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无神经节细胞大鼠模型,为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提供可用动物模型。方法取新生1周龄乳鼠16窝,每窝随机取4只肛门灌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4只肛门灌注1%苯扎氯铵(BAC)作为实验组,灌注后2、4、6、8周观察两组灌注后表现(饮食、活动、腹部及排便等情况)以及直肠形态;HE染色、HuD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肠神经节形态,并计算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节数量;qRT—PCR检测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情况。结果灌注后2、4周,两组大鼠无明显异常,6周后实验组出现轻微腹胀,排便减少,至8周时腹胀明显,不排大便,伴精神萎靡,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2周、4周时两组直肠形态无异常,6周时实验组出现轻度狭窄,8周时明显狭窄,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HE染色:术后2、4周两组直肠神经节细胞大小、形状以及数量上无明显异常(P〉0.05),6周时两组神经节细胞数量中位数分别为3.0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01),至8周时实验组未见肌问神经节细胞,对照组无变化。免疫荧光染色:HuD两组大鼠肠肌问神经节均有表达,2、4周两组无明显区别;6周时,实验组神经节细胞较对照组体积小、形态异常,至8周时,实验组已无荧光表达,对照组无改变。qRT—PCR:2、4周时两组GDNFmRNA、nNOSmRNA均无明显差异(P〉0.05),6、8周时实验组GDNFmRNA比对照组明显降低(0.06±0.03vs1.05±0.32;0.39±0.24vs1.02±0.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8周时GDNFmRNA表达量较6周时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6、8周时实验组nNOSmRNA比对照明显降低(0.54±0.33vs1.14±0.50;0.40±0.24vs1�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动物模型 大鼠 苯扎铵化合物
  • 简介:肺隔离症(Bronchopulmonarysequestration,BPS)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畸形,属于先天性前肠发育畸形范畴,其定义是由一条或多条来源于体循环动脉供血且隔离于正常气管支气管树之外异常肺组织。目前尚无BPS发病率的确切统计学数据,约为0.15%~1.8%;是仅次于先天性肺囊腺瘤(congenitalcysticadenomatoidmalformation,CCAM)常见先天性肺畸形。

  • 标签: 肺隔离症 婴幼儿 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肺囊腺瘤 治疗 支气管树
  • 简介:目的检测脓毒症患儿血浆生吗啡浓度,探讨生吗啡对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死亡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预测价值。方法符合诊断标准脓毒症患儿(n=31),根据是否伴有休克分为脓毒症非休克组(n=19)和休克组(n=12);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n=22)和死亡组(n=9);根据是否伴有MODS分为非MODS组(n=13)和MODS组(n=18)。另设普通感染患儿(n=16)和行健康体检儿童(n=31)作为对照。用高效液相质谱串联法检测各组血浆生吗啡浓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生吗啡对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死亡及MODS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未检测到生吗啡,普通感染组仅3例患儿血浆检测到生吗啡;脓毒症患儿血浆检测到生吗啡。休克组患儿血浆生吗啡浓度高于非休克组(P〈0.05);死亡患儿血浆生吗啡浓度高于存活患儿(P〈0.05);MODS患儿血浆生吗啡浓度高于非MODS患儿(P〈0.05)。ROC结果显示生吗啡对脓毒症患儿休克、死亡和MODS均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浆生吗啡浓度明显升高,其对脓毒症患儿休克、死亡、MODS风险发生有较好预测价值。

  • 标签: 内生吗啡 脓毒症 预后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估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应用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可行、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74例(79髋)儿童Perthes病患儿,按Catterall分型:Ⅲ型59髋,Ⅳ型20髋,采用PolLeCoeur骨盆三联截骨联合可吸收棒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至7年9个月(平均46个月),根据Mckay标准,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1例(53髋),良15例(17髋),可8例(9髋),优良率为88.61%。术后随访X线片显示骨盆截骨植骨处固定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及骨吸收病例发生。患髋髋臼覆盖率由术前75.06%平均值增加至术后9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P〈0.001);术前患髋骺高比平均为65.49%,术后平均为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P〈0.001);CE角由术前平均16.22°增加至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1);而Sharp角则由术前41.46°降至术后2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4,P〈0.001)。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或金属螺钉应用于儿童Perthes病三联截骨术髂骨截骨处固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 标签: Peflhes病 三联截骨 内固定 可吸收棒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6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7.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0.40)mL,开胸手术组(4.47±0.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肺部超声新生儿肺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诉,并在入院24h完善床旁肺部超声49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对49例患儿临床资料、肺部超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床旁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肺炎进行诊断价值评价。结果49例患儿,根据新生儿肺炎诊断金标准,44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根据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诊断标准,38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肺部超声在有呼吸道症状新生儿诊断新生儿肺炎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5%。44例金标准诊断新生儿肺炎患儿,肺部超声声像图显示,44例(100%)出现B线,表现为异常胸膜线比例达75%,部分患儿出现斑片/局限性弱回声区(36%)或肺泡间质综合征(27%)、支气管充气征(20%)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作为新临床诊断技术,对新生儿肺炎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新生儿肺炎诊断工具。

