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脐尿管中下部与膀胱顶部交界处。由于肿瘤发病位置隐匿、潜伏期长、易于膀胱外浸润和局部复发,故预后较差。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2017年3月收治脐尿管癌1例,作者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

  • 标签: 脐尿管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TRPM8和TRPA1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是否表达,以及薄荷醇是否通过作用于TRPM8通道来影响DU145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从不同水平(mRNA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直观观察层面检测TRPM8和TRPA1在DU145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a2+成像实验观察薄荷醇能否诱导DU145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梯度浓度的薄荷醇对DU14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NestedRT-PCR实验、WesternBlot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证明,在DU145细胞中检测到TRPM8表达,而未检测到TRPA1表达.Ca2+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在37℃环境下细胞荧光非常弱,加入薄荷醇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经薄荷醇处理的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25、50、75、100μmol/L)薄荷醇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均下降(P﹤0.05).经BCTC预处理20min,薄荷醇所致的细胞增殖抑制被部分恢复(P﹤0.05).结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有大量的具有生物活性的TRPM8通道蛋白表达,而可同被薄荷醇激活的TRPA1却未被检测到表达.薄荷醇可激活DU145细胞中的TRPM8通道诱导Ca2+荧光强度急剧升高,抑制DU145细胞的增殖.

  • 标签: TRPM8 TRPAl CA2+ 前列腺癌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治疗环咽失弛缓症的方法较多,但有些治疗方法患者的依从性较差,有些治疗方法需长期腹部带管,同时容易出现造瘘口周围感染。本文探讨环咽切断术在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失弛缓症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诊断为环咽失弛缓症患者8例,其中鼻咽癌放疗后6例,颅脑肿瘤术后2例。结果:8例患者均接受环咽切断术,术后患者可进食固体或软食,进食时间缩短,体重增加。结论:环咽切断术是治疗鼻咽癌及颅脑肿瘤治疗后环咽失弛缓症的有效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环咽肌失弛缓症 鼻咽癌 颅脑肿瘤
  • 简介:本文对12例胃平滑肿瘤病人进行分析,认为胃平滑肿瘤较少见,有良、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确诊率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平滑肌肉瘤比平滑肌瘤出血多见,且量大。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B超、超声胃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滑肌肉瘤肝转移病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纤维胃镜 肝动脉插管化疗 栓塞治疗 急性出血 并发症
  • 简介:子宫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平滑肿瘤,并且大多数是良性的.当这些肿瘤显示类似平滑肌肉瘤或内膜间质肿瘤的少见组织学特征时,就会遇到诊断问题.本文着重介绍近十年来被认识的、尤其是在子宫良恶性平滑肿瘤鉴别诊断中容易混淆的一些病变.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病理学 平滑肌肉瘤 诊断 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肝血管平滑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5例肝血管平滑脂肪瘤进行临床资料及光镜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肿瘤典型的结构为分化不同阶段的平滑样细胞与脂肪细胞相混杂,点缀着畸形的厚壁或薄壁血管。平滑样细胞分为上皮样,中间型和梭形,与免疫表型有关。HMB45的强阳性表达和源性标记阳性对诊断有帮助。结论肝血管平滑脂肪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上皮样肌细胞是较为原始的间叶细胞,增殖形成肿瘤。

  • 标签: 肝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侵及层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对93例行根治性手术的侵及层的直肠癌进行随访,分析手术方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化疗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侵及层的直肠癌总的生存率较好,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化疗是影响其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结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侵及层直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直肠癌 肠壁肌层 生存率
  • 简介: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移植皮瓣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提高移植皮瓣存活率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血管扩张药物、核因子抑制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及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移植皮瓣的存活率。

  • 标签: 肌皮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竖脊屈曲放松(flexion-relaxation,FR)比值在不同类型慢性腰痛患者和无痛对照人群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97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51例为腰部前屈时疼痛,后伸无痛,分为前屈痛组;46例为腰部前屈时无痛,后伸时疼痛,分为后伸痛组;另有35名腰部无痛健康人,分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肌电图采集三组人群在完成躯干前屈和再背伸动作时竖脊的表面电信号,并计算FR比值。结果三组FR比值分别为:前屈痛组4.97±1.03、后伸痛组21.8±4.75、对照组22.85±3.64。前屈痛组FR比值明显小于后伸痛组(P<0.01)和对照组(P<0.01)。后伸痛组和对照组相比,F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中,腰部前屈痛患者和无痛人群相比,FR比值明显减小,此差异可为进一步鉴别此类腰痛患者提供参考。而对于后伸痛患者,FR比值不能作为鉴别依据。

