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造影剂肾病(CIN)是在血管内注射碘造影剂后引起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增加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现已经成为当下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大原因,但其根本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CIN发生机制及类药物对CIN的预防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造影剂 肾病 他汀类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治疗DCM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的文献。结果共纳入26项研究包括15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用他治疗DCM能够显著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MD=5.62,95%CI:4.02~7.23,P<0.001,I2=89%)及运动耐量(六分钟步行试验,MD=36.78,95%CI:16.98~56.59,P<0.001,I2=94%),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D=-3.32,95%CI:-5.14~-1.50,P=0.0004,I2=87%)、血浆脑钠肽(BNP)(MD=-66.52,95%CI:-106.80~-26.24,P=0.001,I2=99%)、C反应蛋白(CRP)(MD=-2.15,95%CI:-2.84~-1.46,P<0.001,I2=93%)及白介素-6(IL-6)(MD=-6.50,95%CI:-9.70~-3.29,P<0.001,I2=94%)。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增加LVEF,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 标签: 他汀 扩张型心肌病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用阿托伐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钙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3.215、13.028、6.331,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5.390、13.339、9.417,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2.139,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钙片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血脂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压 血脂
  • 简介:目的针对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福田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8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资料等统计分析,对类药物应用的影响因素、计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外周血管病对类药物的应用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性别、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病史等对类药物的使用有较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类药物的使用种类和剂量进行分析,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类药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氟伐、普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其中辛伐他汀、阿托伐最为常用,辛伐他汀常见的使用剂量为20~40mg,阿托伐的最常用剂量为20mg,辛伐他汀、阿托伐常用剂量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1.66%、77.78%。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类药物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应用中,需要医生加强对患者进行相关药物使用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类药物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他汀类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左卡尼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4例U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左卡尼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0.05mV的导联数(NST)和12导联中ST段压低幅度总和(∑ST)均显著减少和减小(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卡尼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1.58±0.03)次/周比(1.28±0.01)次/周]、发作持续时间[(0.31±0.03)分/周比(0.15±0.03)分/周]、NST[(1.55±0.04)个比(1.04±0.10)个]和∑ST[(0.27±0.02)mV比(0.15±0.01)mV]减少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左卡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结果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中药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联合氟西治疗;对照组只给氟西治疗,疗程均为4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末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w末,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疏解平潜 健脾养(清)心法 氟西汀 卒中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曲美嗪治疗老年重度心衰患者对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度心衰的老年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美嗪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6例,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浓度、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耐受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嗪组血浆NT-proBNP浓度降低更明显[(783.6±65.1)pg/ml比(578.3±46.7)pg/ml],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64.3%比92.9%),P均〈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曲美嗪治疗老年重度心衰患者疗效显著,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其治疗老年重度心衰患者疗效判断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利钠肽 曲美他嗪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使用倍乐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3月~2016年2月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及门诊体检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服用倍乐克情况,分为使用倍乐克亚组(45例)及未使用倍乐克亚组(25例),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归入非冠心病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及相应分析系统,对入选人群进行连续24h心电记录,采用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min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的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数(p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别人群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时域指标SDNN、SDANN均值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倍乐克亚组患者频域指标LF及HF均值显著低于未使用倍乐克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变异性降低,倍乐克对调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律变异性有帮助。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高龄 老年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倍他乐克
  • 简介: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5年12月以前关于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的相关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判断,最终纳入的结果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与倍乐克单用治疗室性早搏相比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与单用倍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R=1.23,95%CI:1.15~1.3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与单用倍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疗效显著(RR=1.31,95%CI:1.19~1.4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与单用倍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42~1.18,P=0.18)。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乐克较单用倍乐克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表现,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曲美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曲美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和参松养心胶囊组,各50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相应药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心率、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等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与参松养心胶囊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49.88±3.97)%比(53.66±4.15)%]、心输出量[(4.29±0.58)L/min比(4.98±0.73)L/min]、每搏量[(41.38±5.87)ml比(45.58±6.89)ml]、6min步行距离[(362.38±58.49)m比(392.38±60.59)m]、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14±6.68)次/min比(66.91±5.96)次/min]均明显增加,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松养心胶囊组(98.0%比80.0%,P=0.031)。结论:曲美嗪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室率和改善心率变异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动过缓 曲美他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