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评估了网膜瓣在伤口裂开的高危复杂脊柱重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5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病例资料为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49岁(范围为31~67岁),所有患者脊柱重建术中由于明显的软组织缺损或急性脊柱感染均采用网膜瓣覆盖,

  • 标签: 脊柱重建术 伤口裂开 带蒂 临床研究 软组织缺损 病例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后路病灶清除、对口置管冲洗,1例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1例前路病灶清除,5例局部换药处理,1例保守治疗,总结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的合理治疗措施。结果16例患者治疗后切口均愈合,1例患者伤口感染后双下肢神经症状加重,16例患者均未行内固定取出。16例平均随访4.5年(2~12年),无感染复发者,疗效优良率93.8%。结论脑脊液漏、糖尿病是腰椎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的高发因素。腰椎后路病灶清除、对口置管冲洗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的有效治疗措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有效性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感染 腰椎 后路内固定 治疗
  • 作者: 田茂星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1-22
  • 出处:《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第16卷第7期
  • 机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盘州553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轴式滚动移位法在减轻胸腰椎术后患者伤口疼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行胸腰椎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应用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应用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了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更低于仅接受了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应用了轴式滚动移位法搬运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于仅接受了常规平抬搬运法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胸腰椎术的患者,在术后采用轴式滚动移位法进行搬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伤口疼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而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上具有优秀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椎术;伤口疼痛;轴式滚动移位法;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14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切口分泌物或脓液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结果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114株(65.9%),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2株(18.5%)、鲍曼不动杆菌28株(16.2%)、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12.1%);革兰阳性菌(G^+)54株(31.2%),前3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5.8%)及表皮葡萄球菌8株(4.6%);真菌感染5株(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性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敏感性也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性最低。结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均较常见,且革兰阴性菌较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更高,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 标签: 脊柱疾病 外科伤口感染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