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护理研究是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广大护理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护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护理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将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探讨,以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些借鉴,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研究 护理工作者 护理专业
  • 简介:目前,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护理人员流失;护士工作繁忙,且需承担大量非护理专业工作;护士地位低下,且面临很多的职业风险等问题,造成护士很大的职业压力,为此,针对造成职业压力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压力 应对
  • 简介:由于我国护理科研起步晚、研究人员不足、研究意识淡薄、研究成果缺乏学术权威性、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借鉴国外护理科研管理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护理科研管理现状的优缺点,为未来护理科研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护理科研 管理 现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快速发展,正趋向专业化、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所以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当前国内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工作人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进展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静脉治疗技术发展历程及其专业化发展现状,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管理 发展历程 专业化发展 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登记上报的21例职业暴露急诊护士进行人群分布、暴露方式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种类等分析。结果 21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士中,护士职称12例(57.14%),其中以工作年限1-5年的低年资护士最多(9例,42.85%);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19例,90.48%);暴露部位主要是手指手部(20例,95.24%);最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是医疗锐器物处理(6例,28.57%),其次为采集血标本(5例,23.81%);最常见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乙肝(6例,28.57%);21例急诊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立即采取了局部紧急处置和相关汇报登记,根据情况对暴露护士给予预防用药,追踪检测未发生相关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和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急诊护士所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医院科室应加强对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暴露   针刺伤   防护措施
  • 简介: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不断增加,大部分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住院费用等问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更多是在家庭中完成。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家庭
  • 简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产科学界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子宫复旧不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促进子宫复旧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可行的促进措施。旨在引起更多对子宫复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完善产科护理,促进妇女生殖健康。

  • 标签: 子宫复旧不全 母乳喂养 剖宫产 产褥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护理的现状改进对策。方法:择本院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医院放射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现状提出对策。结果:调查后可知,医院放射护理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存在盲区,欠缺急救意识以及专业培训。结论: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提升对放射护理管理的重视度,定时进行急救技能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消除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放射护理 现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能力与防范意识。方法:分析护理职业暴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院感防控管理欠佳、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技能不规范等密切相关。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提高防范意识,主动采取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工作有着很高的风险,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病人,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风险,减少纠纷的产生,营造出一种医患和谐的良好关系。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工作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儿科护理中存在诸多护理风险问题。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患儿伤残或者死亡,即为儿科的护理风险。风险管理具有风险性高、后果严重、不确定性高、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如何降低风险,做好儿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因此,对儿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探究。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内接诊的66名急诊患者家属纳入研究样本,对患者家属实施问卷调查,对急诊患者家属焦虑与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影响因素。结果:66例患者家属中60例(90.91%)急诊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情绪,其中35例(53.03%)轻度焦虑,18例(27.27%)中度焦虑,7例(10.61%)重度焦虑。对其焦虑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表明,疾病知识欠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家属造成严重的困扰,医疗费用和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患者焦虑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但患者家属职业和户籍对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与中表明,在急诊患者中有90%以上的家属容易出现焦虑症状,文化程度、疾病知识、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是患者家属出现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急诊 患者家属 焦虑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某军队综合医院老年干部病房的陪护状况,分析、寻找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采取时点调查的方式由专人收集调查所需的信息,分析陪护构成因素原因。结果老年干部病房当日陪护率为88.26%;陪护原因可分为5类,其中生活不能自理、高龄生活部分自理是陪护的主要原因。陪护人员中未经专业培训者占86.09%。结论实行老年陪护准入制度,加强陪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护工比例,是提高老年干部病房陪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老年 干部病房 陪护率 陪护管理
  • 简介:介绍我国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防范护理风险的措施,提出增加护理人力,健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可避免护理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 法律意识 沟通 制度
