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目前中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物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者较前明显增加。然而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同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可使患者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使出血概率增加,颅内出血成为最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抗血栓药物 出血和凝血 治疗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通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3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疗程为2周,两疗程后评价疗效,两疗程间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根据症状变化评定疗效,并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方面,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活力(VT)及精神健康(MH)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肯定,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栓通 脑梗死后遗症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经颈外动脉途径制作兔颈总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10只使用凝血酶直接注入颈总动脉,对照组取1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离颈外动脉,从颈外动脉取自体血,体外加入凝血酶制作兔自体血栓,经颈外动脉注入颈总动脉。两组分别在术后即刻测量血管内血栓长度,随后行动脉血管造影,观察血栓形态。结果10只新西兰大白兔直接在颈总动脉注入凝血酶模型成功率为40%,管腔内血栓量较少,主要围绕穿刺口周围,血栓平均长度为5±0.4mm;经颈外动脉途径直接注入血栓组成功率为100%,血栓量较大,充满整个管腔,血栓平均长度13±2.2mm。结论使用经颈外动脉注入新鲜血栓法,能够制作出较为稳定的兔颈总动脉急性血栓模型,模型成功率较高,为器械研发提供一种较为稳定的血栓模型。

  • 标签: 颈总动脉 血栓 数字减影造影 凝血酶
  • 简介: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3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策略和手术要点。方法共手术治疗13例大型动静脉畸形。外院曾行血肿外引流2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1例。全部位于功能区。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7例,Ⅴ级6例。4例行术前栓塞治疗。在我院均行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结果6例无明显并发症。余7例主要并发症是偏盲、轻度失语、肌力下降及癫痫等,多数均逐渐恢复。10例动静脉畸形获全切,3例少量残留。残余动静脉畸形行伽玛刀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的最大危害是颅内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充分准备,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术中术后控制血压,高级别大型动静脉畸形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型 动静脉畸形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1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4例,血管内治疗7例,伽玛刀治疗2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血管内治疗的7例患者中,5例术后即刻行造影显示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未发生并发症;另2例栓塞后有少量残留,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治愈。伽玛刀治疗2例,随访1年症状好转。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其中1例成功治愈,另1例好转。1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30个月,7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2例复发,1例再次栓塞后治愈,1例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及伽玛刀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15例患者均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应针对其部位及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是其首选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阿司匹林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居民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生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就诊于我中心及社区站的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服用阿司匹林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规律服药组、不规律服药组和未服用组,并分析患者不规律服药或不服药的原因。结果接受调查的220例中,仅108例(49.1%)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12例(50.9%)不规律或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未服用或不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出现副作用、医生未指导和有慎用症等。结论阿司匹林在社区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未得到广泛和正确的使用。社区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发病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在尸头解剖基础上构建颈静脉孔区计算机三维解剖模型。方法先对5例尸头标本行头颅CT和MR/扫描,动脉和静脉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解剖显露脑干和脑神经后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融合,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对照尸头解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Vitrea虚拟现实系统模拟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可视化效果良好,相关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与尸头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计算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有助于无创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相关解剖结构的整体空间关系,节约时间和标本,为指导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 标签: 颈静脉孔区域 颅窝 虚拟现实 解剖 三维
  • 简介:血管内栓塞已成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在完全闭塞瘘口的同时,保证正常脑静脉的引流通畅也是DAVF栓塞治疗的目标。本文报道应用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结合动脉入路成功栓塞l例复杂上矢状窦DAVF,并分析栓塞治疗策略与球囊保护的技术要点。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 球囊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3例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2、56和23岁,头昏1例,额叶血肿1例,硬脑膜下出血1例,3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前颅窝底DAVF,3例均经开颅手术灼闭瘘口,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前颅窝底DAVF较为少见,手术灼闭瘘口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