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负压引流术与外固定架相结合对合并患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外固定架 严重软组织损伤 小腿骨折
  • 简介:目的:对密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下肢开放性创伤治疗护理的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下肢开放性创伤行VSD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6例行VSD术治疗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细心地观察与护理是创面引流顺利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闭式负压引流 开放性创伤 护理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以“产后发现外阴肿物9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孕2产2,剖宫产术后42d,产检时发现外阴肿块,约蚕豆大小,无发热,无疼痛,肿块持续增大,增大到10cm左右,1个月前自行破裂,流出清水样液体,之后囊肿明显变小。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一),腹部平软,下腹部可见一横行的陈旧性剖宫产瘢痕,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

  • 标签: 乳腺组织 外阴 腹股沟淋巴结 剖宫产术后 剖宫产瘢痕 下腹部
  • 简介: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依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进行分组,正常组患者60例,为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窒息组患者60例,均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结果:窒息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比例、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水平、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心肌损伤患儿均进行对应的临床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对预防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伤 血清心肌酶谱
  • 简介: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我院服务人群重度黄疸对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情况。方法:应用丹麦MadsenAccscreen全功能听力筛查仪对2009年1月到12月100例重度黄疸新生儿(黄疸组)及10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对于未通过者,出生42天复查,同时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AABR)。结果:黄疸组通过率为74.5%,对照组通过率为9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42天复查时有9例重度黄疸新生儿双耳未通过TEOAE检查,甚至3个月时仍未通过,且听力损失主要分布在600hz以上。结论:TEOAE检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之一。深圳地区我院服务人群,重度黄疸可以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听力丧失以高频区域为主。

  • 标签: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新生儿黄疸 听力损失
  • 简介:交感神经过度反射AHR是高位脊髓损伤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认为AHR是由于高位(T_6以上)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植物神经系统内部调节平衡障碍所致。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支配区受到刺激,可发生交感神经过度反射,主要表现:血压急剧升高,脉搏变慢、头痛、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出汗、鸡皮疹、神经功能正常部位皮肤潮红等症状。但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射发作时症状繁多,又缺乏特异性,给护理观察带来一定困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甚至死亡。结合本组病人的护理,我们的体会是,正确认识AHR,消除易引起AHR各种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治疗AHR,消除易引起AHR各种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治疗AHR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髓损伤 交感神经过度反射 护理
  • 简介:导尿术后尿道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但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也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现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后尿道损伤 导尿术 骨科手术 预防 患者 原因分
  • 简介:1病例报道初产妇,22岁。因孕足月腹胀痛伴见红1d于2009年11月5日10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日,预产期2009年11月8日,早孕反应轻,整个孕期无头晕、心悸等不适,不定期孕检均未显示异常。孕足月腹痛伴见红1d,无阴道排液。既往体健,无手术及药敏史。查体:T36.7℃,P80次/min,R19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情况:骨盆各径线测量均无异常,耻骨弓偏低,宫高32cm,腹围102cm,头先露,固定,宫口开0.5cm。化验结果:血、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及血糖均无异常。B超检查结果提示:BP8.6cm,HC31cm,FL6.9cm,AC35.2cm。入院诊断:G1P0,孕39+4周,单胎、活胎,左枕前位,先兆临产。入院后经8h试产,宫口开全1h后拨露,当胎头娩出后发生肩难产,助产者推压宫底,接产者暴力向外牵拉胎头,胎儿娩出,新生儿1min阿普加评分6分,5min评分10分,但右上肢肌张力差,未见活动,体重3600g。产后第3d产妇出院时新生儿右上肢垂臂,考虑为臂丛神经损伤。出院后新生儿先后到北京、上海经2次手术才基本康复。

