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贲门小弯的管状代食管手术的临床应用,总结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0名食道癌的患者,70名患者都实施了切除贲门小弯的管状成形术,以此来治疗食道癌,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术后的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在进行手术之后,较少出现相应的术后并发症,有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了心率过快的情况,还有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吻合口漏的情况,在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也基本康复康复,剩余的患者手术的愈合情况良好,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切除贲门小弯的管状代食管手术是一种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临床手术,对食道癌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胃管状成形术 食管癌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管状成形术的术式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2006年4月~2009年12月实施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小弯侧切除,管状成形的食管癌手术128例。结果12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食管癌手术中,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形安全、实用,术后并发症少,较之全代食管对生理功能影响小,是一种合理的术式。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胃管状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2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管状食管吻合术。探讨术式在预防并发症上的优势,术后随访6—24个月,评价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胸综合征、残胃出血、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均临床治愈。结论管状在食管癌术中的应用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管状在食管癌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分别行管状成形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P<0.05)。结论应用管状成形术治疗管状患者,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成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术式替代传统术式对食管癌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方法选取232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管状组62例行管状替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后7、30天行咳嗽生命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术后7天CQLQ问卷得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0天管状组CQLQ得分(31.5±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0.1±11.3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术式替代传统术式相比,可以减少术后慢性咳嗽,进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慢性咳嗽
  • 简介:目的研究管状在食管癌手术后对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管状组,各3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检测食管癌患者食管腔内24hpH值,记录接受检查的时间以及Demeester评分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查总时间、立位时间及卧位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组的DeMeester总评分(22.68±32.25)分、24h酸反流次数(17.22±24.14)次、〉5min的反流持续时间(2.62±3.72)min、最长反流持续时间(24.01±33.8)min、pH〈4.00的总时间(82.11±119.17)min,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31±52.45)分、(66.35±87.23)次、(5.76±7.58)min、(35.51±38.02)min、(164.87±201.53)min,高于对照组的(22.68±32.25)分、(17.22±24.14)次、(2.62±3.72)min、(24.01±33.85)min、(82.11±119.17)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能够使食管癌患者在术后的食管反流程度减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三切口管状与全重建食管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全重建食管术,实验组43例行管状重建食管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肺并发症、排空障碍、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指标对比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三切口管状重建食管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全重建食管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长,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三切口术后 管状胃重建食管术 全胃重建食管术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食管吻合对食管交界部腺癌近侧胃切除术后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对54例采用开腹手术,行传统残-食管吻合术;8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行管状-食管吻合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排空障碍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体重较术前均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食管吻合术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低于残组[(9.99±4.69)vs.(15.09±7.98),P〈0.01]、[(9.39±4.58)vs.(14.30±7.87),P〈0.01],管状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低于残组[(13.25%vs.53.70%),P〈0.01]、[(10.84%vs.48.15%),P〈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近侧胃切除术管状-食管吻合安全,可靠,可降低术后食管反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腺癌 食管胃接合处 胃食管反流 胃切除术
  • 简介:根治性手术及淋巴结清扫仍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吻合口瘘是食管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疾病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影响吻合口瘘的因素较多。但其中吻合口处的血运和张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管状的研究应用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应用 手术中 吻合口瘘 术后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管状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64例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代替食管的技术优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康复出院,80%患者术后随诊3—12个月不等。术后未出现明显胸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瘘。结论在行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代替食管,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消化道症状少,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管状胃 生活质量 食管癌根治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2008年至201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128例食管癌病人,探讨管状应用于食管癌治疗的特点。方法128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管状代食管;对照组用全代食管。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治疗组。结论管状代食管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明显减少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癌切除术 管状胃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就管状在食管、贲门癌切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贲门癌、食管癌患者,全部患者都是胃镜病理诊断,将其按照手术采用胸腔或者管状分为传统胸腔组和管状组。每组各50例患者。选择GEN300强生超声刀作为超声刀设备。手术的过程中大多会采取根治需要来行腹部、颈部、右胸部来进行根治手术;或者采用传统胸腔或者管状来吻合重建消化道。结果管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578±898)d,术中术后输血量为(48000±24864)ml,手术时间为(20800±1524)min,术中清除淋巴结为(750±529)枚,术中出血为(4633±38659)ml;而胸腔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696±1095)d,术中术后输血量为(76000±30262)ml,手术时间为(19000±633)min,术中清除淋巴结为(848±757)枚,术中出血为(8466±43402)ml。由此可见,与胸腔组相比,管状组的术后输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要少的多(P<005)。结论“管状”能够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进行有效地改善,也可以对发生的临床症状进行减轻或者减少。

  • 标签: 贲门癌 食管癌 胸胃综合征
  • 简介:目的比较食管癌三切口手术后,管状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两种径路上提行食管颈部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5月间107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上提管状采用经胸骨后径路行食管颈部吻合者52例,经食管床径路者55例.两种径路吻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胸管置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径路组的住院时间[(12.9±9.4)d]长于食管床径路组[(9.9±5.4)d,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胸骨后径路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26.9%)明显高于食管床径路组(5.5%)(P<0.0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心律失常等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径路管状上提均为有效、安全的途径;但胸骨后径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应个体化选择管状的上提径路.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管状胃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管状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6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切除+管状代食管左颈食管吻合术(管状组),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1周及第3周检查肺功能。并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三切口手术左颈食管吻合的6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22.5%。术后第1周两组的呼吸功能差别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第3周管状组呼吸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管状代食管术相比传统代食管术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更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状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68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管状重建食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管状的制作方法及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68例病人中,92%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2月,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胸综合症及漏发生,返流性食管炎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管状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运用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综合症、返流性食管炎、胸瘘、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并发症 食管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管状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2012年1-12月我科收住施行管状成形重建食管手术的食管癌患者51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准备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术后给予心理支持、呼吸道护理、疼痛护理、营养及饮食指导、早期活动及出院指导。结果5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顺利康复。结论做好食管癌管状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颈段食管癌或喉咽癌侵犯颈段食道时,修复喉咽食道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手段包括代食道、游离空肠、结肠代食道、游离皮瓣或带蒂皮瓣等修复,其中代食道临床应用最广。传统的代食道采取颈腹两组同时进行,在国内综合性医院,通常由头颈外科与胸外科或普通外科合作。

  • 标签: 腹腔镜辅助 管状胃 食道 成型术 颈段食管癌 综合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食管癌手术方式,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并发症更小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管状代食管50例,并与传统全代食管作临床比较,并随访。结果管状代食管术后无明显地反流性食管炎,且术后吻合口瘘明显减小。结论管状代食管是食管癌病灶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必然会是手术发展的趋势。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