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经常可以观察到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甚至激素受体状态都相同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治疗反应和预后却常有很大差异。这说明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目前学者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肿瘤的分子差异所致,但在临床上一直没有很好的对策。肿瘤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乳腺癌基因筛选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希望。本文综述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检测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个体化治疗 基因分型 乳腺癌相关基因 分子病理学 临床分期
  • 简介:目的探讨第1周期促排卵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第2周期采用个体方案治疗的结局。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ET)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发生卵巢反应不良患者239例,第2周期采用个体促排卵方案,将其分为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获卵数均〈5个者104例为A组;第1周期获卵数〈5个,但第2周期获卵数≥5个者135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①A组和B组第2周期长方案的应用较第1周期减少,而短方案、微刺激方案、其他方案应用比例增加(P〈0.05);②A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56.7%)高于第1周期(26.0%;P〈0.05);B组第2周期生长激素应用率(45.9%)均高于第1周期(17.0%;P〈0.01);③A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44±101)U]高于第1周期[(218±56)U;P〈0.05];B组第2周期Gn启动量[(229±68)U]高于第1周期[(204±61)U;P〈0.01],但两组Gn总量及Gn刺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两个周期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及胚胎移植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周期移植胚胎数目[(2.0±0.8)个]及临床妊娠率(30.9%)均较第1周期[(1.6±0.7)个;4.7%]显著增加(P〈0.01)。B组第2周期的hCG日血E2峰值、〉14mm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789.8±6246.3)pmol/L、(7.1±3.9)个、(8.1±3.5)个、(3.3±2.1)个、(2.6±0.6)个和40.3%,第1周期分别为(6595.0±4470.1)pmol/L、(4.3±2.5)个、(3.0±1.1)个、(1.5±1.1)个、(2.0±0.7)个和11.6%,两周期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第2周期无胚胎移植取消周期率(8.1%)低于第1周期(25.9%;P〈0.01)。结论第1周期常规方案促排卵卵巢反应不�

  • 标签: 卵巢反应不良 促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个体化治疗 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
  • 简介:可以说,乳腺癌外科治疗研究是癌瘤外科治疗研究的典范。经典的乳腺癌Halsted根治术为癌瘤根治术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诞生为癌瘤治疗的功能保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治疗模式使癌瘤治疗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使癌瘤治疗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随着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迅猛发展为乳腺癌保守性外科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证;乳腺癌原发瘤与区域淋巴结的微创手术、

  • 标签: 乳腺癌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法:回顾以往,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管理的措施及效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社区护理人员接受再培训和业务进修后,护理的熟练技巧和急救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由过去的35%提升到86%。结论:要推进社区护理管理的规范改革,帮助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方法: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护理体会从必要性.管理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护理管理必须贯彻人性原则,要改变管理理念,尊重护理人员;实施情感管理,温馨氛围中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民主化雨制度,科学程序保证理念落实。结论:人性管理使护士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科室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医院服务效益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妇科患者实施人性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加强培训工作,营造温馨环境,规范仪表和护理用语,采取优质全方位服务。结果:实施人性护理后,经问卷调查,满意度上升。结论:人性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纠纷,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 妇科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总结手术室人性护理的实际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当确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人本理念,在护理工作中自觉触入"人性护理",使医忽双方亲如一家,这样,既能增强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又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护理 人性化
  • 简介:乳腺癌的预防仍然是世界难题。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基因分析为基础的个体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危险评估模型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复查监控,以期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对特定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降低乳腺癌发病率;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参数而降低发病率。1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研究概况乳腺癌危险预测模型是一种统计学工具,用来预测带有特定危险因素的妇女未来发生乳腺癌的风险。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测模型 发病风险
  • 简介:总结我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通过树立人性护理理念,实施人性关怀的各项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减轻病人心理负担。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性化服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人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试管婴儿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人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降低患者的SAS评分,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试管婴儿 先兆流产 人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开展优质护理,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结果:顺利推行责任制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 病人为中心 排班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72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给予其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结果:本组产妇172例,剖宫产14例,其中因产程较长强烈要求剖宫产4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持续性枕后位2例,其中产妇总产程为6h~10h,产时及产后2h内出血量100ml~150ml。结论: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不但可以改善其心理状况,确保分娩的安全、顺利,还能促进其术后的快速恢复,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产时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2例产妇行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8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舒适护理可以切实提升产妇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效果极佳。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医院外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患者、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等。结果提高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严抓护理人员的医护知识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结论医院外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措施的科学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外科护理的安全性,确保了外科护理整个过程当中护理方案的全面实施,使外科护理的管理更加的规范、科学、标准以及制度,从实质上为患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细节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理念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理念的培训,并将人文护理理念渗透到基础护理工作中。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改善护患关系及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基础护理
  • 简介:目的:针对剖宫产术后必须了解的护理的方法、要点以及所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这一年以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16例,对剖宫产术后进行临床护理方法的总结性研究。结果:本组观察研究216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没有发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各项护理进行加强,至关重要的是有效的防止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利于产妇顺利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我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医院及护理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如:床旁工作手册的建立和使用、APN排班模式、天使护航卡的使用、护士移动武工作站、流程管理等。其中床旁护理服务执行单的有效应用,在优质护理工作申发挥了重要作用。向病人公开了护理服务的具体工作,既保证了基础护理的有效落实,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床旁护理服务执行单 应用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