐渐改变了人们普通的饮食结构,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危害,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运动的时间也就相对受到了压制。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我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的大幅度提升。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和预防居民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机构应该主动担负起调整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策略和措施。本文根据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达到提升和保护公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预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干预血液净化肾病患者的血管通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4例需要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8.71±3.24岁,该组患者全部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47.95±3.55岁,该组患者在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上外加综合护理方法。最终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评定标准包括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肾病 血液净化 血管通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究与之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求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6月我科行心脏介入诊治术 938例的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了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有 101例,其主要并发症类型为局部出血、肿胀,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恶性心率失常以及局部感染等等。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针对并发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疗,以便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患者41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血管危象患者的发生原因,并总结血管危象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41例血管危象患者,有38例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有3例治疗失败。结论:断肢再植术后诱发血管危象的因素有强烈疼痛、患肢温度过低、体位不当、吸烟、感染、运动不当和过早下床活动等。术后给予患者加强对患者体征观察,提供心理指导、运动指导和禁烟宣教等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断肢再植术 血管危象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在 2016年 3月到 2017年 9月接收的 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详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患者会因年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血管通路使用效果,血流量、超滤量为正相关因素, BMI、血红蛋白为负相关因素。结论:血流量、超滤量、血红蛋白和 BMI都是影响血管通路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