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 院 2018 年 02 月 -2020 年 02 月的特勤科护理人员 38 例,均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收集分析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 结果: 提供职业防护管理后,护理人员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知识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 。 结论: 护理人员采用职业防护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便于临床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急诊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中常近距离接触多种急、危、重病人,因而职业性损伤概率较大。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造成的威胁已被广泛重视,如车祸、外伤病人的血液、体液会对护理工作人员健康构成威胁;此外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急诊护士也有较高的被感染的概率。近年来,急诊的职业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将各种危害降低至最低限度,急诊护士应接受更多的教育,提高对各种危害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各9名,对所有人员在整改前后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结论:面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防护中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落实情况,避免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
  • 简介:供应室是特殊的场所,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人员承担着被污染的医疗护理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传染机会多,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必须接触污染物品和各种化学消毒剂,高温、噪音及紫外线灯与电子灭菌灯所产生的臭氧等均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因此,护士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防护
  • 作者: 陈晨 2. 通讯作者:李彩霞 1.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2.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0-07-1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其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备受医患青睐,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治方式。介入治疗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手段,建立大型杂交手术室也成为越来越多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趋势,而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药物,污染物品,长期处于 X射线的照射下, DSA造影机的噪音环境中 ,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做好导管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刻不容缓。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的化学药物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现将其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介绍如下。

  • 标签: 职业暴露/预防和控制 护士 手术室护理
  • 简介: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伤害(OI)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环境及心理等,且均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感染和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职业防护 护士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指从救治现场到医院之前进行的抢救、监护及送往医院的过程,同时也是急救医学中的重点内容。职业暴露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验等活动中被化学、物理及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院前护理工作属于一项特殊性的工作,导致医务人员容易暴露在各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因此必须提高对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的重视,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健康。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遭受职业暴露,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遭受职业暴露,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开展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水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发生危险因素的状况与防范对策.方法对市级医院手术室的103名护士发生职业危险因素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03名护士锐利器械刺伤发生率15.5%~95.1%;接触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为74.7%~100%;接触血液为12.6%~100%;在预料接触血液、体液护理操作中戴手套者仅占117%;接触到血液、体液、污物后经常立即洗手者占359%.结论手术室护士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全面性防护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做好职业防护,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登记上报的21例职业暴露急诊护士进行人群分布、暴露方式及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种类等分析。结果 21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急诊护士中,护士职称12例(57.14%),其中以工作年限1-5年的低年资护士最多(9例,42.85%);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19例,90.48%);暴露部位主要是手指及手部(20例,95.24%);最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环节是医疗锐器物处理(6例,28.57%),其次为采集血标本(5例,23.81%);最常见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乙肝(6例,28.57%);21例急诊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立即采取了局部紧急处置和相关汇报登记,根据情况对暴露护士给予预防用药,追踪检测未发生相关职业暴露感染。结论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和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急诊护士所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医院及科室应加强对急诊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其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暴露   针刺伤   防护措施
  • 作者: 聂淑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 简介:职业危害指的是劳动者在从事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对身体有害的因素而导致的危害事件,通常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等等。通常发生职业危害事件是由于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没有进行正当的防护或者是工作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的职业规范标准工作,从而使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是死亡。在医院的采血护士是检验科室内需要直接接触就诊人员的一种特殊岗位。采血护士负责采集血样,每天都要与患者的血液、采血针头等进行频繁接触。采血护士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事件或者是被有病菌的血液感染,导致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是直接暴露于未知风险当中的。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阐述意见。

  • 标签: 检验科;采血;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 简介:目的:提高输液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我院输液室发生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针对护士面临的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防护对策。结论: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确保护士的自我安全。

  • 标签: 护士 静脉输液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ICU工作的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只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职业健康,把职业损伤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我院在近几年来,ICU护士职业损伤的防护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

  • 标签: 职业防护 护士 重症监护室
  • 简介:从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因素等4个方面分析了口腔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口腔科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
  • 简介: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护士在从事临床护理中接触到的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很多,其锐器刺伤是最常见最危险的因素,其他的有药物损伤、钝伤/扭伤、放射性损伤和心理性损伤等。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疗护理 感染性病原体 防护 体液污染 锐器刺伤
  • 简介: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改进防护措施,减少因职业暴露所导致的职业损伤。科学的防护对策能有效保护护理人员:①做好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②加强锐器伤的防护管理,预防针刺伤;③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④预防药物伤害,增强护士对化疗药品的防护意识;⑤制定科学的意外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职业损伤 自我防护
  • 简介: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助产士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良工作环境、提高防护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实行弹性工作制等一系列措施。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
  • 简介: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常暴露于各种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性的或慢性的职业危害;现阶段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低,防护措施不到位,使得护理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我院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明显提高,职业暴露明显减少。

  • 标签: 职业暴露 防护知识 危险因素 护理人员 知识知晓率 工作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