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肾病(CKD)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我国CKD呈上升趋势,患病率达10.8%,CKD患者近1.2亿,其中50%~70%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CKD病因并发症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明确指出"严格控制血压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关键。"因此,对CKD进行干预,加强肾病高血压管理极为重要。

  • 标签: 清晨高血压 CKD 干预 心血管事件 肾病高血压 人类健康
  • 简介:海纳百川,上海亦曾是全国名中医汇聚之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多达五六十个中医流派造就了海派中医盛世,然而,70年后今天,海派中医却不复当年盛世,只有三分之一中医流派以较好保留,所以对海派中医保护深入研究,发扬光大迫在眉睫,而丁(甘仁)氏内科是海派中医摇篮,丁甘仁市上海近代中医"巨擘",创立丁氏流派,其次子仲英、长孙济万及济华、济民、济南褚孙继其业,继承发扬了丁氏流派学术思想.童少伯,字德渊,师从丁济万,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授、上海华隆中医院医务主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后改名为曙光医院)肾炎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为我院肾脏病学科创始人,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研究.童老博采各家之长,集临床、科研于一身,学研丰富,尤其对慢性肾炎有独到见解治疗经验,其脾论治,善温脾阳,奏效甚捷,兹将其临证经验简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肾炎 从脾论治 中医流派 名医 中医专门学校 肾脏病学
  • 简介:通过检测尿液样本中某些指标诊断膀胱肿瘤是目前研究一个热点,作者采用相关技术验证了一系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膀胱肿瘤标志物。在本文中介绍4种潜在无创诊断膀胱肿瘤标志物。作者总共检测124例患者尿液样本,其中63例确诊为膀胱肿瘤,61例为正常对照。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无创诊断 膀胱癌 载脂蛋白E 肿瘤标志物 膀胱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灵敏度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主研制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94%79.03%,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纤维连接蛋白 试纸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直立体位超声检查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诊断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5例SVC患者,记录精索静脉在平静呼吸时最大内径及站立位时内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测量不同体位下精索内动脉血流峰值速度。结果35例SVC患者,站立位后精索静脉内经(2.5mm)高于平卧位内径(1.7mm),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站立位诊断阳性率(95.0%)高于平卧位诊断阳性率(65.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精索内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在平卧位与站立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站立位超声检查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断阳性率高于平卧位,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宜采用站立位检查。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精索精脉曲张 直立体位
  • 简介:1.量符号通常是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必须用斜体(pH例外)。2.单位符号用正体。来源于人名单位首字母大写,例如Pa、Gy等,"升"一般用大写"L",其余均为小写。

  • 标签: 期刊论文 科技 希腊字母 单位符号
  • 简介:癌症是由于大量调控细胞周期基因发生突变、遗传不稳定性不断累积所形成一类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多组织器官并导致严重后果复杂疾病[1-2].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但是癌症依旧难以彻底治愈,其导致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将癌症列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 标签: 前列腺癌 纳米材料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工具 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高尿酸血症I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经过肾活检明确诊断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2组:尿酸正常组55例,尿酸升高组55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差异。结果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伴有尿酸升高k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IgA肾病,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IGA肾病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都用斜体。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希腊字母。例如均数符号是字母孟,卡方符号是希腊字母x2,自由度符号是希腊文“v”,不是拉丁文“V”。

  • 标签: 医学名词 英文缩写 希腊字母 统计学符号 自由度 拉丁文
  • 简介: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临床疗效以及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中药组显示出优势,各组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仅仅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改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协同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效果。

  • 标签: 治疗 高尿酸血症 血压
  • 简介:目的筛选鉴定新前列腺癌相关基因,探讨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情况,为研究其仵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学信息筛选,RT—PCR验证,确定前列腺癌相关新基因PCAG1。然后提取14例配对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总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应用RTPCR检测标本中PCAG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AG1在3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配对邻近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确定PCAG1蛋白亚细胞定位,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PCAG1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关系。结果RT—PCR及免疫组化显示PCAG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只在少数几种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多数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呈现明显前列腺癌特异高表达特性;免疫荧光确定PCAG1蛋自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结论PCAG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PCAG1独特转录调控模式预示其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 PCAG1
  • 简介:自19世纪中期开始,根治性膀胱切除(RC)后采用正位代膀胱手术是女性侵袭性膀胱癌患者常用治疗选择,本研究目的是对大样本同类型系列患者术后肿瘤学功能学效果进行分析。1995~2010年,德国Ulm大学医院行RC+回肠新膀胱治疗局部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121例,对其病理、临床、肿瘤学功能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6个月,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8%,按Clavien分级,轻度并发症(O~2级)56例(46.3%),