  • 标签: 床旁肺部超声 肺炎 诊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描述并分析神经源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尿路尿动力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神经源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bladder-sphincterdysfunction,NBSD)及原发性遗尿症患儿(primarynocturnalenuresis,PNE)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患儿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充盈期逼尿肌压、尿道功能长度(functionalurethrallength,FUL)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urethralclosurepressure,MUCP)四项指标的差异。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NBSD和PNE各纳入200例,分别为NBSD组和PNE组。NBSD组患儿,逼尿肌反射亢进占69.0%,MUCP降低占91.0%,充盈期逼尿肌压升高占65.5%;PNE组,逼尿肌不稳定、充盈期逼尿肌压升高者分别占45.0%、43.5%,MUCP降低者占37.5%,两组间各项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BSD组患儿充盈期逼尿肌压、FUL及MUCP均值依次为(35.52±4.38)cmH2O、(1.73±0.13)cm、(42.84±4.54)cmH2O;PNE组患儿充盈期逼尿肌压、FUL及MUCP均值依次为(17.32±2.42)cmH2O、(3.16±0.17)cm、(83.10±6.99)cmH2O;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遗尿症患儿相比,神经源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儿尿路尿动力学表现异常率偏高,这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了一定指导与方向。

  • 标签: 膀胱 神经源性 膀胱疾病 尿动力学 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TOPK/PBK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增生患儿淋巴结表达差异。方法以80例恶性淋巴瘤、20例淋巴结反应增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淋巴结组织TOPK/PBK表达,对比分析TOPK/PBK表达情况。结果恶性淋巴瘤患儿TOPK/PBK阳性率高于淋巴结反应增生患儿(P〈0.05);TOPK/PBK阳性率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TOPK/PBK阳性率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高,但成熟B细胞淋巴瘤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TOPK/PBK儿童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NHL病理类型有关。

  • 标签: TOPK/PBK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包皮手术干燥闭塞龟头炎(Balanitisxeroticaobliterans,BXO)发病情况。方法收集自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行包皮手术(瘢痕包茎、包茎、包皮过长、隐匿阴茎)且包皮送病理检查患儿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结果本研究BXO年龄分布集中4~8岁。221例送病理检查患儿,有35例显示包皮BXO变,其中60%来自于临床诊断瘢痕包茎患儿;瘢痕包茎BXO阳性率为61.8%(21/34),远高于临床诊断为包茎(11.1%;8/72)、隐匿阴茎(6%;5/83)及包皮过长者(5.9%;1/17)。结论瘢痕包茎患儿BXO阳性率较高,该疾病患儿包皮建议常规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有利于后期指导治疗。

  • 标签: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 瘢痕 发病率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生物反馈治疗临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205例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OAB患儿临床资料,对治疗有效组195例和无效组10例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包括患儿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合并尿失禁情况等。结果有效组平均年龄(7.3±1.4)岁,无效组平均年龄(7.1±1.9)岁。有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9.0±3.2)mA,无效组电刺激电流最大值(17.7±3.8)mA。有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135例,0.5~1次/天者135例,〈0.5次/天者4例;无效组治疗频率为1~2次/天者无一例,0.5~1次/天者3例,〈0.5次/天者7例。有效组使用药物及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15例、51例;无效组使用药物及伴有尿失禁患儿分别为1例、2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治疗频率、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治疗效果重要因素(P〈0.01),而年龄、性别、电刺激电流最大值、合并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频率[比值比OddsRatio(OR)=0.016,P〈0.01]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OR=0.029,P〈0.05)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治疗频率和联合药物奥昔布宁是影响OAB儿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效独立相关因素,通过相对增加治疗频率及联合使用奥昔布宁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LOGISTIC模型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当天采集痰液等分泌物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芯片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比较芯片法与痰培养和血清学方法检出率。结果研究期间应用恒温扩增芯片法共检测23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检出182例(79.1%)病原阳性。单一病原感染77例(33.5%),混合感染105例(45.6%)。芯片法检出主要病原菌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3.8%)、流感嗜血杆菌(27.8%)和肺炎链球菌(22.6%),芯片法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两种方法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芯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13种病原体,且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

