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一些麻醉新技术,新业务也不断开展起来.麻醉护士作为麻醉医生的助手,在麻醉新业务开展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密切配合麻醉医生较高质量完成麻醉工作。在为病人麻醉服务上做了大量幕后工作,间接推动了麻醉的发展。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进展
  • 简介:就其病者手术来说,手术和麻醉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内环境和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而术中麻醉用药种类趋多,由此对于此状态下麻醉药的群体药代、药效学变化势必变得更加复杂。

  • 标签: 血液 麻醉药物
  • 简介:多年来,癌症晚期患者,当发生疼痛时,医生一般习惯用哌替定给患者止痛,虽然有效,但成瘾快,止痛时间短,副作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生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癌症患者希望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国家放开对麻醉药品的供应,简化患者开药手续,方便患者用药,提倡医生尽量使用安全、副作用少、更方便的麻醉药品,提倡合理使用麻醉药品,要求严格遵守“三级止痛”原则,多年来我院癌症专科医生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使患者生命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 标签: 癌症患者 麻醉药品 生命质量 应用 止痛时间 专科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40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起效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是目前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102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患者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采用小剂量局麻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可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为使晚期癌痛患者达到最佳镇痛目的,同时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又不能发生意外。方法:患者符合宁养服务各项要求,宁养院按“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无创镇痛。结果:患者、家属按要求配合药品管理,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大剂量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未带来社会问题。

  • 标签: 家居护理 麻醉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产科各项技术也随之提高,平产分娩中会阴侧切术极为普遍。但会阴缝合疼痛直接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因此找到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提高麻醉效果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我院采用1%利多卡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效果满意。

  • 标签: 利多卡因 麻醉方法 会阴侧切缝合术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应用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0例)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包括阻滞有效时间、全程麻药用量、疼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消失快、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麻药用量少,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1min和5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比单纯使用利多卡因更安全、有效。

  • 标签: 利多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乳房发育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诊治和收住院的268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l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综合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y。检验。结果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240例,病理性男性乳房发育28例。后者根据其病因又分为:药物性男性乳房发育12例;肿瘤性男性乳房发育11例,其中肺癌4例,胃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睾丸肿瘤2例,肾癌1例;其他5例,其中Klinefelter's综合征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机能低下各1例,尿毒症1例。随访结果:单纯临床观察组乳房发育完全消退率72.73%(56/77);药物治疗组的完全消退率达77.34%(99/128),疼痛缓解率达85.16%(109/128),其中他莫西芬组和乳癖散结胶囊组的完全消退率相似(x^2=0.289,P=0.591),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亦相似,分别为84.12%(53/63)和86.15%(56/65)。结论多数男性乳房发育属生理性,可予以临床观察,中药(乳癖散结胶囊)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乳房疼痛或触痛等症状,还可提高其完全消退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男子乳腺发育 病因 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文先生剪指甲不小心剪伤了手指,因为伤口很小"-5时没注意消毒。没想到几天后,他的指甲旁的甲肉就发起了炎,又肿又流脓。他想着工作忙,懒得看医生,随便买点药搽。没想到伤口不但没好,过了一段时间还长出颗绿豆大小的肉粒来,动不动就出血。经检查,医生诊断为“化脓性肉芽肿”。

  • 标签: 小伤口 大麻 化脓性肉芽肿 指甲 医生
  • 简介: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的监护手段,能够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heartrate,FHR)的动态变化,也可以了解胎心率与胎动或者宫缩之间的关系,从而评判胎儿宫内状况。EFM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实时,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仍存在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的判定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等诸多弊病。本文旨在介绍各国有关EFM的指南,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胎监结果的判读及处理

  • 标签: 胎儿 电子监护 指南
  • 简介:胎动减少主要靠孕妇主观感知,临床医生应视其为高危妊娠,探究是否有胎母输血、脐带扭转过度、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等,对胎动减少可能引起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尽评估,改善妇女及其婴儿的围产结局,降低死胎率。

  • 标签: 胎动 胎母输血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 脐带过度扭转 死胎
  • 简介:在剖宫产手术中,因胎儿过大,先露过高,或先露已入骨盆,腹壁肥厚,麻醉效果差等原因,致使先露娩出困难。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临床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剖宫产 先露高浮 先露入盆 娩头困难
  • 简介:产时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目标是减少产时胎儿窒息的发生,防止中度和重度胎儿窒息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产时胎心减速的类型包括: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可变减速及延长减速。正确判断和识别产时胎心减速的类型和临床意义,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对减少新生儿抽搐、窒息、脑瘫或产时胎儿死亡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又可减少过度的干预。

  • 标签: 产时胎儿电子监护 胎心减速 产时处理
  • 简介:一、ASCUS的概念1988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在马利兰的Bethesda举行会议,提出了TBS(theBethesdasystem)分类法,从而出现了ASCUS(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概念[1].1991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再次开会评价了TBS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完整的诊断标准和标本质量描述法,并强调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CIN(cervicalintraepithelia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中的重要性[2].

  • 标签: 临床意义处理 宫颈细胞学 细胞学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影像科急诊的处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56例急诊病人医学影像科的处理实施方法为探对象,总结分析最佳措施。结果:56例急诊患者在影像科得到妥善处理,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影像报告出单时间快、准确、清晰。结论:建立科室风险防范条例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有效的处理好各个环节,快速、合理、准确的出具影像报告,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查信息,利于患者急救临床治疗

  • 标签: 影像科 急诊处理 的床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诊2010年一月至十二月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共计555张。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大的为吗啡缓释片。结论:门诊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 用药分析 DDD DUI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乳房切除术后放疗并不会提高生存率,因此乳房切除术后进行放疗的数量也随之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并且保乳手术效果得到了实践证实,使得整形外科医生开始进行即时乳房重建代替以前的延迟乳房重建。在此趋势中发展了即时自体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既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也不增加手术次数和并发症。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机试验的结果证实术后放疗能提高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乳房重建 乳腺癌患者 术后放疗 自体游离皮瓣 保乳手术 腋窝淋巴结
  • 简介:生育年龄推迟已经是全球趋势,尤其在我国全面推行二孩政策的今天,高龄妇女生育难问题越来越凸显。与其他器官相比,卵巢几乎是受年龄影响最早出现老化的器官之一。

  • 标签: 生长激素 预处理 高龄妇女 卵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