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0所普惠性幼儿进行膳食调查,了解学龄前儿童在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0所普惠性幼儿进行5日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记账法的方式,将集体膳食的食物和量采用明威大师儿童营养计算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普惠性幼儿儿童的三大产能营养素和能量达到要求,其中,能量、蛋白质、脂肪实际摄入量平均占平均供给量的百分比是110%、198%、100%;蛋白质摄入过多;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C实际摄入量平均占平均供给量的百分比是55%、200%、220%、210%、133%,提示钙元素摄入不足;三大产能营养热能平均占比分别是蛋白质16.9%、脂肪28.8%、碳水化合物54.9%,三大产能营养热能占比均衡;蛋白质产能中优质蛋白占比均值为53.5%。结论:柳州市幼儿普惠性幼儿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加强托幼所膳食管理,促进膳食结构合理化,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

  • 标签: 柳州市 普惠性幼儿园 膳食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幼儿教育机构工作者对气道异物的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究专业培训对于教育机构工作者接受气道异物急救知识的价值分析。方法:本研究以问卷方式进行,分别在培训前和经过系统培训后发放调查问卷各40份,将前后问卷中所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0名幼儿教育机构工作者培训前得分(56.50±7.36),培训后得分(67.07±4.47)。在经过培训后,对于气道异物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气道异物 急救 幼儿教育工作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幼儿烧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岁烧伤科手术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依从性比较。结果  研究组儿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幼儿烧伤手术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儿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主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幼儿烧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洗胃治疗是在误服中毒中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因婴幼儿的依从性相对较差等原因,不免给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本文即首先对婴幼儿洗胃治疗中存在的压力展开分析,并进而探讨了预防措施。

  • 标签: 婴幼儿 洗胃 压力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先心术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方法:将140例先心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管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一般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拒食次数、哭闹次数、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婴幼儿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心脏术后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35例。研究组予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管,对照组行常规拔管方法。比较2组婴幼儿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把拔管后15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婴幼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拔管前、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拔管后15min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2组拔管前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拔管即刻、拔管15min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研究组拔管后未发生误吸和喉头水肿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心脏手术婴幼儿气管插管拔管后护理,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巩固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 心脏手术 拔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迟缓影响因素。方法:检索时间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Stats14.0软件Meta分析。结果:RR与体检月龄呈反比;身高增加量[RR=3.21,95%CI(2.00,5.16),P=0.001,I2=77.7%],体质量增加量[RR=3.11,95%CI(1.88,5.16),P

  • 标签: 神经心理发育 婴幼儿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为了分析在婴幼儿早期发育过程中实施正确的儿童保健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以随机掷骰子分组法将我院所抽取的80例婴幼儿均分两组别,分别为常规组(常规性保健方法)、研究组(正确的儿童保健),每组各有40例,对比各组婴幼儿疾病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结果:实施正确的儿童保健组间婴幼儿发生疾病的概率相对更高(P<0.05);且研究组婴幼儿神经心理评分相对于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实施正确的儿童保健,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发育,不但可以避免婴幼儿发生疾病,同时可以促进其早期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发育 儿童保健 婴幼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婴幼儿对母亲不同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3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陌生情景实验作为区分法将所有母子分为安全组与回避组、反抗组,对三组母子家庭以及性格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安全型依恋婴幼儿中父母亲自养育、争执时回避儿童或无争执以及意志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回避型依恋婴幼儿中非父母亲自养育、家庭争执时不回避儿童以及理智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反抗型依恋婴幼儿中非父母亲自养育、家庭争执时不回避儿童以及非意志型性格母亲占比较高(P<0.05)。结论:家庭养育人员、争执回避儿童与否以及性格类型对于婴幼儿对母亲依恋性质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婴幼儿 母亲 依恋性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心脏术后正压通气拔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60例心脏手术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拔管技术,观察组实施正压通气拔管技术,对比两组并发症以及SPO2。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婴幼儿 心脏术后正压通气拔管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幼儿保健护理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幼儿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护理,1个月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家长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度,以及两组患儿产生不良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 保健护理 健康知识掌握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婴幼儿疾病中使用频繁,但留置针拔管困难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却少见。本文作者通过对1例幼儿头皮静脉留置拔管困难的护理,对拔管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享,该拔管方法用时少,易操作,保证幼儿安全,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 幼儿  头皮静脉   留置针    拔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4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以及腹泻停止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在婴幼儿腹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本次研究的腹泻婴幼儿60例,均来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依据患儿病例选取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对照组30例前期抽取病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后期抽取病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护理干预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应用健康调查简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较好,如止泻、退热、止吐时间等,较对照组呈更低水平,差异显著(P

  • 标签: 综合护理 婴幼儿腹泻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在婴幼儿早期发育中,探讨了对其实施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分为两个小组,将基础保健干预施以参照组(n=34),将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施以试验组(n=34),对比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和疾病发生率。结果:调查各组婴幼儿干预后的身体发育指标显示:试验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调查各组婴幼儿干预后的疾病发生率显示:试验组婴幼儿发生疾病的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可有效提升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降低其发生疾病的概率,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影响 婴幼儿 早期发育 标准化 儿童保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幼儿CT增强扫描中使用增强对比剂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结合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程度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筛查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幼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用药。方法:在此次的研究过程中提取来我院进行检查的幼儿患者2086例,通过对这些幼儿患者进行C T增强扫描过程中使用对比剂所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中产生不良反应的32例幼儿患者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结果:通过此次CT增强扫描的观察中,能够发现幼儿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以及在扫描过程中对对比剂使用的量和流率都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幼儿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应密切观察增强对比剂的使用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结合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控制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幼儿儿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干预方法用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的效果。方法: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数量为115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观察母乳喂养、奶粉喂养及双混合喂养方式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0.5-1岁、1-2岁、2-3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结果:母乳喂养方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低于奶粉喂养和双混合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于1-2岁和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儿童保健干预用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干预中,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具有重要作用,贫血状态改善效果好,建议在临床上大力使用。

  • 标签: 保健干预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对婴幼儿患者静脉输液心理体验的影响。方法:将严格筛选入组的90例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均为45例。2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沟通技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患儿“主动型”、“紧张型”、“焦虑型”和“强迫型”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患者静脉输液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合作度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心理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静脉输液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对减轻注射疼痛感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20年9月,结束时间:2022年1月,参考对象从以上阶段内医院收治婴幼儿中抽取,并做分组处理,参照原则为:奇偶数字法,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婴幼儿共计88例,且均行预防接种治疗;其中,常规指导在对照组中开展,音乐干预+体位干预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收纳婴幼儿44例,比较疗效,内容包括:哭闹时间、MBPS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1)哭闹时间、MBPS评分比较,婴幼儿数据差异显著,且实验组(1.46±0.81min、2.53±1.18分)VS对照组(2.98±0.24min、7.85±2.46分),数据低,P<0.05;(2)满意度中,对实验组予以评测,评分(90.56±1.11)相比对照组(82.33±2.79),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音乐干预、体位干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意义重大;既可对其哭闹时间进行缩短,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感,又能提高家属满意程度。

  • 标签: 婴幼儿 预防接种 注射疼痛 不同干预方法 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