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指导下,急性缺血性卒中4.5-9h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2008至2009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且发病时间在4.5-9h的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多模式CT筛选后,进行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以及溶栓后2h、24h和7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thStroke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和恢复情况,溶栓后7d和90d时行巴氏指数量表(Barthel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估神经功能,在溶栓后24h复查多模式CT评估血管再通情况。血管狭窄程度采用缺血性卒中血管栓塞程度量表(ThrombolysisinCerebralIschemiaScale,TICI)分级方法。结果在入选的6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和病情恶化。6例患者TICI分级评分在溶栓24h后较溶栓前显著升高(2.0+0.71vs1.0+0.71,P=0.03)。除去1例出血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2±3.27(溶栓前)和9.4±3.78(溶栓后7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溶栓后7d相比,BI评分在溶栓后90d后稍有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62.5±27.23vs47.5±27.84,P=0.13)。患者90dmRS评分较7dmRS评分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4±0.82vs3±0.82,P=0.09)。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扩大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对促进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多模式CT 静脉溶栓 扩大时间窗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优化后的教学效果.方法通过更新教学实验平台仪器设备器材,重组实验课程安排和改进实验课内容的方法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结果解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均衡学员实验课授课时间,提高实验课授课质量.结论改善和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条件及实验内容能够大大提高学员实验成功率,提升平均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研究优化后的脑电闪光诱发(PSA)技术设备对脑功能鉴定的作用,为提高空军招飞选拔的效率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采用PSA技术检查3000名参加空军招飞的应征青年,观察新旧技术设备对脑功能的鉴定效果。结果:在PSA鉴定的4项EEG指标“节律同化”“倍数反应”“小数反应”“异常脑波”中,新技术设备对“EEG异常”和“EEG边缘异常者的“节律同化”指标的诱发效果均提高显著;“倍数反应”和“小数反应”指标仅在确定为“EEG异常”者中表现为显著提高;“节律同化”指标的持续时间可作为对脑功能分级的量化指标。结论:PSA技术设备是鉴定“边缘异常”脑功能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电图 闪光刺激 节律同化 飞行员选拔 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