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运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Scale,GDS)”对西安市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90名老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年龄、有无子女对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抑郁程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收入来源的灞桥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的抑郁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抑郁 ,社区老人,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2月开始,至2020年12月为止,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成员,通过抽签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共44例,和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互动达标理论下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将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情况达到相应的预期值,并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着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福利中心“三无”供养人员心理护理现状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择24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由我福利中心收治的“三无”供养人员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12例为一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成员接受基础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参照组成员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两组成员发展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表以及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指数,通过统计学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并分析组间是否存在意义。结果 研究组各项研究结果与参照组对比均占有明显优势,数据之间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于福利中心“三无”供养人员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此类人群的心理情绪,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其孤独感,故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三无”供养人员 福利中心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福利院孤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本福利院内75例孤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孤残儿童的情感指标进行记录,观察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通过采用正负情感表中的儿童版(PANASC)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后,75名孤残儿童的正负情感均得到有效改善,数据出现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人文关怀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之间展开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实验标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以传统护理模式之下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而满意度指标较高,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理论开展护理工作,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质量,提高医疗水平。

  • 标签: 人文关怀理论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双因素理论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小儿外科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将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我院小儿外科以双因素理论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下的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统计两种模式下护士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来说,在双因素理论支持下展开护理管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护士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和谐,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因素理论 小儿外科 护理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给予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及时采取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肿瘤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将8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结果:将1个月两组患者的治疗率、疼痛缓解率、伤口愈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治疗率为(95.00%),疼痛缓解率为(95.00%),伤口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疗率为(77.00%),疼痛缓解率为(70.00%),伤口愈合率为(90.00%)。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中的各项指标利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很显著,不仅提高患者伤口的护理效果,还加快了患者伤口愈合、治疗、疼痛缓解的时间。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伤口 疼痛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融合互动达标理论,分析互动达标理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干预模式差异,平均分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显著提升,且研究组提升幅度更高,P

  • 标签: 护理 互动达标理论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次理论对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影响,引导脑梗死患者采取正确的医学应对方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层次理论护理实验组和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医学应对问卷(MCMQ)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应用层次理论实验组较常规组患者采取“面对”“回避”和“屈服”三个量表得分均值的改善更为明显;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层次理论 脑梗死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习惯管理理论应用于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主要将通过围绕我院一段时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的患者开展临床医学观察,将其中的94患者作为此次医学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依然进行传统护理)与细节组(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每个观察小组中各有47名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同样的治疗条件但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其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存在差异。在护理的有效率方面,对一般组患者开展的护理中有效率仅为76.60%,而对细节组患者开展的护理有效率为91.49%,明显针对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方面,一般组中的患者共出现了包括压疮以及导管脱落在内的各种风险事件为13例,发生率为27.66%。而细节组中仅发生了4例,发生率仅为8.51%,明显细节组更低(P<0.05)。结论:在此次研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因此在护理的方式选择上需要针对中老年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病情的特殊性开展护理工作。通过此次对心内科患者的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在护理中重视细节管理,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能够对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效果[1]。

  • 标签: 细节思维管理 心内科护理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理论提高康复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肝胆专科护士对PICC置管后的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获得PICC维护相关理论知识的途径及培训。方法 本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PICC置管后的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及获得PICC维护相关理论知识的途径及培训调查表”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00名护士对PICC置管后日常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100名肝胆专科护士置管后日常维护得分最高的是透明贴膜更换的时间、冲封管液的种类、冲封管液的用量、冲管时选用的注射器规格,得分最低的是导管断裂的处理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识别,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对PICC理论知识掌握存在一定差异,高职称的护士与低职称护士有明显差异,参加过PICC维护相关理论知识培训的较未参加者差异存在明显。结论 肝胆专科低职称护士对PICC置管使用及维护理论知识认知不足,对其系统化培训有待提高。

  • 标签: 肝胆专科护士 PICC维护理论相关知识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在老年病患跌倒健康教育中的相关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9.8月~2020.8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患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来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跌倒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在跌倒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对老年病患进行跌倒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计划行为理论能够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的概率,并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计划行为理论 老年病患 跌倒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论。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随机抽样法对院内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引入层次理论护理者为观察组,统计干预效果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与喘息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不同组别患者之间干预后心理健康与躯体症状等生活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引入层次理论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症状改善效果,进而发挥出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作用。

  • 标签: [] 层次理论 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赋能理论下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卒中患者,随机选取32例,入院日期为2018.12-2020.1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6)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16)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赋能理论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程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赋能理论下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赋能理论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焦虑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家庭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产妇产后心理恢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分析选取分娩的146例产妇作为临床受试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定量数字统计表法类别分为临床对比组与临床对照组,每组73例。结论是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治疗有助于产后抑郁的患者初产妇的骨盆底平滑肌力量的恢复,提高其性爱和生活中的质量和有效降低抑郁症的水平,对于有效促进术后产妇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庭社会支持,产后抑郁,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并了解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3版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SSRS) 对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 39.5 ±8.25)分,在性别、年龄、学历、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神经梅毒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7.45±8.70)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神经梅毒病程、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为(17.75±6.89)分、( 12.83±4.26) 分和(6.88±2.20)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孤独感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病程的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提高神经梅毒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可降低其孤独感。

  • 标签: 神经梅毒 孤独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实施后优质护理后恢复状况较好。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