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辽宁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拥有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一毒热证研究室,三级重点实验室一病毒实验室,是融科研、教学、临床为一体综合科室,现有门诊、急诊、咳喘中心、专家诊、病房、教研室、研究室、病毒室、脑瘫康复中心及综合治疗室。

  • 标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 辽宁 病毒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
  • 简介:夜醒是指儿童不能持续地整夜睡眠,在夜间睡眠时常常醒来,为儿童时期常见睡眠问题。小儿频繁夜醒,父母每晚要消耗大量精力设法使之重新人睡而成为家长烦恼,小儿身体状况亦会受到明显影响。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小儿睡眠问题研究颇多,一般采用心理安慰、行为矫正、环境调整及药物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服用镇静催眠和调节脑神经药物,但其大多数都不是专为儿童研制,且绝大多数家长不愿儿童接受药物治疗。

  • 标签: 小儿 临床观察 推拿治疗 儿童时期 药物治疗 中医
  • 简介:生活实例沙沙今年2岁了,个子很高,非常聪明,就是体质有点虚弱。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别人脸刚刚发红,他已经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尤其在刚刚八睡时,满头汗把枕头都浸湿了。

  • 标签: 中医调理 妙法 体虚
  • 简介:讨论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提倡互动教学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工具相接合,以求达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趣味性强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教学 教材 模型 教育
  • 简介:手足口病是以EV71病毒及萨奇病毒A16型为主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属自限性疾病。但近年来,急危重症患儿逐渐增多。多省市大面积流行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医在治疗手足口病及急危重症中有着明显优势。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来阐述手足口病流行及发病病机,根据病因病机提出重症分期辨治。经近年来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在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并发症病情及预后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 标签: 手足口病/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 传染病 五运六气
  • 简介:多动症是儿童常见一种行为障碍。以情绪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自控动作表现过多为特征。中医学理论认为患儿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阴阳失调。常见于早产儿、有热性惊厥史、营养不良,也可见于家长过于溺爱等诱因,患儿以男孩居多。尽管成人后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但因影响学习成绩,而使家长们深感忧虑。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其病机关键为风、痰、火、热。从中医辨证角度将本病分为脾虚肝旺、心肝火旺、肝阳上亢、痰火扰神四型。中医治疗方法配合心理辅导是可以治愈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风盛 痰盛 火盛 热盛 中医病机
  • 简介:矮小症是儿科一种发育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病归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病因主要责之于脾肾,旁责心肝。在防治矮小症方面,无论中西医都基本达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识。同时有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辨证论治对于矮小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但尚存在中医研究范围相对局限、临床经验尚未形成规范辨证论治体系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矮小症 中医药研究 文献计量学 儿童
  • 简介:目的 以胶原蛋白(CN)作为底物,探讨内生肿瘤神经节苷脂(GS)对神经母细胞LA-N5细胞株粘附功能影响。方法 用葡萄糖苷神经酰氨合成酶抑制剂(D-PDMP)抑制LA-N5细胞株GS合成,观察该细胞对包被CN粘附作用变化。结果 暴露D-PDMP6d后,细胞GS几乎完全清除,但细胞活力、增殖率及凋亡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暴露D-PDMP细胞,其粘附能力仅为对照组35%:OD570分别为0.07±0.01和0.21±0.03(P<0.01)。用培养对照组LA-N5细胞收集条件培养液(其中有细胞脱落GS)和纯化肿瘤GSGD2预处理已暴露D-PDMPLA-N5细胞,可恢复该细胞粘附表型,较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 内生肿瘤GS调节肿瘤细胞对CN粘附作用,提示GS在肿瘤细胞迁移,侵入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神经母细胞瘤 胶原蛋白 粘附作用
  • 简介: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国内中医(含中西医结合)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4-01—01/2008—05—31,获得国内有关小儿脑瘫相关文献;对15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677篇tJ,JL脑瘫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文献进行文献数量、地区分布、研究方向、期刊分布计量学研究。结果小儿脑瘫中医现代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河南、广东、江苏、湖南、上海、山东、辽宁、福建、北京、湖北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以中医传统针刺、推拿按摩、针灸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为研究方向,但对早期干预及其他辅助治疗手段研究仍需加强;文献集中发表康复、针灸、神经疾病及中西医结合杂志。结论小儿脑瘫国内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热点研究地区及重点研究方向,但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脑性瘫痪 文献计量学 医学 中国传统 儿童
  • 简介:目的对中医综合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272例脑瘫患儿采用针刺(头、体针结合)、艾灸、穴位注射、中药洗浴、推拿按摩及中药口服等综合治法。结果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特别对年龄较小、肌张力低下型患儿疗效显著。结论脑瘫贵在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干预,中医针灸及穴位注射等治疗手段针对肌张力低下型患儿疗效明显。

