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发病后,患者一般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从而影响了半身的活动。早期的卧床使患者肢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而致下肢出现尖足、足下垂、足内翻及足外翻和足背屈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早期应用足矫形器可以有效的避免下肢的异常步态的形成。结论脑卒中的患者应早期使用足矫形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的异常模式的形成。

  • 标签: 脑卒中 踝足矫形器 早期应用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矫形支具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急性期病人30例,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得出结论。结果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中应用足矫形支具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足的异常模式的形成。

  • 标签: 踝足矫形支具 脑卒中急性期 康复护理 良肢位摆放 应用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直接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使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因而营养支持成为危重病人处理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中心环节之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借鉴同行营养支持的经验,收集病史、膳食史、临床体检、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等五方面的信息,总结出肠营养素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合理选择营养素,科学配比营养组分,可避免过度供给,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成功实施肠营养、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肠外营养素 应用指导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腹膜剖宫产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腹膜剖宫产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进行饮食和康复指导护理。其中做好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腹膜外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因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87例。皮瓣最大面积14×13CM,最小4×3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13例皆获成功,伤口1期愈合,11例皮肤边缘坏死,换药治愈,4例坏死面积较大,经换药,邮票植皮且治愈,足及部修复54例,伤口1期愈合,5例局部坏死,经换药后获治愈。结论应用逆行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有效的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此皮瓣血运丰富,手术操作简便。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软组织缺损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20例胃肠道、食道及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护理干预措施与疼痛控制情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疼痛 普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ICU的患者因疾病、环境改变、无家属陪护、无法交流等应激源而导致应激和焦虑;家属因为患者突然生病,病情恶化产生焦虑,情感和意志脆弱。护士应该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与需求。我院ICU采用爱心镜、写字板及一封家书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并构筑护患沟通的桥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ICU 外走廊探视 爱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采用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术后3天早期功能锻炼,1周后扶拐,3个月后静力改动力,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防5~20个月。治疗组2个月有少量骨痂生长,3个月有较多骨痂生长,6~7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愈合最快4月,最慢8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全部病例负重功能及膝、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其中疗效优良43例(占76.9%),5例疗效一般(占9.6%),总有效率86.5%。而对照组愈合最快5.5月,最慢10月,平均愈合时间7.9个月。其中18例中疗效为优良10例(占55.6%),2例疗效一般(占11.1%),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固定支架治疗,予以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6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0.9%。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30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营养喂养方法的20例早产儿的体重增长及并发症相关情况。结果20例均于生后9天内恢复出生时体重,5例出现并发症,经积极对症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营养应用于早产儿效果肯定,适宜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特殊情况下(长期输液的危重病人,禁食的病人,脱水的病人等)周静脉留置针置入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120例周静脉留置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创新置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法,对两组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创新置管法在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儿科患者中能显著地提高置管的一次成功率。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创新 置管
  • 简介:摘要通过对30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应用有限切开螺丝钉结合固定架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认为术后加强患肢固定架的护理以及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肢骨折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骨平台骨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单臂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应用单臂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0.5岁,根据Trafton标准评价伤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5个月,30例骨折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单臂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是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单臂外固架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肠瘘合并脓毒症的发热、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10~2010.09收治的确诊为肠瘘合并脓毒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VD,50ml/h,Bid,疗程7d。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WBC、N%、IL-6和TNF-a、APACHEⅡ评分。患者28天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一疗程7天治疗后两组患者T、WBC、N%、IL-6和TNF-a水平、APACHEⅡ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T、WBC、N%、IL-6和TNF-a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对患者的患者28天转归情况则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肠瘘合并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能降低脓毒症炎症因子IL-6、TNF-a的水平,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能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未能降低肠瘘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后的死亡率,血必净注射液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肠外瘘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IL-6 TNF-a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展服务对提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和认识的作用,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主要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教育和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从业人员匿名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大部分对“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染艾滋病”,存在着较大的认识误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78.2%的从业人员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但安全套的实际使用率低,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检测的仅占13.8%,干预后,97.4%的从业人员愿意使用安全套,95.6%的从业人员愿意接受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结论开展展服务,“面对面”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提供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咨询和行为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外展服务 艾滋病性病 知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肌移跟腱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26例38足患儿术前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术后早期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练及康复指导。结果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优良率为92%,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制订严密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外移 跟腱松解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肺水肿(NPE)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归纳32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分析并发神经源肺水肿的相关预测因素及预后。结果GCS评分,中线移位,瞳孔不等,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与发生NPE密切相关;NPE预后不佳。结论NPE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积极预防并早期诊治。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负荷试验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500例平板运动试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试验,因各种心律失常需终止运动的较少见。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实用、无创、安全的检查,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查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