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的并发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气胸、低血压、消化道出血等均为机械通气应用的并发。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并发。结论: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机管路的清洁,采用正确的呼吸模式,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上机时间等措施可以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的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的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
  • 简介:尿漏是肾结石取石术后常见并发,我院近几年出现18例,现就其发病原因、防治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2~60岁。其中肾造瘘管脱落5例,输尿管梗阻10例,病变组织切除不彻底1例,肾盏未成形2例。发热、肾区肿痛15例,腹胀、

  • 标签: 肾结石 尿漏 输尿管结石 病变组织 输尿管梗阻 发病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病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脊柱外科2014.06~2015.06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0)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低于观察组92.5%,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为(13.52±3.61)分,高于对照组(11.14±2.73)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5.0%,低于对照组32.5%;残留腰痛与腿痛率均为2.5%,分别低于对照组30.0%、35.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恢复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因四肢弛缓性瘫痪伴心悸2天就诊,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麻木,以近端为甚,逐渐延伸至双上肢并且肢体不能活动,同时伴心悸气促,查血钾2.0mmol/L,拟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收入院.曾有类似发作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6℃、P96次/分、R26次/分、BP14/10kPa、神清,精神疲倦,平卧,呼吸稍促,头颈部无异常,双侧甲状腺Ⅱ°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心界左下扩大,HR108次/分,房纤律,未闻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四肢肌张力减退,四肢呈弛缓性瘫痪,肌力均为Ⅰ级,瘫痪程度近端重于远端.双膝腱反射消失,痛、温觉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

  • 标签: 低钾 周期性麻痹 并发低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败血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真菌败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危重症监护室(10/18例)。17例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39-41℃)和休克;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10例好转,8例死亡(44%)。结论:真菌败血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激素、静脉营养及实施侵入性治疗是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的,尽可能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真菌败血症 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能否通过亚低温治疗取得明显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1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亚低温治疗治疗组(治疗组)和非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患者基础上入院时立即给予5-6天亚低温(32~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神志恢复时间、肺部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较对照组较低,神志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肺部感染情况较对照组轻。结论一定时间的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 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对不同麻醉术后不同时间点血压进行分析以探寻合理的术后血压监测时间。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硬膜外、腰麻、全麻的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术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性;腰麻所监测的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术后30min舒张压及术后1~2h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8h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血压下降:全麻术前收缩压与术后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舒张压与术后舒张压及术后15min舒张压均有显著性差异,也表现为血压上升,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腰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后期,而全麻监测时间着重在前期。

  • 标签: 麻醉 血压 监测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RF)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AOPP并发RF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AOPP并发RF原因有多方面,除有机磷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有阿托品中毒、脑水肿、中间综合征及中毒反跳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合理使用阿托品及复能剂,早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避免阿托品的过量使用,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配合血液灌流,输新鲜血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结论:AOPP并发RF原因多方面,早期发现和识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为治疗肛裂术后便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肛裂术后便秘患者临床资料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等参数指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3.13%(1/32)、9.38%(3/32)以及9.38%(3/32),对照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为15.63%(5/32)、28.13%(9/32)以及28.13%(9/32),实验组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1.25%(26/32),实验组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肛裂术后病人便秘的影响较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排便困难、肛门堵塞以及大便硬结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肛裂术后 病人便秘
  • 简介: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间,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的诊断肺栓塞的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的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及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核素影像诊断 临床资料 PTE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将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66例)术后第2d开始肠内营养(EN)支持,术后第2~7d起,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B组(61例)术后第2d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支持;C组(69例)按传统方法鼻饲。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的多项营养指标。结果: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明显高于C组比较(P<0.05);外周总淋巴细胞计数:三组分别在第7d、14d、21d明显高于第0d(P<0.05);血糖:A组和C组,在术后第7、14和21d分别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于第7、14和21d均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谷丙转氨酶:术后第21d,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A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A组和C组第7、14和21d与第0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在第21d与第0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不引起代谢紊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外营养 传统鼻饲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麻醉镇痛技术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硬膜外麻醉微量输入泵(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中,取得了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容易发生硬外镇痛泵感染的问题,影响手术的效果,对患者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为了达到预期镇痛效果,同时预防硬膜外和穿刺点感染的发生,我科制定多项预防措施,并选取了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10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都携带硬外微量输入泵,结果发现没有一例患者发生硬膜外和穿刺点感染的情况。

  • 标签: 腹部手术 预防感染 硬膜外微量输入泵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组38例,死亡90例,两组病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疾病以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首发衰竭器官以心肺为最多。结论:为降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急救护理,预见性观察、监测重要器官,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并观察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针对其复发主要原因进行再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进行单纯的病灶清除手术,7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及窦道切除术,10例接受I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4例进行单纯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另有3例接受I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在手术术后对患者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血沉、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术前术后未进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发现、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等,再手术后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的情况,术后8~12月患者植骨融合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术后应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保证手术过程的准确无误,若术后复发,应根据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避免再复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再手术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舌癌根治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舌癌根治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的组织瓣存活良好,无呼吸道梗阻、出血等并发,并于术后24h内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加强对皮瓣的严密监护是舌癌根治术后在ICU的护理要点。

  • 标签: 舌癌根治术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标签: FDGE 腹部手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诊断 出院 机械性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