  • 标签: 腰痛 腰肌 肌电描记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24h尿蛋白(Upro)水平和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72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鳞癌抗原(SCC)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Upro将232例CKD患者分为Upro〈1.5g/d组,Upro1.5-3.5g/d组和Upro〉3.5g/d组,比较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Salb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Salb〈25g/L组、Salb25-35g/L组和Salb〉35g/L组;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A125、CA153、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蛋白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Upro呈正相关,而CEA、CA199、AFP、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99、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salb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血清水平均与Salb水平呈负相关,而CEA、AFP、CA153、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蛋白尿伴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中,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的假阳性率增高。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大量蛋白尿 蛋白水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血管平滑脂肪瘤患者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直径小于4cm而无症状的9例采用B超、CT定期随访观察;手术21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4cm的有伴发症状者8例行肿瘤剜除术;肿瘤直径大于4cm者1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肾切除术6例(其中包括肾血管平滑脂肪瘤自发性破裂出血4例)。21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9年,均未见肿瘤复发,肾功能良好。结论肾血管平滑脂肪瘤经B超、cT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大小、并发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前缘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标准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于改良根治术完成后缝合背阔前缘。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出院前1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缝合背阔前缘可减少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拔管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 引流量
  • 简介:目的量化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与传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手术部位多裂的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住院行单节段手术治疗的4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资料,行MIS-TLIF治疗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行TLIF治疗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和腰椎MRI检查,通过MRI计算手术部位多裂净横截面积(leanmutifiduscrosssectionalarea,LMCSA)。结果术前VAS评分:MIS-TLIF组(7.41±1.30)分,TLIF组(7.40±0.9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术前LMCSA:MIS-TLIF组(698.85±116.09)mm^2,TLIF组(724.58±150.41)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6);手术时间:MIS-TLIF组(139.95±13.00)min,TLIF组(144.40±12.6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术中出血量:MIS-TLIF组(111.95±6.31)ml,TLIF组(252.85±13.47)ml,MIS-TLIF组小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引流量:MIS-TLIF组(56.05±5.54)ml,TLIF组(100.75±7.50)ml,MIS-TLIF组小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卧床时间:MIS-TLIF组(7.50±0.51)天,TLIF组(12.70±0.66)天,MIS-TLIF组小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1周VAS评分:MIS-TLIF组(2.14±0.64)分,TLIF组(2.35±0.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术后1周LMCSA:MIS-TLIF组(596.47±103.22)mm^2、TLIF组(523.16±70.64)mm^2,MIS-TLIF组大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LMCSA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MCSA变化率:MIS-TLIF组(-14.65±4.94)%、TLIF组(-26.59±6.84)%,MIS-TLIF组小

  • 标签: 腰椎 磁共振成像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24h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患儿的血清CA125、NSE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患儿的24h尿VMA水平。对不同临床分期、近期疗效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5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阳性率分别为96.6%、81.0%、89.7%;临床分期为Ⅳ期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患儿(P﹤0.01);治疗有效组患儿的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0.01)。结论血清CA125、NSE及24h尿VMA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 标签: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4h尿VMA 神经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对比经三角小切口双排缝合锚钉与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1例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双排锚钉组(23例),肱骨近端解剖钢板组(2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术后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ASE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均骨性愈合。两组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受伤至手术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P=0.964,P=0.795,P=0.127)。双排锚钉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解剖钢板组(50.7±20.6)ml,(100.9±30.1)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术后双排锚钉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外展P=0.006,前屈P=0.002,外旋P=0.485,内旋P=0.624)、VAS评分(P=0.000)、Constant评分(P=0.002)及ASES评分(P=0.003)高于解剖钢板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经三角小切口双排锚钉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