  • 标签: 脑性瘫痪/中医药疗法 针刺手法 针灸治疗学 穴位注射 推拿手法 中药外用法
  • 简介: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中医证治特点。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儿7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d,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积分评定,记录咳喘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喘、止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能更好改善咳喘等临床症状。

  • 标签: 支气管炎 哮喘 医学 中国传统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 阳虚痰阻
  • 简介:探讨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师承教育模式运用于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弥补院校教育不足,以提高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水平。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师承教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性紫癜效果。方法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病程均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儿童过敏性紫癜中临床效果确定,值得运用和发展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护理 中医护理学 儿童
  • 简介:目的通过对武汉市0-6岁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初步得出各年龄段中医体质分类,为健康儿童中医保健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将0-6岁健康儿童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350份有效问卷,其中平和质总体分布为65%(228/350),偏颇质为35%(122/350)。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组平和质占比逐渐减小(84%-52%),偏颇质比例逐渐增加(16%-48%),其中兼夹体质由0%增至30%;各年龄组体质分布各有其不同特点,肺不足体质中,兼夹特禀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即肺不足质易兼特禀质.初中及以下学历父母其子女出现偏颇质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0?6岁儿童中医偏颇体质分布随年龄增长比例逐渐增大且复杂;各年龄组偏颇体质分布各有特点,说明划分成4个年龄段有其现实意义,并提示在体质干预中对不同年龄组应有所侧重,在疾病治疗中也需注意不同年龄段体质特点,进行“辨体施治”,以提高中医疗效.

  • 标签: 体质 中医 调查 辨体施治 儿童
  • 简介: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是医学信息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AC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放射科信息系统RIS(RodiologyInformationSystem)共同组成医院完整信息化管理.

  • 标签: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本文以学术发展为脉络、以学科史料为基础,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小儿脾胃学说演进与发展过程,包括起源、奠基、成熟、发展4个部分,着重论述小儿脾胃学说起源、流派及争鸣。目的在于使小儿脾胃学说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试图在中医儿科领域中,较全面地构建小儿脾胃学说理论框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 标签: 中医儿科学 脾胃学说 源流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肺炎常见病原流行情况以及儿童肺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同时探讨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肺炎疗效。方法按照最佳临床试验原则开展规范化临床试验研究,通过840例儿童肺炎ROT研究,对患儿血清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ELISA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病毒抗体。跟踪观察患儿在入院当天(基线点)、用药后第3、5、7和10天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证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和不同地域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做总体疗效、证候疗效及临床各单证改善情况对比。结果共测得病毒感染阳性病例303例,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阳性率最高,〈3岁组病毒阳性率最高,东北、成都地区在不同季节病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广州地区在不同季节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在中医证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肺炎初期以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为主;中期是由实证向虚证转移关键时期;肺炎初期,南方与北方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后期,南方与北方肺炎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明显提高儿童肺炎总体疗效及证候疗效,对临床各单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支原体肺炎在3~7岁儿童中患病率最高,病毒性肺炎患病率在1~3岁儿童最高;病毒阳性检出率南方略高于北方。儿童肺炎中医证候在不同观察点、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演变规律。同时证明,本研究采用中西医内、外综合治疗法可缩短儿童肺炎疗程,是治疗儿童肺炎合理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儿童 肺炎 病原学 证候 疗效评价
  • 简介:金星明教授欢迎MarkD.Simms教授来中国上海参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DevelopmentalandBehavioralPediatrics,DBP)学组成立大会。

  • 标签: 儿科学 行为 发育 中国 PEDIATRICS 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