  • 标签: 环介导恒温扩增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儿童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儿童闭合胰腺损伤诊疗思路。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42例闭合胰腺损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1.6~14岁,低级别胰腺损伤(Ⅰ级、Ⅱ级)25例,高级别胰腺损伤(Ⅲ级、Ⅳ级、Ⅴ级)17例。低级别胰腺损伤患儿,1例死于多发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2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高级别胰腺损伤患儿,1例死于合并肝挫裂伤和腔静脉撕裂所致失血性休克后DIC;1例急诊行胰头端胰腺结扎+胰体尾部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出现假性胰腺囊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15例早期给予保守治疗,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患儿选取合适引流手术,效果良好。结论(1)儿童闭合胰腺损伤发病率低,症状隐匿,不合并其它组织脏器损伤单纯胰腺损伤往往损伤级别较高,更容易延误诊治,腹部超声是良好筛查手段;(2)单纯胰腺损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早期保守治疗,后期针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患儿,个性化选择合适引流手术是安全和有效

  • 标签: 胰腺/损伤 假性胰腺囊肿 囊肿引流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单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封堵术可行、安全和有效。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单纯TEE引导经皮封堵ASD患儿118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年龄13~180个月,平均(68.39±39.12)个月,体重10~77蝇,平均(21.14±11.34)kg。术采用TEE引导并监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过程。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rrrE)检查,评估封堵效果。结果TEE引导经皮成功封堵单孔型继发孔ASD118例。继发孔ASD大小3—24mm,平均(9.52±4.12)mm,封堵器大小6~32mnl,平均(14.19±4.60)mm。118例顺利完成封堵术,术后即刻TEE检查及术后3~6个月TTE随访,均未见封堵器移位、瓣膜损伤、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损害等并发症。结论TEE引导经皮封堵儿童ASD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设备投入少,易于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rs2228570及TMPRSS6rs855791基因多态与儿童牛奶蛋白过敏(CMPA)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00例CMPA儿童及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VDR基因FokIrs2228570和TMPRSS6rs855791单核苷酸多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CMPA发生危险因素。结果CMPA组与对照组TMPRSS6rs855791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MPA组TT基因型占优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s855791TT基因型儿童发生CMPA风险增加(OR=3.473,P=0.011)。而VDR基因FokIrs2228570基因型分布两组儿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6)。结论TMPRSS6rs855791多态与儿童CMPA发生有关联,TT基因型可能为儿童CMPA易感基因型,而VDR基因FokIrs2228570多态与儿童CMPA无关联。

  • 标签: 牛奶蛋白过敏 FokI rs2228570 TMPRSS6 rs855791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肠梗阻外科干预指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10例经手术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动力肠梗阻病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经正规内科治疗(治疗时间17~36d)无效而行剖腹探查术,术未发现肠道畸形,行末端回肠造瘘术以及肠活检术。待患儿体重≥5kg时,行二次手术关闭造瘘。收集同时期10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成功肠动力不足、喂养不耐受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通过各项指标(呕吐次数、胃潴留次数、暂禁食或减少奶量与喂奶次数等)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患儿肠动力障碍严重程度差异。结果手术组患儿肠动力障碍较对照组更严重,内科治疗无效。手术组10例患儿9例存活,1例死亡。存活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二期手术关闭造瘘后,7例排便正常,2例有轻度便秘。两次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患儿肠神经节细胞有逐渐发育成熟过程。结论对于患有动力肠梗阻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内科正规治疗3周仍然无效者,应及时行末端回肠造瘘术。待患儿体重≥5kg时可择期行关闭造瘘术,关造瘘前应充分评估远端肠管是否通畅以及肠神经节细胞发育情况。

