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肺癌治疗,很多人认为只有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方法,其实放疗也是肺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论是早、中、晚期肺癌,放疗都是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肺癌,放疗疗效堪比手术。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早期肺癌,

  • 标签: 治疗方法 放疗 效价比 肿瘤 晚期肺癌 早期肺癌
  • 简介:目的:建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经常规方法已被鉴定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病原菌16srDNA全长,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利用BLAST软件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确定病原菌种属。结果:测序结果与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菌株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3种病原菌测序序列分别与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序列一致。结论:16srDNAPCR方法可准确地检测肿瘤研究常用动物小鼠病原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

  • 标签: 小鼠 病原菌 16s RDNA 多聚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常规护理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黏膜进行护理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60例化疗引起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口腔溃疡。

  • 标签: 化疗 化疗反应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 简介:目的探讨压迫气道纵隔肿瘤临床特点、诊断外科治疗策略,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压迫大气道纵隔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大小10cm×6cm×5cm~20cm×18cm×18cm。13例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为气管局部软化,予气管切开,植入加长气切导管,2周后顺利拔出导管。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支气管源性囊肿10例;神经鞘瘤2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门诊复查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压迫气道纵隔肿瘤有效方法。术前准确评估、手术方式合理选择、术后严格管理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纵隔肿瘤 支气管源性囊肿 神经鞘瘤 胸内甲状腺肿 气道狭窄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其对所采取治疗模式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所处年龄阶段(60-69岁和≥70岁)将178例接受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103例)和B组(75例)。分析两组患者所采取治疗方式、疗效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69岁、雌性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转移阳性是术后采取辅助化疗影响因素(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年龄在60-69岁乳腺癌患者术后宜采取辅助化疗,≥70岁乳腺癌患者可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

  • 标签: 老年患者 乳腺癌 辅助治疗 内分泌治疗
  • 简介:出现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重要因素。淋巴转移是胃癌转移主要途经。血行转移一般发生于胃癌晚期。当癌肿侵透浆膜后,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网膜或其他脏器表面,形成种植转移。胃癌转移程度是判断病期、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重要指标。

  • 标签: 亚临床转移 胃癌患者 临床研究 转移规律 胃癌转移 种植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存在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骨肉瘤标本66例,采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VM存在情况,探讨骨肉瘤VM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以及VM与黏着斑激酶(FAK)、迁移诱导基因(Mig)-7表达关系。结果66例骨肉瘤中存在15例VM,阳性率为22.7%。骨肉瘤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术式术前化疗坏死率无关。VM(+)组FAKMig-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VM(-)组。VM(+)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转移生存期均短于VM(-)组患者(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VM和术前化疗效果是预测骨肉瘤生存期和发生转移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VM存在于骨肉瘤组织中并且是其重要预后指标,FAKMig-7与骨肉瘤VM形成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管生成拟态 骨肉瘤 黏着斑激酶(FAK) 迁移诱导基因-7(Mig-7)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远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195例(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24、70、9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临床诊治情况。收集195例患者一般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预后分析用Log-rank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率达99.5%,随访时间满5年者为150例;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2%、81.9%、76.9%和66.2%。经多因素分析,T分期、N分期以及是否联合化疗是影响5年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独立因素;性别是影响5年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独立因素。结论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能够获得较好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除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外,性别也是预后重要影响因素,而联合化疗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IMRT) 预后
  • 简介:本文就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复苏期舒适改变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胸部肿瘤 术后 复苏期 舒适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transporters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T4蛋白表达。结果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MCT4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胃癌 MCT4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原因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技术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上调microRNA-7(miR-7)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miR-7模拟物(miR-7mimics)随机序列(miR-Scramble),将喉鳞癌Hep-2细胞分成miR-7组、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Mock)组,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中miR-7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Transwell试验观察转染24h后细胞迁移能力,qPCRWesternblotting检测PI3K(p110)、AKTpAKT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iR-7组Hep-2细胞转染miR-7mimics后miR-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cramble组和Mock组相比,miR-7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迁移能力降低,且PI3K、AKTpAKT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上调喉鳞癌Hep-2细胞中miR-7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miR-7 喉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脊柱肿瘤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3~18岁脊柱肿瘤患者共35例,分别收集其临床病历、影像学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35例,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13.6岁,其中良性肿瘤29例,恶性肿瘤6例。发生部位:颈椎6例,胸椎14例,腰椎13例,骶椎2例。发生症状至明确诊断时间:良性肿瘤14.3个月,恶性肿瘤2.3个月,平均12.3个月。主要症状:疼痛31例,神经功能障碍20例。良性肿瘤中手术治疗27例,单纯放疗2例。恶性肿瘤中手术治疗且联合放疗和(或)化疗5例,单纯行放化疗1例。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4.7年。良性肿瘤治疗后疼痛症状大多减轻或消失,神经症状不同程度减轻或恢复;恶性肿瘤3例死亡,1例肺部转移。结论儿童青少年脊柱肿瘤发病率低,良性原发性肿瘤较多,疼痛神经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对于尽快明确肿瘤诊断制订合适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目前是儿童青少年脊柱肿瘤最主要治疗方法,而脊柱稳定性重建则是其关键步骤且是一个棘手难题。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脊柱 骨肿瘤 疼痛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影响。方法MTT法观察黄芩素(5、10、20、40、80μg/ml)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评价黄芩素(80μg/ml)对HT-29细胞迁移能力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黄芩素(20、40μg/ml)对HT-29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NF)-κB和p53蛋白表达影响。同时以未加黄芩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对细胞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处理后细胞迁移能力STAT3和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53、降低STAT3和NF-κB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芩素 结肠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影像学、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方法:对1例SPA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访26个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结果:SP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涎腺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组织学特征与乳腺纤维囊肿性病变相似,表现为不规则导管及腺泡分布于丰富硬化性胶原间质中,形成模糊小叶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形态多样,有的呈大汗腺样化生,有的胞质内含丰富嗜伊红酶原颗粒,导管上皮可以增生并伴有非典型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上皮EMA弥漫强阳性,导管及腺泡周同肌上皮SMACalponin阳性。Ki-67指数〈I%。影像学表现:彩超结果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或不清楚低回声团,可以探稀疏血流信号。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较光滑,与正常腮腺分界清楚,也可边界不清。结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是一种罕见涎腺疾病主要发生于腮腺,预后较好。影像学缺乏特征表现,界限不清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黏液表皮样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慢性涎腺炎等鉴别。

