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新生儿心导管术在我国开展很少,该文总结了26例新生儿心导管术,探讨了其特点及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新生儿患者26例,年龄5~28d,体重2300-4500g。行右室造影24例,左心系统造影20例;肺静脉楔入造影6例;其中10例行房间隔球囊造口术。结果诊断紫绀型复杂心血管畸形20例,无紫绀型心血管畸形4例。2例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内临时起搏器安装。心导管术中非致死性有意义并发症占15.3%,无死亡者。结论心导管术依然是诊断新生儿复杂心血管畸形最为准确的方法;介入性心导管在新生儿心导管术中将保持重要地位。

  • 标签: 心导管术 心脏畸形 新生儿 手术治疗
  • 简介:正常组织的生长、重塑、再生以及某些组织的异常增殖均离不开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充足的血液供应又有赖于足够数量的血管形成.所以血管形成与细胞的发育、繁殖、分化、迁移、成活有密切关系。早在1971年,Folkman^[1]就提出实体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支持,它在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证实了多种肿瘤的形成与转移也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抗肿瘤血管生成 促血管生成素 血管形成 正常组织 血液供应 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总结单纯动脉导管未闭非体外循环下缝扎术的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6月共收治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10±6.5个月(3个月-12岁),其中7例术前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A组行动脉导管结扎术,B组行动脉导管结扎+缝扎术。结果两组均于术后8~14d(近期)及半年后(远期)复查心脏彩超,A组近期残余分流4例,半年后愈合1例,残余分流3例,均在1.5口以内,其中2例心脏大小基本正常,1例心脏稍大;B组近、远期复查均无1例残余分流,心脏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结扎+缝扎术可减少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学
  • 简介:910814217侧危重儿心电监护观察(摘要)/陈大勋…∥临床儿科杂志。-1990,8(6)。-393~394对217例危重患儿进行心电监护。以重症感染为主,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循环衰竭。其中以肺炎76例,败血症50例,毒痢30例等多见。男130例,女87例。<3岁占76.5%。死亡92例,病死率42.4%。入院即刻心电图类型主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危重儿 危重患儿 即刻心电图 重症感染 心电监护
  • 简介:062248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206例临床分析/步军…∥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1).-54~55回顾分析206例患儿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导管、MRI等检查结果。结果:中央性青紫132例(64.1%),心功能不全111例,心率失常9例。辅助检查显示:复杂型先心病156例(75.7%);其他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50例(24.3%)。内科治疗以抗心衰、抗感染、辅助通气及持续输注前列腺素E1。共有72例(35%)采用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缓解40例;放弃治疗94例。表1参6(李志文)062249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神经内分泌变化/俸勇强…∥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18~20100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血循环中心房钠尿钛(ANP)、脑利钠钛(BNP)、内皮素-1(ET-1)、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介入封堵术后24h所有神经内分泌因子开始下降,6个月时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表3参12(何燕)06225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变化/张园海…∥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3~24发绀型先...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早期手术干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33例低体重早产儿PDA,均在NICU协助下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失败后采用Prolene缝线结扎未闭动脉导管组(G1组)和直接采用Prolene缝线结扎未闭动脉导管组(G2组)两组,比较两组病史、临床资料、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史因素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组无一例死亡,G1组病死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G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G1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P<005)。结论早期在NICU与外科协作下选用Prolene缝线结扎未闭动脉导管是PDA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外科手术 干预性研究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 简介:脾脏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脾脏肿瘤,但因其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国内外报道少,且多数为个案报道。脾脏血管瘤的临床表现隐匿,与其他脾脏肿瘤难以鉴别,临床上通常需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现结合文献分析2013年4月我们收治的1例小儿脾脏血管瘤患儿诊治经过,以为脾脏血管瘤的早期诊治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脾脏血管瘤 小儿 原发性脾脏肿瘤 临床表现 早期诊治 个案报道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8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1期组(19例)和2期组(67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RTPCR法定性检测大便肠道病毒71型(EV71)-RNA。结果2期组EV71-RNA阳性率明显高于1期组(P〈0.05);2期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水平高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B细胞比例高于1期组(P〈0.05);2期组CD4+/CD8+比值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低于1期组(P〈0.05)。86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分别r=0.533、0.532,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反映手足口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记物。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反复复发的LMV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行文献复习。结果女,9岁。因"腹痛、呕吐及腹泻2个月"就诊。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逐渐加重,阵发性加剧,严重时似刀割样。随后出现呕吐及腹泻。呕吐物为胆汁样。腹泻初期为黄色水样便;之后呈墨绿色水样便,每日数十次,每次10-100mL,含黏液。无皮疹、口腔溃疡及脱发等。辅助检查:大量蛋白尿,ANA1∶320(颗粒型),抗SSA、抗SSB和抗RO-52均(+++)。诊断儿童SLE、狼疮性肾炎,甲基泼尼松龙(MP)和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后予MP和羟氯喹口服,症状消失。治疗后2、12和14个月,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腹部CT均见广泛肠壁增厚,增强后见"靶形征"和"梳子征",双侧肾盂、肾盏扩张伴全程输尿管扩张及膀胱壁增厚,诊断LMV。第3次MP冲击效果不明显,予利妥昔单抗治疗,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未再发现LMV。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17年12月30日,共检索到6篇英文文献,明确报告10例LMV,1篇文献报告12例次LMV(未提及病例数)。总结临床特征报告较为详细的6例和本文1例的临床特征。7例均为女孩,SLE和LMV诊断年龄9-16岁,均有腹痛和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各3例,血液系统受累(包括WBC低、贫血及PLT减少)、肾脏受累各6例;均ANA高滴度阳性,抗dsDNA升高6例,抗SSA、SSB抗体阳性5例,抗Sm抗体、ACL抗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各2例,均有补体C3/C4下降;均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6例予CTX冲击治疗,1例予利妥昔单抗;3例反复复发。结论儿童LMV罕见,多为学龄女童,可以SLE为首发症状,亦可在SLE持续缓解状态下突然出现,典型表现为剧烈腹痛、胆汁样呕吐及排大量墨绿色水样便,确诊依靠腹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 狼疮肠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