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DynaCT术辅助应用在颈椎损伤手术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应用DynaCT辅助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共52例,其中上颈椎损伤(C1-2)15例。下颈椎损伤(C3-7)37例。全麻成功后,固定体位和头架(颈椎后路),先行基准DynaCT扫描。颈椎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和骨减压操作后行第二次DynaCT扫描。Cage或钛笼置入并再次DynaCT扫描。颈椎后路手术,常规侧块或椎弓根螺钉置入和脊髓减压后行二次DynaCT扫描。前路或后路手术,对于合并有骨折脱位者,复位矫正后需再次DynaCT扫描,对于骨减压范围不充分,植入物位置不良或复位矫正不满意者均需进一步操作直到DynaCT确定满意为止。结果颈前入路10例,颈后入路39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颈前入路根据术DynaCT对减压不充分者进行再次或多次骨减压5例;调整Cage位置1例;合并脱位者6例,其中对复位不满意再次或多次矫正3例。颈椎后路植入椎弓根螺钉14枚,根据DynaCT调整螺钉2枚;植入侧块螺钉254枚,根据DynaCT调整螺钉12枚;合并脱位者15例,根据DynaCT对脱位矫正不满意者进行再次或多次复位纠正8例。术中平均使用DynaCT3.76次。术后随访1~3个月,行MRI及三维CT检查,术后影像学均证实减压充分、固定及骨折脱位复位满意。术后1w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平均恢复率为63.42%。本组无因减压不充分或固定复位不满意而二次翻修手术病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脑脊液漏1例,神经损伤1例。无与DynaCT相关并发症。结论术DynaCT应用可减少颈椎损伤手术因减压不充分、固定和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而造成手术效果差,降低需要二次手术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颈椎外伤手术安全性及精确性,有效改善颈椎损伤患者预后。

  • 标签: Dyna CT 颈椎损伤 减压术 复位 螺钉固定
  • 简介: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重大疾病之一,其病理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措施仍然是目前研究热点。卒动物模型对于卒病理机制及其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和改良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动物模型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发挥想象力调动形象思维在生物化学教学应用。方法尝试将丰富想象力运用于课堂教学,以物质代谢章节教学为例,从三个层次改善教学效果。结果想象力发挥调动了形象思维,既能够使生化概念理解更为生动形象,也可以使复杂代谢过程归纳起来更为简便直观,还可以加深对整个物质代谢网络内在规律逻辑整合。结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使生化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想象力 教学方法
  • 简介:近年来,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HR-MRI)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愈来愈受重视,HR-MRI已经逐渐被引入颅脑动脉管壁成像研究当中,为卒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导。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在卒动脉管壁成像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高分辨率磁共振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动脉管壁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颞肌成形在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1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成形术临床资料,术中行颞肌充分游离,并成形、固定。结果术后1个月行颞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病人双侧颞部对称,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颞前区塌陷及颞肌下坠畸形,无明显颞肌萎缩,颞肌功能保留。结论颅骨成形术中进行颞肌成形,可以有效恢复颅骨缺损处颞部外形和颞肌功能,进一步完善颅骨成形术治疗效果。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颞肌成形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引流高度在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脑室出血或继发性脑室出血32例,均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根据引流高度分成抬高引流组(17例,引流管高度在外耳道上25cm)和常规引流组(15例,引流管高度在外耳道上10cm)。结果抬高引流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血肿消失时间是5~8d,平均(6.41±1.06)d;常规引流组血肿消失时间是7~10d,平均(8.33±1.11)d;两组血肿引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抬高引流组组没有并发颅内感染;常规引流组有1例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经抗生素治疗、腰大池引流后好转。结论脑室出血外引流高度在外耳道上方25cm,辅以尿激酶灌注,有助于脑室系统内血肿消散。

  • 标签: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术 引流高度 效果
  • 简介: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教学和培训模式,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习解决特定临床问题流程,这种新模式在将今后神经病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病学教学中使用模拟医学教育必要性、目前现状以及今后课程设计重点。

  • 标签: 模拟医学 神经病学 教学
  • 简介:研究在预后、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其生物标志物仍需进一步明确。近几年,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noncodingRNA,lncRNA)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肿瘤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卒研究,人们发现了lncRNA表达水平与正常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卒诱导脑内大量lncRNA表达改变,提示lncRNA可能参与卒复杂病理过程,其可能会为卒预防及治疗带来新方向。

  • 标签: 卒中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生物标志物
  • 简介:颅内动脉夹层即颅内血管壁内血肿,是导致中青年缺血性或出血性卒重要病因,因血管管径细小,走行迂曲,颅内动脉央层诊断较困难。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放射性检查手段,可直接观察到动脉夹层所致特征性壁内血肿信号,因而对颅内动脉夹层诊断、鉴别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夹层应用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 简介:目的:建设基础护理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提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式课程设计为支点,通过申请开课、创建课程门户、建设教学资源库、完善移动学习终端建设等步骤完成课程建设,并通过发布视频任务、发起网上讨论、布置课后测验、计算机随机组卷考试等方式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结果: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共完成教师发布单元测验和视频任务点43个,平台访问次数达39528人次,师生共参与讨论话题672个。结论: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与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仅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学习瓶颈,实现了网络大数据监督下学生自主课外学习管理,成为课堂教学有力辅助。但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引导学生诚信学习,实现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是慕课教学面临主要问题。