  • 标签: 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涎腺 预后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33(miR-133)在胃癌组织细胞系中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和侵袭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64例胃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中miR-133水平,分析miR-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并检测其在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MKN-1、MKN-45、MGC-803和BGC-823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细胞表达情况,同时选取miR-133水平最低胃癌细胞并转染过表达miR-133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miR-133,转染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PI/AnnexinV双染法Transwell法检测miR-133对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影响。结果胃癌组织miR-133相对表达量为0.347±0.024,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有关(P〈0.05);与GES-1细胞相比(其miR-133表达水平设为1.00),胃癌细胞miR-133水平均较低(P〈0.05),且MKN-45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和空转染组相比,过表达组转染48、96h后细胞凋亡水平均升高,且穿膜细胞数均降低(P〈0.05)。结论miR-133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均为低表达,上调miR-133水平可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并诱导凋亡。

  • 标签: 胃癌 miR-133 增殖 侵袭 凋亡
  • 简介: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123+、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所占比例,并与28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123+DC绝对数和比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c+DC绝对数和比值均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B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绝对数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普遍发生改变,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数值下降同时CD11c+DC数值也下降,对其进行检测可为肺癌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肺肿瘤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张某,女,47岁,因“腰背部疼痛6年,双下肢麻木疼痛3年,加重半年”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当地医院检查并对症治疗,具体不详,3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伴尿频、尿急,无反射痛,无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无腹胀腹痛、胸部束带感,口服止痛药疼痛可缓解,近半年腰背部双下肢疼痛加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查体:L1~S1棘突椎旁压痛、叩击痛(+),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双侧臀部腹股沟以下皮肤痛觉减退,马鞍区皮肤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力IV级,右侧膝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未引出。影像学检查:腰椎MRI示T12椎体下缘至S2水平椎管内占位,长T1混杂长T2信号,边界清楚,L1L2椎体后缘骨质呈压迫性吸收,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图1a~d);腰椎CT示L1~3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L1、L2椎体骨质破坏(图2a~f)。

  • 标签: 室管膜瘤 硬膜外肿瘤 脊椎肿瘤 硬膜 脊柱
  • 简介: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骨代谢标志物血清-NTx(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对肺癌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涉及骨代谢标志物血清-NTx肺癌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预后临床研究,按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资料,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5篇,有关NTx对肺癌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研究8篇,预后研究2篇,1篇文献同时涉及诊断与预后研究。共计1203例研究对象,肺癌患者726例,乳腺癌患者372例。诊断骨转移:合并灵敏度为76.5%(95%CI:61.5%~86.9%),合并特异度为83.3%(95%CI:77.1%~88.1%);总生存期风险比(HR):初治高血清-NTx者与低血清-NTx者比较,合并HR=1.208(95%CI:1.128~1.293,P〈0.05)。结论NTx对肺癌乳腺癌患者诊断骨转移和评估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NTX 肺癌 乳腺癌 骨转移 预后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低龄儿童Chiari畸形I型(chiarimalformationtypeI,CMI)伴脊髓空洞患者后颅窝减压(posteriorfossadecompression,PFD)术后小脑位置形态变化,并分析其对脊髓空洞转归影响。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32例低龄儿童CMI伴脊髓空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9岁,平均(7.5±1.3)岁;随访时间12~71个月,平均(33.8±18.5)个月。选取正中矢状位MRI图像,并测量术前随访第四脑室顶点、小脑扁桃体下端纵向横向位置、空洞最大前后径与同水平处脊髓前后径比值(S/C最大比值)空洞长度。分析PFD术前和随访时上述指标间差异,并分析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变化值与空洞改善之间相关性。结果末次随访时22例(68.8%)患儿小脑扁桃体下端上移,26例(81.3%)后移;平均上移(2.6±4.2)mm(P=0.002),后移(5.2±5.1)mm(P〈0.001)。31例(96.9%)患者脊髓空洞改善,S/C最大比值空洞长度改善率分别为(49.5±25.7)%和(51.5±27.7)%。小脑扁桃体上移与空洞长度改善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35)。术前31例(96.9%)患儿小脑扁桃体下端为钉状或舌状,其中90.3%(28/31)在末次随访恢复为钝圆状。结论低龄儿童CMI患者PFD术后小脑形态大多会通过小脑扁桃体回缩和变圆而恢复正常。小脑扁桃体下端回缩与空洞改善具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