  • 标签: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肠梗阻 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VKORC1基因多态对川崎病(KD)患儿华法林稳定剂量影响。方法对临床诊断KD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口服稳定剂量华法林≥2个月,同时期INR稳定在2.0~2.5≥2个月患儿在华法林使用前或后行CYP2C9*2(rs1799853)、CYP2C9*3(rs1057910)和VKORC1(rs9923231)基因多态检测,评估VKORC1基因多态调整华法林剂量时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相关。评估KD患儿华法林稳定剂量主要影响因素,随访观察应用华法林后出现不良反应。结果42例进入本文分析,其中男35例,女7例,年龄为0.5~6.7岁,稳定华法林剂量为(1.47±0.45)mg·d-1,经体重矫正后稳定华法林剂量为(0.11±0.033)mg·kg-1·d-1。VKORC1CT型6例、TT型36例,经体重矫正后华法林稳定剂量分别为(0.16±0.043)、(0.10±0.021)mg·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基因之后用药比检测之前用药达稳态时间缩短(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经体重矫正华法林稳态剂量(mg·kg-1·d-1)=0.039+0.061×VKORC1rs9923231基因型(1ifTT,2ifCT),R2为43.8%,华法林VKORC1rs9923231基因型可解释6个月至7岁KD患儿华法林稳定剂量个体差异43.8%。未经体重矫正华法林稳态剂量(mg·d-1)=-0.407+0.088×体重+0.580×VKORC1rs9923231基因型(1ifTT,2ifCT),体重和VKORC1rs9923231基因型R2分别为43.7%和19.5%,根据最佳回归模型得到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可解释6个月至7岁川崎病儿童华法林稳定剂量个体差异63.2%,其中VKORC1基因多态、体重贡献分别是19.5%和43.7%。因能解释更多华法林稳态剂量个体差异,未经体重矫正华法林稳态剂量预测公式优于经体重矫正稳态剂量预测公式。结论VKORC1rs9923231基因型是影响6个月至7岁KD并发CAA患儿华法林稳定剂量遗传因素之一,体重是华法林稳定剂量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常规剂量INR易超标伴出血或不能达到目标INR�

  • 标签: 儿童 华法林 药物基因组学 VKORC1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实施33例全胸腔镜肺隔离症手术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个月至12岁1个月。患儿经术前胸部CT增强明确诊断,手术采取三孔法,根据病变情况选择肺叶切除或不规则切除。结果33例患儿均在全胸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19例行肺叶切除术,6例行不规则肺切除术,1例行肺段切除术,7例行叶外型肺隔离症切除术。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安全、有效,提高手术技巧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

  • 标签: 胸腔镜 支气管肺隔离症 肺叶切除术 治疗结果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微量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值相关和一致。方法回顾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时间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患儿入院当日首次同步使用微量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Bil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方法TBil检测值相关和一致。结果①共纳入123例患儿,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il检测值为(292.6±113.4)μmol·L-1,其中TBil<200、~300、~400和>400μmol·L-1患儿分别为32、33、35和23例;微量血气分析仪对应TBil检测值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01)。②123例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il检测值<200、~300、~400和>400μmol·L-1患儿,两种检测方法TBil检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88、0.81、0.78和0.88,P<0.001;平均偏倚分别为(30.9±25.6)、(15±12.5)、(23±18.3)、(39±28.3)和(52±25.3)μmol·L-1,95%CI分别为-19.2~81.0、-9.5~39.6、-12.9~58.9、-16.5~94.5和2.3~101.7μmol·L-1,TBil值95%CI以外者分别占4%(5/123)、9%(3/32)、3%(1/33)、3%(1/35)和4%(1/23)。结论微量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值线性相关较好,但一致较差,故微量血气分析仪仅可作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il值补充。

  • 标签: 胆红素 血气分析仪 可重复性 结果 新生儿
  • 简介:做手术要准备好下台才能上台,计划好步步为营随时能停。遇到疑难情况,先想透后动,先试探后剥,先穿刺后切。诊疗计划施于病人先讲目的与可行,再讲风险与挽救把握,要病家理解、认可。

  • 标签: 手术 诊疗计划 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尿道镜检术重度尿道裂合并前列腺囊诊治必要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47例重型尿道裂合并前列腺囊患者临床资料,年龄1.2~15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尿道开口于阴茎阴囊交界处18例,开口于阴囊15例,开口于会阴部14例。47例于尿道成形术前行膀胱尿道镜检术,其中3例行前列腺囊切除术。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B超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膀胱尿道镜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47例重型尿道裂患者通过膀胱尿道镜观察前列腺囊大小不一,长度0.3~3.6cm,以会阴型前列腺囊长度最长。通过B超发现前列腺囊31例(59.5%),通过VCUG发现前列腺囊3例(6.4%)。临床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附睾睾丸炎4例(8.5%),其中3例行腹腔镜膀胱镜辅助前列腺囊切除术,术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1例拒绝手术,随访仍存在反复感染症状。结论膀胱尿道镜检术能准确发现尿道裂患者前列腺囊,并能测量前列腺囊大小、位置。在前列腺囊切除术,膀胱尿道镜辅助腹腔镜操作,能准确显示前列腺囊位置,有助于精准完整地切除前列腺囊。

  • 标签: 前列腺囊 尿道下裂 膀胱尿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