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们对手术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包皮切除术已被好多医疗机构视为美容手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适应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自2008年7月至今引进一次性报批切吻合来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 方法 手术效果
  • 简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古老的谚语.不适用于那些因心律失常而安装植入式心脏除颤或者起搏.并在死后将其带入坟墓的人。目前.很多除颤和起搏要么跟着它的主人一起火化.要么被取出当作医疗垃圾一样被处理掉.其实.这些昂贵的装置还很有“前途”,这么浪费实在非常可惜.如果被退回到出产装置的公司.研究人员就能够检测它的功能如何、是否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如果把它送到专门回收起搏和除颤的非盈利组织.它会被捐赠给需要它但没有经济能力负担的人。

  • 标签: 心脏除颤器 起搏器 回收 心律失常 医疗垃圾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分析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探讨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电图ST-T正常的45例冠心病(A组)与45例健康者(B组)做VCG检查,分析额面(F面)、右侧面(SR面)、横面(H面)T环形态改变。将T环形态改变分为8种类型,仅1种改变为单纯型,2种或2种以上改变为复合型。结果A组9例呈单纯型,36例呈复合型。其中T运转相反(46.7%)、T长/宽值缩小(33.3%)、QRS/T值增大(33.3%)、T振幅过大(17.8%)、QRS-T夹角增大、畸形T(11.1%)呈单纯型与复合型2种形式;T双支对称(17.8%)、线型T(15.6%)仅呈复合型。B组有8例呈单纯型T改变,余37例T环形态正常。其中QRS/T值增大(2.2%)、T振幅过大(6.7%)、QRS-T夹角增大(8.9%)与A组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5。后2种虽然与冠心病组差异不显著,但属正常变异。B组其它类型改变均无。P<0.01。结论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对冠心病正常心电图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心电图 T向量环改变 研究
  • 简介:我患慢性心力衰竭.经常服用地高辛。一天我翻看《新编药物学》,见上面说地高辛有许多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再看看其他每一种药物.都有多多少少的不良反应。心中不免顾虑重重。请问,药品有不良反应.还可以服用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高辛 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12例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破口、瘤壁修补、瘤内血栓形成、脑室内积血、脑组织梗死等进行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12例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动脉前部;16h以内死亡者目视能见到动脉瘤顶部破口;破裂次数越多,瘤体越大且不规则;破裂动脉瘤修复初期以纤维蛋白为主,间有少许淋巴细胞和红细胞,2~3周后则以胶原纤维为主,辅以新生的毛细血管;12例中5例伴脑室内积血,破入途径不同,脑室积血表现也不一样;3例颈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波及大脑中动脉主干伴发脑梗死.结论破裂的动脉瘤组织学修复需要一定的过程,早期并不牢固.预防再破裂是治疗原则之一;脑梗死的发生机制除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外,颈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是常见原因之一;脑室内积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的并发症,临床宜密切观察,适时考虑脑室外引流.

  • 标签: 大脑动脉环前部破裂动脉瘤 病理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 预防 治疗
  • 简介:为了探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大脑动脉(Wilis)的发生学、形态学、组织学、显微解剖学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国内外有关Wilis动脉形态量化及其变异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动脉 大脑 影像学研究 治疗 WILLIS环 显微解剖学
  • 简介:目的:观察双丁酰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于双丁酰磷腺苷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于心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4.6%),P〈0.05;无严重副作用。结论:双丁酰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双丁酰环磷腺苷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的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
  • 简介: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 标签: 反应蛋白 心脏病 危险因素 蛋白水平 胆固醇 存在问题
  • 简介:碘普罗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因其耐受性好而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等[1]。随着碘普罗胺使用的剂量增加,其过敏反应也随之增多,但多为轻中度且是一过性的,严重反应却少有报道。现就我科出现的一例碘过敏试验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碘过敏试验 腹部CT扫描 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 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磷腺苷葡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和磷腺苷葡胺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患者治疗后的LVEF、CO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直立调节性障碍儿童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平卧位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血压,然后安静直立10min后再作复查心电图并测血压。结果阳性率达85%,直立试验阳性儿童由直立位转为平卧位,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直立调节性障碍是儿童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

  • 标签: 直立调节性障碍 心电图 血压直立试验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心电向量(VCG)T变化在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时的特点、诊断价值、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观察10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VCGT变化特点,并对比VCGT变化阳性检出率与同时检查的心电图(ECG)T波改变阳性检出率。结果对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的诊断,需要对VCGT的各项异常指标综合判断。VCG的T改变比ECG的T波改变的阳性符合率高,VCG较ECG对心肌供血不足的检出率敏感性高,有关T的变化常常是冠心病早期特征性改变。结论VCG的T向量改变对早期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电向量 心电图 早期冠心病
  • 简介: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该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20mg/d的剂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40mg/d的剂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给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均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男性,7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7年,加重7天”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楚,心率:76次/分,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6年。无药物过敏史。该患者7年前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不适,表现为胸闷、气短,呈阵发性,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良反应 心前区不适 发热 药物过敏史 肺呼吸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磷酸酰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四组,即尼莫地平组、磷酰胺组、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磷酰胺)及对照组,每组12只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后4h行再灌注。于缺血后再灌注前20min、再灌注后12、36h,经大鼠尾静脉缓慢推注给药(将尼莫地平、磷酰胺溶于1.5ml等渗盐水中)。尼莫地平组:1mg/kg;磷酰胺组:100mg/kg;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0.5mg/kg+磷酰胺50mg/kg;对照组:等渗盐水1.5ml。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48h计算大鼠存活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和脑梗死体积的测定。结果尼莫地平组、磷酰胺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的各项测定结果:①大鼠存活比例分别为5/12、6/12、8/12及3/12。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39±0.20、4.27±0.67、3.65±0.47及4.67±0.71。尼莫地平组、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大鼠脑组织血流量分别为(96±23)、(113±39)、(139±44)及(79±41)%。三个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磷酰胺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④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61±55)、(183±58)、(104±54)及(384±59)mm3。尼莫地平组、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磷酰胺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尼莫地平 环磷酰胺 神经保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