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12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因分别为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应激性溃疡及大面积脑栓塞各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17%。术后并发房性心律失常8例、心包积液4例、下肢栓塞1例。术后随访108例,随访率85.71%。2例分别在术后4年及8年复发,1例为多发性黏液瘤、1例为左房壁黏液瘤;2例分别死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充血性心衰。结论心脏黏液瘤只要能够手术切除,预后是良好的,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黏液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心脏黏液瘤手术后复发率低,远期复发可能与其起源部位有关。

  • 标签: 心脏黏液瘤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生机盎然的春天来临了。春回大地,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然而,春天也是多病的季节。俗话说:“百草回芽,百易发。”这个季节常会伴随流感、上呼吸道疾病、流脑、哮喘、咽炎喉痛、头痛目眩、血压不稳、胃溃疡、肠炎、腹痛腹泻、困倦思睡(春困)等疾病和症候的发生。

  • 标签: 不治已病治未病 防病养生 上呼吸道疾病 春季 腹痛腹泻 胃溃疡
  • 简介:血友(hemophilia)是由于血浆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此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中国约有12万血友病患者。血友性关节(Hemophiliearthropathy)是血友病患者关节腔频繁出血引起软骨退行性变和滑膜炎症,继而出现关节纤维化损害,导致关节挛缩、变形,

  • 标签: 血友病性关节病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患者 漏诊 误诊 凝血因子缺乏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对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收集了我院有史以来的16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分别就16例心脏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性别特点、组织学观察、临床表现及病理鉴别诊断等多方面进行病理分类和对比。结果;发现心脏恶性肿瘤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好发于心房,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肿瘤的类型多,组织构象相似性多,鉴别诊断困难。结论: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诊断应以光镜组织学观察为主,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等特殊染色作为辅助。

  • 标签: 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诊断与治疗 临床病理分析 发病年龄 组织学观察 病理标本
  • 简介:目的报告1例血友性关节误诊35年的病例,为临床医师提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方法患者,男,42岁;7岁起发病,35年,多家医院均未能确诊,术后方明确血友性关节的诊断。结果患者7岁时出现“双髋、双膝酸困不适及疼痛,渐进性加重,伴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减小”等症状被当地医院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症治疗,因效果不佳,于1个月后在当地人民医院误诊为“双膝骨结核”,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之后双髋、双膝关节反复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达35年。于近期加重,我院以“双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院。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尽管术后给予伤口处加压包扎、冰敷、常压引流等处理,术后第1天引流量高达2400ml,且伤口敷料持续出现大量渗血。始考虑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漏诊即请血液科会诊。查:特异性凝血因子Ⅷ为13.70(正常值:O.60~1.60)、Ⅸ103.30(正常值:0.80-1.20)方确诊为甲型血友性关节。结论本例甲型血友性关节长期误诊,教训深刻。提示临床医师须强化病史问诊的能力,重视相关疾病的体征以提高对不同关节炎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必要时,应及时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

  • 标签: 关节炎 血友病A 误诊 关节炎 血友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心脏毒性。方法: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赫塞汀总累积量14mg/kg,开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参数。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LVES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LVEF在累积量达到12mg/kg,出现显著差别[(58.07±6.60)%vs(68.65±6.70)%,P〈0.05],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4mg/kg出现明显差别[(0.98±0.14)vs(1.19±0.13),P〈0.05]。组织多普勒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10mg/kg出现明显差别[(8.70±1.97)cm/svs(10.55±2.31)cm/s,P〈0.05],E'/A'在累积量达到8mg/kg即出现明显差别[(0.87±0.28)vs(1.12±0.3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敏感地监测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化疗的心脏改变。

  • 标签: 赫塞汀 超声心动描记 乳腺癌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比较卡尼复合征(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72例接受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确诊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7~50岁,平均(28.57±13.26)岁;均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54~94个月,平均(76.86±15.49)个月。比较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和散发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性别、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性和心脏黏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结果手术切除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在总体心脏黏液瘤中的发病率为1.88%,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左房。所有7例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术后没有早期死亡,随访期间无死亡。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与散发性心脏黏液瘤在年龄、术前动脉栓塞率、心脏黏液瘤多发率及心脏黏液瘤术后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可取得良好的外科疗效。与散发心脏黏液瘤相比,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发病年龄更早,术前动脉栓塞率更高,常见多发肿瘤,术后复发率更高。对于Carneycomplex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应更积极,术后应更密切随访。

  • 标签: 卡尼复合征 心脏黏液瘤 手术 临床结果
  • 简介:放射性脑(radiationencephalopathy,REP)是脑肿瘤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常误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我院收治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3年,发现右颞叶占位,影像诊断不明确,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放射性脑。本文就此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放射性脑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右丙亚胺 乳腺癌 吡柔比星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4例,4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4例Ⅱb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治愈出院。平均随访4.6年,42例(87.5%)患者肌力恢复正常,症状完全缓解,其中I型32例,Ⅱa型10例;6例(12.5%)患者肌力较前改善,症状部分缓解,均为11b型患者。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围术期管理可以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治疗
  • 简介:库欣(Cushing’sdisease,CD)是垂体腺瘤所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过量引起的疾病,约占所有内源性库欣综合征(CS)的70%.大约90%为微腺瘤(最大直径测量小于10毫米).局部占位效应在起时并不常见。库欣的高致病率和死亡率与系统性的皮质醇过量有关.这些系统性的改变大致可分为代谢性(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

  • 标签: 库欣病 药物治疗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库欣综合征 中心性肥胖 垂体腺瘤
  • 简介:白血的发病率在中国为4.7/10万,在肿瘤中居第七位.欧美国家为6.4/10万,居肿瘤的第六位.死亡率居肿瘤的第六位.白血仍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部分白血的发病机制已明确,随靶向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应用的进展,已有部分白血病人可以完全治愈,白血已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1,2].

  • 标签: 白血病 治疗
  • 简介: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患白血的可能性白血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癌症,约占儿童癌症患者的30%。根据一篇发表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与孩子们从来没有接受过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时间短相比,

  • 标签: 白血病 新闻 母乳喂养 癌症患者 科学杂志 美国医学会
  • 简介:李东垣也叫李杲,字明之,号称东垣老人,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脾胃受伤、正气衰弱,从而引发多种病变。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

  • 标签: 脾胃内伤 金元四大家 中国医学史 饮食不节 调理脾胃 李东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