  • 标签: 回肠新膀胱 肿瘤学 功能学 长期效果 女性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构建针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小片段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研究shRNA表达质粒沉默GnT-V基因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方法设计针对GnT-V基因小于扰RNA(siRNA)靶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nT-V基因细胞株,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GnT-VmRNA蛋白表达,并通过CCK-8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仪评价GnT-VshRN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nT-VshRNA表达质粒,且该质粒明显下调GnT-V表达;PC-3细胞GnT-V/1079tuRNA蛋白质水平抑制率分别为76.5%67.0%,对PC3细胞呈明显抑制效应;CcK-8增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3GnT-V/1079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以48h为著;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C-3GnT-V/1079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hRNAGnT-V能显著降低GnT-V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该GnT-V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有效靶点。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RNA干扰 GnT-Ⅴ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增殖凋亡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尿蛋白所致肾小管-间质损害机制.方法:(1)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膜性肾病(MN)、微小病变肾病(MCN)三种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液中提取尿蛋白,经成份分析、灭菌等处理后以0.5mg/ml、1.0mg/ml、2mg/ml、4mg/ml、8mg/ml浓度分别刺激体外培养HK-2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MTT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刺激后细胞增殖情况.(3)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不同病理类型NS患者尿蛋白细胞毒作用.(4)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as蛋白表达.结果:各病理类型所提取尿蛋白成分相同,主要为白蛋白、转铁蛋白、IgG等,但各病理类型组成比例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MTT值低浓度有明显增殖作用,高浓度时细胞过度增殖则导致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LDH释放率Fas蛋白表达水平随尿蛋白浓度升高而升高;以上各项检测指标中FSGS患者尿蛋白对HK-2细胞作用最强,MN次之,MCD最弱.结论:在体外条件下,尿蛋白对RTECs呈剂量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低剂量尿蛋白诱导RTECs异常增殖,较高剂量尿蛋白可诱导RTECs凋亡;除尿蛋白量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外,尿蛋白性质也决定了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尿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Fas
  • 简介:AustoniEgydio开创治疗佩罗尼氏症手术方法主要基于几何学原理。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对Austoni方法进行改进以及我们多中心经验,同时提供一些技巧要决,使得该方法操作起来更容易。手术在意大利三个研究所分别进行。我们用牛围心胶原基质片(Hydrix)植入了小轻型轴向假休(VIRILlSI,Ф7Fr.)以遮盖白膜上损伤。行此手术患者为2005年9月到2010年1月间6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范围:44—76岁)。术后,轴平均伸长了2cm(range1.2-2_3cm),阴茎反屈畸形完全修复了。39名患者性功能存60天后恢复.14名在90天后,7名在120天后。IIEF分值术前为15.5,术后12个月24个月后,升高到23。与自然性交(80%以上夫妇)阴茎自然长发围长有关VAS分值结果也非常好。这种轻型移植物主要是植入自然勃起时海绵体组织少量空间。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易操作,心包膜使用也加快了手术速度,因复杂反心畸形而引起包膜损伤也修复了。

  • 标签: 移植物 阴茎 心包移植 佩罗尼氏症 假体
  • 简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指南介绍,中危(Ta~1,G1~2)高危组(T1G3,CIS)尿路上皮癌患者,在初次TURBT术后4~6周再切除证实有残余肿瘤者最高可达80%。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初次TURBT残余肿瘤危险,

  • 标签: TURBT 残余肿瘤 再切除 预测参数 术后 危险性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肿瘤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04例临床分期≤N:阴茎癌患者施行了201侧次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采用经典根治术清扫范围,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整块清除。打开股管前方筛筋膜后清扫深组淋巴结,阔筋膜完整保留并与皮下组织点状缝合,未行缝匠肌转位。分析患者生存、局部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2.5枚/侧。l例(1%)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阔筋膜边界以外局部复发。3年总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pN。、pN。、pN。患者分别为100%、91.3%、80.0%33.3%。共59次并发症发生(29.3%),包括切口感染(2.5%)、皮瓣坏死(5.5%)、淋巴肿(11.8%)、血清肿(1.5%)、淋巴囊肿(5.0%)、感觉异常(3.5%)深静脉血栓形成(O.5%)。结论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外侵犯阴茎癌其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阴茎肿瘤 阔筋膜
  • 简介:为了评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体积及下尿路症状(由IPSS评分来表示)预测功能,我们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入选韩国前列腺健康协会筛选项目的男性患者资料。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大于10ngml。或年龄大于40岁患者剔除。因此,共34857人纳入了我们研究,检测估算所有患者血清PSA,PVIIPSS。使用线性年龄修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PSA与PV或IPSS之间潜在联系。PSA对估算PV及IPSS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平均PV为29.9ml,平均PSA水平为1.49ngml^-1,平均IPSS为15.4,PSA与PV之间有显著关系,在年龄修正后IPSS评分与PSA有显著相关性。PSA预测PV〉20ml,25ml35mlAUC分别为0.722,0.7280.779。PSA预测IPSS〉7,〉13,〉19AUC分别为0.548,0.5360.537。在一项以社区为基础大型筛选队列研究中,血清PSA是一个很强PV预测指标。尽管PSA与IPSS也有着重要相关性,但PSA对截止水平以上IPSS预测价值并不理想。需要通过进一步前瞻性对照研究来明晰PSA与LUTS之间以及PSA与PV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这些研究也许可以建议如何应用PSA来临床预测PVIPSS。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体积
  • 简介:孕期外源性雌激素邻苯二甲酸酯类暴露会致使早期生殖发育畸形,从而导致男性睾丸源性生殖障碍综合征出现。然而,对于受孕初期利哺乳期暴露是否会影响子代间质细胞表型还不清楚。本文检测了SD大鼠孕期哺乳期邻笨二甲酸二丁酯己烯雌酚短期暴露后,其雄性了代出生后一些罩丸参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子代保持了良好健康状态。母鼠给予外源性物质后,其子代间质细胞特定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青春期中期,这些化合物致使血中INSL3浓度迅速达到峰值。这一效果部分是由于两种外源性物质对青春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化有特定作用。总之,以上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孕期某些外源性物质暴露能够影响成年型间质细胞群体发育,这可能是通过影响睾丸间质干细胞群实现

  • 标签: 己烯雌酚 INSL3 睾丸间质细胞 邻苯二甲酸酯 青春期 睾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