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以高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高和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约占9%~17%。目前,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亦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早期停用致病药物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一般较好。本文重点介绍其流行病学现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 简介: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实验证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的调控,可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中,肝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的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分泌型肝癌疫苗对移植性肝癌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1×10^6/只注入小鼠腹腔内,接种7d形成腹水瘤后再在小鼠体内传3代。取生长旺盛且无血性的腹水,在无菌条件下制成2×10^7/ml的细胞悬液,以2×10^6细胞/0.1ml/只接种于小鼠右前肢皮下。将肝癌细胞移植瘤动物分成3组。4天后,在右侧背部皮下进行免疫治疗,即制备GM-CSF分泌型H22肝癌瘤苗并免疫ICR小鼠(H22-GM-CSF组,n=5),同时设立无GM-CSF基因修饰H22肝癌瘤苗组(H22组,n=5)和PBs对照组(PBS组,n=5),测量各组小鼠肿瘤体积;采用细胞增殖计数法检测小鼠脾血CTL杀伤活性。结果随着效/靶比增加,各组CTL杀伤活性均增强。在效/靶比为50∶1时,GM-CSF-H22组CTL杀伤活性为60±6.1%,明显高于H22组(17.4±0.9%)和PBS组(12.2±0.6%,P〈0.01);GM-CSF分泌型肝癌细胞瘤苗明显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在21天时,H22-GM-CSF组、H22组和PBS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0.63±0.05mm3、1.47±0.75mm3和1.79±0.34mm3(P〈0.01)。结论GM-CSF分泌型肝癌细胞瘤苗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CTL杀伤活性。

  • 标签: 肝癌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小鼠
  • 简介:由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武警总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学术交流年会定于2013年8月9-11日在北京长峰假日酒店召开。同时为推广先进的诊治理念,提高武警部队消化道晚期肿瘤的诊治处理水平;构建武警部队消化内、外科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服务部队,第一届武警消化论坛同期举行。

  • 标签: 中晚期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征文通知 学术年会 胃病专业委员会 武警总医院
  • 简介:《肝胆系统疾病(DiseasesoftheLiverandBiliarySystem)》中译本已于2013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由已故英国著名肝病学家希拉一夏洛克编著,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主译,国内著名的肝病学家贾继东、魏来、段钟平、成军教授和吉林大学的王广义、王江滨、王峰、王大伟、吴珊、所剑、李薇、傅跃文、徐红、姜尉国、高普均、付燕、吴杨等教授参与审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和传染科的部分医务人员参加了译校工作。希拉·夏洛克(SheilaSherlock)是世界一流的医生,她开创了肝脏疾病的研究,誉为肝病学之母、肝病学皇后。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她开始了从事肝病学研究时,这个专业还不存在。

  • 标签: 肝胆系统疾病 肝病学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发行 出版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