  • 标签: 肩难产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避孕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广大妇女易于接受的避孕方式,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1]。但可能因多种原因致放置的IUD穿透子宫而到达子宫以外,即IUD异位[2]。IUD穿透子宫肌层是IUD异位的第一次损伤,如果IUD异位后长期未取出可能进一步移位,损伤其他脏器导致严重后果,称IUD异位的二次损伤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IUD异位 二次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regulatedindevelopmentandDNAdamageresponses1,REDD1)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早孕绒毛组织(6~10周)、中孕(24~28周)及足月晚孕(38~39周)胎盘组织各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Westernblot杂交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REDD1mRNA及蛋白在不同孕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DD1蛋白表达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随着孕周增加,REDD1在mRNA及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REDD1可能早期参与了滋养细胞侵袭的过程。

  • 标签: REDD1 胎盘 mRNA 蛋白
  • 简介:剖宫产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理难产、急危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抢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然而由于原手术瘢痕的存在,盆腹腔粘连的形成,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多,手术风险增大。在护理上,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在严密执行医生医嘱的同时,选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我院于2009年10月收住一位二次剖宫产待产的孕妇,

  • 标签: 护理方法 剖宫产术 膀胱损伤 子宫下段 妊娠并发症 妊娠合并症
  • 简介: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Bl(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TGF—B1)和Smad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IA2-ⅡA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carcinomaofthecervix,s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Smad4在35例CIN、50例SCC、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肿瘤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GF—β1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增加,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p1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Smad4蛋白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SCC组织中表达强度渐减弱,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mad4在SCC中的表达强度与SCC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TGF—p1和Smad4在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Smad4蛋白可能在SCC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们的表达与SCC病理分级有关,有望作为判断SCC恶性程度的指标。

  • 标签: TGF—β1 SMAD 4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hhOrganization,WHO)肿瘤组织学和遗传学分类系列——《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第4版)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相较2003年出版的《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第3版)怛J,新版将乳腺肿瘤单独归为一本,不再与女性生殖道肿瘤合本,内容更为丰富。本文就新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WHO乳腺肿瘤 组织学分类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女性生殖道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肿瘤组织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观察以及对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探讨VEGF与上皮性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对79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包括21例卵巢良性囊腺瘤,12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VEGF水平和术后组织标本中VEG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上皮性卵巢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78.2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41.67%)和良性囊腺瘤(33.33%)(P<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晚期癌(Ⅲ、Ⅳ期)的VEGF阳性表达率(92.00%)显著高于早期癌(Ⅰ、Ⅱ期)(61.90%)(P<0.01),且强阳性表达率(52.00%)也显著高于早期癌(14.29%)(P<0.05);有腹水组VEGF阳性表达率(87.50%)显著高于无腹水组(57.14%)(P<0.05);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良性囊腺瘤患者和交界性肿瘤患者(P<0.01),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1),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明显腹水者比无腹水者高(P<0.01).结论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增加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升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度及腹水形成有关.

  • 标签: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染色体端粒酶(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6例宫颈石蜡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18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或鳞状上皮化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m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Ⅰ组30例;CINⅠ-Ⅱ组28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35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初治15例(鳞癌11例,腺鳞癌3例,腺癌1例),治疗后复发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上述标本的hTERC基因表达情况,并与宫颈癌其他筛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CINⅠ、CINⅠ-Ⅱ、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5.6%、10.0%、32.1%、65.7%、88.6%及95.0%。对照组和CINⅠ组hTERC基因扩增率均显著低于CINⅠ-Ⅱ、Ⅱ、Ⅲ级和宫颈癌组(均P〈0.05);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递增而逐渐增加(χ2=12.270,P〈0.05)。(2)宫颈组织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1%、79.3%、80.4%、85.9%、73.0%、3.92、0.24及0.60。结论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检测对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 简介:<正>本文于2012年6月发表在《AmJObstetGynecol》杂志上,作者研究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间经选择性激光凝固吻合血管术(selectivelaserphotocoagulationofcommunicatingvessels,SLPCV)治疗TTTS的26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分娩后应用新生儿脑显象技术检测新生儿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262例激光治疗后的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中有427例胎儿可存活至生后30天。根据出生孕周可分为:①<32周,常规行头颅B超或其他脑显象检查的例新生儿;周,有临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新生儿脑损伤 高危因素 激光治疗 吻合血管 激光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