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动脉样硬化是各种损伤刺激作用于动脉管壁引起的,涉及多细胞、多因素、多环节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约22个碱基),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基因表达。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血栓形成
  • 简介:,看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一道餐食,用大米加水煮一煮便是,不过,想要将煮得绵、软、滑,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的6种方法能让你把煮开花。

  • 标签: 烹饪方法 燕麦 营养学
  • 简介:动脉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因而对AS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措施.近20年来,大量的研究认为氧化修饰的LDL(Ox-LDL)在AS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对Ox-LDL引起AS作用的深入了解,国外学者已经开始将抗氧化剂用于抗AS发展的研究.本文将综述Ox-LDL在AS发展中的作用和抗氧化剂防治AS的进展.

  • 标签: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 氧化修饰 清道夫受体 内皮细胞 抗氧化剂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的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而入院的病人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病人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IMT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颈动脉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密切,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最新研究证明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可调节脂质及糖代谢,调控血管壁功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老化、凋亡以及血管炎症及免疫应答,从而影响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lncRNA与动脉样硬化关系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RNA 未翻译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心脑血管病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导致人类死亡的所有疾病之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之一,为动脉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急性血栓栓塞。病理学上,AS易损斑块的主要特征包括:(1)大脂质核薄纤维帽;(2)斑块内出血(IPH);(3)纤维帽破裂或溃疡形成;(4)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或)新生血管化。近年来,作为易损斑块特征之一的IPH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卒中 类胰蛋白酶类 毛细血管通透性
  • 简介:动脉样硬化是以血管进展性闭塞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该过程在出生后即已启动,综合了各种基因、环境、行为等因素,最终的结局是血管闭塞,引发心肌梗塞、猝死等急性冠状动脉性疾病。本综述主要探讨炎症在动脉样硬化疾病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动脉样硬化中扮演的细胞分子生物角色。

  • 标签: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1例住院和门诊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动脉样硬化斑块好发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部最为常见;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声像图特征以扁平斑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样硬化斑块的可靠方法,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 简介:颈动脉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它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及梗死的部位密切相关.在卒中患者中,20%~25%的病例是颈动脉颅外段样斑块引起的[1],故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样硬化,旨在探讨颈动脉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检查 常见病因 粥样斑块 卒中
  • 简介: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贮能纵织,更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如瘦索、TNF-α、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视黄醇、脂联素等;在免疫及代谢中具有较明显调节作用。其所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关联。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受体 脂联素 信号传导 内皮 血管 脂类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简介:当前动脉样硬化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既往多基于危险因素及是否已经发生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疾病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然而,约半数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于表面健康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明显升高者¨。,如何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外进行动脉样硬化性疾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动脉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前期病变(preclinicalatherosclerosis,PCA)的研究。PCA通常指已有客观的动脉硬化证据,而尚无重要动脉血管(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以及外周动脉)严重样硬化狭窄而导致明确相应临床症状的情况,也有人称为亚临床动脉样硬化病变(subclinicalatherosclerosis)。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临床症状 前期病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疾病危险因素
  • 简介:紫苏,别名红苏、香苏、赤苏,其叶、梗、籽都可以药食两用,可谓全身都是。紫苏叶和梗中含有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等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提取这些活性成分浓缩制成药品或保健品服用,可以达到抗氧化、抗抑郁、抗过敏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食用紫苏叶摄取到的活性物质含量低,达不到临床剂量,所以不能起到抗抑郁等功效。

  • 标签: 紫苏酮 心血管疾病 全身 预防 活性成分 药食两用
  • 简介:针对动脉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造成的心脑血管事件,临床医师采取了一些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如服用他汀类药物、血管成形术等。但仍有部分患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些年来,学者们发现,血管重塑在AS及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其他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这或许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就动脉样硬化相关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1血管重塑的概念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综述 血管重塑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小檗碱调节血脂及抗动脉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普通兔料;高脂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小檗碱组:喂食高脂饲料并给予小檗碱干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学大体观察显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小檗碱组主动脉壁脂质斑块面积占整条主动脉内壁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0%、(59.6±13.7)%和(36.3±16.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镜下动脉样硬化斑块多参数分析显示,斑块最大厚度、斑块平均厚度、管腔狭窄度和斑块所占周径比值4个指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予小檗碱干预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分别比高脂模型组降低了28.88%和40.94%,HDL-C、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檗碱能够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LDL-C水平,并能预防动脉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小檗碱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65例,动态血压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各项参数。结果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无斑块组增高,多发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单一斑块组增高,差异均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促进颈动脉发生样硬化,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更易并发颈动脉斑块。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斑块 动态血压
  • 简介:欧洲动脉样硬化学会于1999年5月26~29日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71届大会。会上由来自欧美等地区的国际知名专家,就近两年来动脉样硬化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其中,血脂及其调节与动脉样硬化之间关系方面的最新进展是会议的主要中心议题。

  • 标签: 动脉硬化 粥样 血脂 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多重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血脂、血糖测定情况确定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分为多重危险因素组及对照组。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多重危险因素组较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率和平均病变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往往导致冠状动脉的病变,并影响其病变范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24例因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16例,女108例,年龄44~80(63±8)岁.外周肱动脉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并求得脉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诊为冠心病,比较脉压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224例中,11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为冠心病.冠心病组除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比例上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外,两组的各种血压参数(除舒张压)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压、收缩压和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他各种参数与冠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脉压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是与冠心病发生相关的一个重要和独立的因素,可作为全身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以指导早期干预.

  • 标签: 高血压 脉压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