  • 标签: 慕课 网络教学 基础护理
  • 简介: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通过自噬清除破坏线粒体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性卒后存在明显线粒体自噬。因此在卒过程当中,调节控制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线粒体自噬过程,可能对治疗卒、延缓细胞死亡、保护神经元有十分关键意义。本文主要对线粒体自噬在缺血性卒病理过程作用与机制,以及其目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卒治疗作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自噬 线粒体自噬 缺血性卒中 PINK PARKIN NIX/BNIP3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发生机制包括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表型调节异常、细胞外基质重构、细胞凋亡以及血管壁缺失。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炎症反应 发病机制
  • 简介: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factor,NRSF),是一种重要锌指蛋白转录负调控因子,它与某些基因相应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element,NRSE),又称RE-1(repressorelement1,RE-1)相结合,从而对许多与神经元发育及功能相关基因表达发挥阻遏作用。REST辅助抑制因子(RESTcorepressor,CoREST)是一种神经元表型调控因子,CoREST与RESTC端结构域(含有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结合,形成阻遏复合物,发挥转录抑制作用。本文就REST和CoREST在神经发育过程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REST CoREST 神经元分化
  • 简介:脑白质病变是脑小血管病在磁共振成像T_2加权像检测到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y,WMH),是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风险和严重程度重要因素。研究表明WMH负荷不仅与缺血性卒风险和功能结局有关,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目前关于WMH神经病理学及其负荷对急性缺血性卒后功能恢复影响最新研究。

  • 标签: 脑白质高信号负荷 神经病理学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TBI)早期病死率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手术治疗169例急性、重型TBI临床资料,伤后24h内入院并行CT检查,计算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以伤后14d观察周期,判断早期死亡。结果149例,早期死亡20例,早期病死率为13.4%。与存活病人相比,早期死亡病人入院时GCS评分、运动评分更低(P〈0.05),瞳孔变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Marshall和Rotterdam评分更高(P〈0.05)。随着Marshall分级或Rotterdam评分增高,病死率也随之明显升高(P〈0.05)。Marshall分级和Rotterdam评分对TBI早期病死率预测都具有很好辨别能力,但是Rotterdam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852;95%CI:0.764~0.941]优于Marshall分级[AUC=0.800;95%CI:0.719~0.881]。结论MarshallCT分级和RotterdamCT评分都可以很好地预测急性、重型TBI早期病死率;由于RotterdamCT评分包含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或许更适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Marshall CT分级 ROTTERDAM CT评分 早期病死率
  • 简介:目的评估抗高血压治疗血压值与卒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cubic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血压截点与卒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110mmHg或〉150mmHg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60mmHg或〉90mmHg患者,卒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32,95%CI1.36-3.13,P=0.009)、糖尿病(HR2.07,95%CI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1.89,95%CI1.16-2.98,P=0.014)、SBP〈110mmHg(HR1.62,95%CI1.11-2.24,P=0.032)或〉150mmHg(HR1.79,95%CI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2.47,95%CI1.37-4.18,P=0.008)是卒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高血压治疗,存在血压值与卒J型曲线现象;SBP〈110mmHg或〉150mmHg患者,卒发生风险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J型曲线 限制性立方样条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术静脉输液操作认知、行为意向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手术室静脉输液技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全国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护士222名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自设问卷,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操作知识、静脉输液操作行为意向、静脉输液知识培训需求。结果:手术室护士术静脉输液操作知识处于中等水平(53.3%),术静脉输液操作行为意向较正向(87.4%),所在医院定期开展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培训护士行为意向得分高于无培训护士,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t=2.662,P=0.010)。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术静脉输液操作知识掌握不足,所在医院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护士有比较恰当操作行为意向。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概念传授与培训。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静脉输液 知识 行为意向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定位仪,通过脊柱标本椎弓根穿刺验证定位仪实用性与定位准确性。方法自行设计一种脊柱定位仪,选择4具成人脊柱尸体标本,使用脊柱定位仪对尸体标本椎弓根进行穿刺,测量椎弓根内、外缘穿刺点与提前计划理想穿刺点之间距离,根据穿刺针最大偏差数值计算穿刺优良率。结果共穿刺了尸体标本L1-S148个椎弓根,椎弓根外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偏差距离在正位X光片上为:0-6.0mm,平均1.8mm;侧位X光片上为:0-7.0mm,平均1.6mm。椎弓根内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偏差距离为在正位X光片上为:0-6.4mm,平均2.0mm;侧位X光片上为:0-7.3mm,平均1.9mm。穿刺最大偏差距离为:0-7.3mm,平均2.4mm。穿刺结果,优:34例(70.8%);良:10例(20.8%);差:4例(8.3%),优良率为91.7%。结论新型脊柱定位仪在椎弓根穿刺试验中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具有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精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脊柱 定位仪 椎弓根 导航 机器人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治疗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集17例高血压脑出血拟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头颅CT数据,运用3D—slicer免费软件进行虚拟现实重建并设置标记物后,将重建图片导入智能手机,应用相机功能程序进行头皮与重建图片准确融合,精确描画脑内血肿体表投影,实现增强现实技术,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进而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运用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1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完成脑内深部血肿穿刺,并经神经内镜观察证实到达目标部位。结论低成本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可靠定位指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增强现实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 简介:张锡纯(1860-1933),河北人,民国中医学家(图1)。张锡纯是典型不为良相,当为良医。1893年,他科举落第后,30多岁开始学中医,大器晚成,后又涉及西医。十年寒窗,行医应诊,张锡纯在50岁时开始出版《医学衷参西录》(图2)。从学生开始,几乎十年一步成了国内名医,这或许是受到了中西汇通影响吧。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