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一些麻醉新技术,新业务也不断开展起来.麻醉护士作为麻醉医生的助手,在麻醉新业务开展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密切配合麻醉医生较高质量完成麻醉工作。在为病人麻醉服务上做了大量幕后工作,间接推动了麻醉的发展。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进展
  • 简介:总结1例全身多处痛风结节破溃患者的护理。护理中做好心理疏导和关节皮肤的护理,及时对破溃的痛风结节进行清创换药,韵定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做好痛风相关疾病的护理以及相关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破溃的痛风结节愈合良好。对于痛风结节破溃的患者,及时清创换药、合理的嘌呤饮食是控制疾病的关键。

  • 标签: 大面积 痛风结节 破溃 护理
  • 简介:1969年Mashell等[1]将性早熟定义为"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初潮".但关于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目前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近年来女孩第二性征的发育时间提前,但月经初潮的时间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女孩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间因种族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Dattani等[2]调查表明,亚洲、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区血统的女孩,其第二性征的发育较白人女孩早.美国进行的一项对17000余名女孩的调查表明,白人女孩有约15%左右在8岁前有第二性症的发育,而黑人女孩此比率高达48%,但二者的月经初潮时间无明显差异,因此,美国guidelines建议将乳房和阴毛发育的最低年龄规定为白人女孩7岁,黑人女孩6岁[3].我国目前仍沿用Tanner的标准,即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定义为性早熟.

  • 标签: 乳房发育 阴毛发育 性早熟 第二性症 雌激素类似物
  • 简介: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属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且局限于导管的基膜内,未侵犯间质,临床发病率约占乳腺癌的10%左右。

  • 标签: 乳腺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 简介:就其病者手术来说,手术和麻醉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而术中麻醉用药种类趋多,由此对于此状态下麻醉药的群体药代、药效学变化势必变得更加复杂。

  • 标签: 血液 麻醉药物
  • 简介:多年来,癌症晚期患者,当发生疼痛时,医生一般习惯用哌替定给患者止痛,虽然有效,但成瘾快,止痛时间短,副作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癌症患者希望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国家放开对麻醉药品的供应,简化患者开药手续,方便患者用药,提倡医生尽量使用安全、副作用少、更方便的麻醉药品,提倡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要求严格遵守“三级止痛”原则,多年来我院癌症专科医生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使患者生命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 标签: 癌症患者 麻醉药品 生命质量 应用 止痛时间 专科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简称GMs)的不安运动对新生儿脑病神经发育结局的早期预测。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江西省儿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随访,在GMs不安运动阶段(足月后9~22周)至少记录了一次GMs的新生儿脑病患儿为对象,随访至半岁以上采用婴幼儿发育量表或神经系统检查等评估神经发育结局。结果:GMs的不安运动评估结果正常者组的预后正常率明显高于评估结果异常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MS评估中的不安运动能够早期预测新生儿脑病患儿的神经发育结局。

  • 标签: 新生儿脑病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不安运动
  • 简介:首次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中约5%~10%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虽然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无瘤生存、总生存率、肿瘤局部控制率与传统的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相似,但其能够缩小肿瘤,可使更多患者接受保乳手术。组织病理学反应可作为评价新辅助化疗反应的标准。组织病理学反应标准是基于残留肿瘤和肿瘤组织内退缩变化的范围而制定。获得完全病理缓解或最小残留病灶的患者较无反应患者的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高。

  • 标签: 局部进展期 乳腺癌 FDGPET 全身治疗 ^18F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40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起效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102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患者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采用小剂量局麻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可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为使晚期癌痛患者达到最佳镇痛目的,同时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又不能发生意外。方法:患者符合宁养服务各项要求,宁养院按“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无创镇痛。结果:患者、家属按要求配合药品管理,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大剂量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未带来社会问题。

  • 标签: 家居护理 麻醉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产科各项技术也随之提高,平产分娩中会阴侧切术极为普遍。但会阴缝合疼痛直接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因此找到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效果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院采用1%利多卡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效果满意。

  • 标签: 利多卡因 麻醉方法 会阴侧切缝合术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应用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0例)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包括阻滞有效时间、全程麻药用量、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快、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麻药用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1min和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

  • 标签: 利多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2010年一月至十二月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共计555张。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大的为吗啡缓释片。结论:门诊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 用药分析 DDD D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