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开胸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4例开胸术后出现下肢静脉患者,本组14例患者都采取保守治疗,同时给予祛聚、抗凝、溶栓等方法治疗,每12h注射一次肝素(5000u),持续注射3d;在500ml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中加入10万u尿激酶,控制静脉滴注的滴速,滴注1~2h;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12ml复方丹参,每日静脉滴注1次,一个疗程为10d。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每日都应该检测活动度和凝血酶原时间,治疗方案、抗凝、溶栓的剂量根据检查结果来调整。结果本组14例患者的最长病程为21d,最短病程为8d。13例治愈(血栓完全再通,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都没有出现任何的复发迹象;1例好转(血栓部分再通,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后再转往血管外科进行继续治疗,一周后治愈出院。结论开胸术后下肢静脉应以预防为主,应该积极治疗已形成的DVT,同时,还应该密切注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 标签: 开胸 护理 预防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和护理,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率,减少对患者的危害。方法对发生下肢静脉的17例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患肢护理,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全面有效地护理,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静脉发生。

  • 标签: 剖宫产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静脉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总结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65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静脉形成的预防措施。结果65例通过术前高危评估及健康宣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物理预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预防措施,2例并发轻度静脉形成,经及时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骨科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做好科学的预防及护理,静脉形成的并发症会大大减少。

  • 标签: 下肢骨折 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各40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引流量和DVT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在术后DVT发生率和术后48h引流量方面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前术后未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较低分子肝素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大出血发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总结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静脉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静脉形成。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48例,无一例发生下肢静脉(DVT)。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对病因,采取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大幅度的降低静脉(DVT)形成的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等优点,在补液、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监测及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应用广泛。它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还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在使用时,如护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和感染,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费用,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持续有效的导管护理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最有效的方法[1]。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以产妇多见,头痛为主要症状,脑脊液压力多增高,影像学检查是CVST确诊的重要手段,13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痊愈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对于临床可疑的CVST患者应及早行头MRI+MRV明确诊断,治疗以溶栓及抗凝为主,早诊断、早治疗是救治关键。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补液、给药、静脉内营养支持等重要诊疗措施。同时静脉置管的显著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的血管通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措施之一,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不仅会影响置管的使用,而且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优质的护理工作对静脉置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深静脉 置管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简述近年来脊髓损伤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或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褥疮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脊髓损伤后DVT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作简要介绍,对脊髓损伤后DVT的预防和治疗作简要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下肢DYT所带来的危害性极大,应以预防为主;对下肢DVT的治疗目的是缓解其急性期的主要症状,最大限度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中西医结合防治脊髓损伤后下肢DVT效果好,安全性高。结论:中医药配合现代医学对DVT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临床的效价比方面的优越性,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深静脉栓塞 预防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朱金段(1971-),女,汉族,广东和平县,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血栓通与低分子肝素防治老年人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及常规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常规功能锻炼治疗,各2周,术后2周出院前及出现症状时行彩超检查,对照各自疗效。结果治疗组功能评定优占15例375%,良占21例525%,中3例75%,差1例25%,无术后血肿形成;对照组优11例275%,良18例45%,中7例175%,差4例10%,有2例出现引流较多,延长引流,1例出现关节腔内血肿形成,后抽取关节液引流后无明显症状。结论血栓通对于预防术后下肢肿胀、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并且有利于解决应用抗凝药物与术后出血的矛盾,疗效确切。

  • 标签: 血栓通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置换术后
  • 简介: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青年课题基金项目编号2012QN-11。摘要目的解决术前病人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台择期手术患者107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不用表面麻醉药。实验组在传统方法基础上,碱化皮肤,使用5%复方利多卡因。对比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成功率、无痛率;静脉穿刺前5min和穿刺时病人的心率、呼吸;视觉类比量表(visualana2loguescale,VAS)及语言评价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评分值等多项指标。结果①两组均无局部皮肤反应(有无苍白、红斑、水肿)。②两组在静脉穿刺前5min心率、呼吸等基础指标差异不大(P>005);静脉穿刺时因疼痛刺激出现差异(P<001),穿刺成功率因疼痛刺激、病人配合程度降低受到一定影响。③实验组有效减轻和消除疼痛,无痛率较高,两组VAS、VRS值有明显差异(P<001),与无痛率反向相关。结论应用表面麻醉药有效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穿刺疼痛,避免二次心理应激,操作方便,成本经济实惠,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 静脉 输液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钟小兰(197110-),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三台县),学位硕士,职务,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高血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以下简称为“药物胶囊”)以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临床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从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且经确诊为UAP病患共计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另施以药物胶囊。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后疗效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佂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为29(6744%),总有效率为41例(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14例(3256%),总有效率34例(7907%)。观察组NO(5870±635)μmol/ml,SOD(9730±864)NU/ml,显著高于对照组,(5149±517)μmol/ml,(8668±804)NU/ml。而治疗之后观察组,ET(4049±264)pg/ml,MDA(416±064)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5902±253)pg/ml,(675±069)nmol/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之后各项指佂数据上均明显发生相应好转。结论该类胶囊药物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的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中西医结合 UAP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接受长期输液的患者,对其采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方式,同时进行心理护理、植入和植后护理,护理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来得出影响植入式输液港的条件和程度,以基本护理情况、导管因素、局部感染、输液座并发症和患者心理状况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基本护理和导管因素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影响最大,而局部感染和输液座并发症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最小。结论长期输液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式具有感染风险小、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对其采取基本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临床应用 护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