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管状食管吻合术。探讨术式在预防并发症上的优势,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价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胸综合征、残胃出血、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均临床治愈。结论管状在食管癌术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切除+管状代食管左颈食管吻合术(管状组),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1周及第3周检查肺功能。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三切口手术左颈食管吻合的6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2.5%。术后第1周两组的呼吸功能差别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3周管状组呼吸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管状代食管术相比传统代食管术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更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呼吸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食管、双原发癌外科治疗的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泰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35例同期食管、双原发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保留网膜右血管弓代食管手术方式,15例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方式。结果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组与结肠代食管手术组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食管、双原发癌经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方式是安全的,效果可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 标签: 食管癌 胃癌 双原发癌 胃网膜右血管弓 胃代食管术 结肠代食管术
  • 简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einoustu-bularandspindlecellcarcinomaof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大部切除。病理巨检: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
  • 简介:9200601胃癌细胞DNA含量的研究/申维玺…//中华肿瘤杂志.-1991.13(6).-480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定50例胃癌和10例良性疾病的DNA含量.50倒胃癌检出DNA非整倍体25例。10例良性病检出DNA非整倍体1例,P<0.05.DNA倍体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结果,胃癌细胞DNA含量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DNA非整

  • 标签: 流式细胞光度计 非整倍体 DNA 中华肿瘤杂志 五年生存率 肠上皮化生
  • 简介:目的:探讨间质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收治的42例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间质瘤平均年龄57.4a,其中≥50a者32例,占76.2%;男女之比2:1。全组术前诊断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间质瘤(恶性)的仅l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胃间质瘤 手术治疗 诊断 腹腔镜 切除术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女,58a。因“反复腹泻10a,加重伴呕吐2mo,于2002年12月18日收治。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呈稀糊状,不伴有粘液脓血,无发热、腹痛、黑便、反酸、嗳气等症状。外院就诊予抗生素、胃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腹泻症状又出现。2mo前腹泻症状逐渐加重,10余次,d,呈水样白色液体,内有食物残渣,

  • 标签: 胃泌素瘤 病例报告 生长抑素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