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昆明市四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的自杀情况,为防止自杀提出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线索调查跨文化比较法对嵩明县白邑乡团结回族村、石林县维则乡干塘子彝族村、安宁县太平乡始甸白族村、富民县大营镇小水井苗族村村民进行调查。结果四个村总人口数3491人,852户,民族数2802人,726户,汉族人数689人,126户,平均年龄33.09±20.74。小学836人(29.84%),初中748人(26.70%),四个村各具民族特色,四个村信仰的宗教不同。民族自杀7人。汉族自杀3例,均为已婚妇女,自杀方式都是服农药自杀,结论四种少数民族中有自杀存在,宗教习俗对自杀现象有一定影响。与其他民族相比偏低,仍需加以重视。

  • 标签: 少数民族 自杀调查 比较研究 农药自杀 昆明市 宗教
  • 简介:在CT片上,颅内出血表现呈高密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少部分颅内出血患者在CT影像学上,并不全部呈高密度影像,甚至部分呈低密度改变.由此给颅内出血的诊断治疗以及判定预后都带来困难.为此,笔者就临床工作中几种不同类型的不典型的颅内出血早期CT表现加以分析,供年轻的同道们借鉴.

  • 标签: 颅内出血 CT影像 改变 治疗 CT片 不典型
  • 简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出血来源多为脑皮质的血管撕裂,可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1].伤后病情变化较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常很快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受压的体征,甚者发生脑疝.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粤西汉族人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佛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粤西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102例(病例组)和同期粤西地区汉族健康体检者101例(对照组)的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卒中危险因素及-723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比例,血糖水平,-723C/TC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3C/T基因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亦不携带风险基因型者比较,有危险因素又携带CC基因型者脑梗死发病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粤西地区汉族人群GPX-3基因启动子区-723C/T位点存在多态性,C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CC基因型为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型,也是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脑梗死 基因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2q33区段CD28及ICOS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遗传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来白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MS组)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检测扩增产物CD28及ICOS基因的多态性。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学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表达水平。结果MS组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7%vs10.9%),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O%vs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问无明显联合效应。ICOS-2394多态位点TT基因型与原发进展型(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继发进展型(SP)-MS发病无关。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S急性期患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M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COS.2394位点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其中TT基因型与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SP-MS发病无关,提示该基因为MS的易感基因。CD28基因多态性与MS患病无关。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