  • 简介:[目的]了解台州市养老护理员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台州市9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台州市养老护理员以女性为主,占84.69%;年龄(47.27±9.61)岁;从业年限(5.66±5.60)年;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1.43%;78.57%的养老护理员月收入3000元以下,且日工作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的1倍-3倍.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家杭州市的标准.[结论]台州市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比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素质的提高,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台州市养老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台州市 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 118 例脑卒中患者于出院当天上午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 ( 162. 83 ±29. 69) 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各条目平均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自身状况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 ; 年龄、家距离医院或者诊所的距离、卒中分型 barthel指数均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 P < 0. 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118例脑卒中患者于出院当天上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62.83±29.69)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各条目平均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自身状况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年龄、家距离医院或者诊所的距离、卒中分型barthel指数均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介绍了出院计划的相关概念,在国内、国外的现状,在国外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疾病中逐渐开展,因无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出院计划;概念;现状;应用 “出院计划”这一词最初由美国提出,19世纪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将其定义为: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顺利转接到另一个环境中的过程[1]。美国医院协会指出:出院计划是一种集中性、协调性、整合性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家属的共同合作,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获得相应的照顾[2]。20世纪国内开始引入出院计划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促进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的护理过程,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到患者出院出院后连续的护理过程[3]。 1 出院计划相关概念 1.1 出院计划目的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继续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保障其他有需要的患者能够使用[4]。 1.2 出院计划步骤 出院计划基本上可分为 4 个步骤。 ①评估:病人家属各种问题需求;②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内容 ;③实施: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包括指导病人、家属长期照顾者相关的护理的知识技能;④评价反馈[5]。 1.3 出院计划内容 美国医院协会在已经出版的指南中出院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确定患者出院后的照顾人员,对患者家属行出院后的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 制订出院计划, 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实施相应的计划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 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 联合相关机构实施出院计划并进行跟踪随随访[6] 。 2 出院计划在国外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实施了相关的措施。在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计划已成为必须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拿大出台《出院计划标准与指南》;英国出台了《社区管理(延迟出院)法案》,强调出院后开展持续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爱尔兰出台了出院计划指南标准,明确出院计划流程的具体细节;出院计划已成为巴西医疗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颁布出院计划相关政策,强调各卫生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计划服务;日本医疗工作者已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院计划尚未纳入日本医疗体制。[7] 3 出院计划在国内现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出院计划的概念,认为出院计划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比例增加、医疗费用增长、家庭照料能力欠佳护理技术发展有关。但是并未立即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出院计划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1月16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召开的 “康复出院计划研究” 启动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康复出院计划制订实施的探索之路。[8] 4 出院计划在国内的应用 4.1 出院计划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癌症病程长、死亡率高,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复查,出院后还可能伴随有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有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出院后需求最多的护理服务是康复指导、康复锻炼、肿瘤复发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9]。黄雪芳、闫文霞[10,11]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PICC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进行维护和指导。汤维娟等[12]在上海市提出了肿瘤患者的连续性照护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对肿瘤患者的出院计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可供参考, 研究也仅限于科研层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13]。有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以多样化的形式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潜在的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统一的流程评价标准,仍需借鉴国外的经验。[14] 4.2 出院计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便评估患者需求,教会家属照顾患者和协助锻炼的技巧,正确的照顾知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完成出院计划单上的内容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15,16] 4.3 出院计划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应用 结合CKD的疾病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需求为目标, 制定出CKD的个体化出院计划, 通过出院计划护理团队、患者家属的协调合作, 可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延缓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展。[17] 4.4 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出院计划, 可以使患者享受连续、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接受专业的护理,还能够在家属的陪同下独立的生活,有利于疏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8,19] 4.5 出院计划在糖尿病患者应用 糖尿病管理新模式使糖尿病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可以使患者得到持续性的照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目前的医疗资源还不能实现。研究中饮食、运动、监测依从性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照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建议联合社区医院使更多的社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20] 4.6 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应用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致残率非常高,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对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出院指导仅限于对刚出院的患者实施康复指导护理,而对于出院后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仍需要加大对脑出血患者院外随访个体化指导,以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21] 5 小结 出院计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出院计划具体实施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标准化的指南可供参考。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评估,指导他们学会相关的照顾常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级临床实践护士, 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健康评估并实施。另外还应加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沟通,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参考国外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模式和经验, 结合内地医院工作的特点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出院计划服务系统。[22,23,24]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