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医学诊断与心理诊断在,晦床心理学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被错误使用的危险。研究与分析医学诊断与心理诊断的交叉与分野,有助于在医学模式与心理学模式的分别指导下,对两者做出及时、准确的选择,避免造成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失败。

  • 标签: 诊断 医学诊断 心理诊断 临床心理学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 简介:如果试验涉及两个试验因素,当各因素在试验中同时实施且所处的地位基本平等,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级交互作用,且需要加以考察时,所采用的一种试验设计类型就是两因素析因设计。若观察指标只有一个且是定量的,相应的资料类型即为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处理该资料。本期讲座,我们向读者介绍两因素析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时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估计。

  • 标签: 析因设计 定量资料 检验效能 样本含量 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
  • 简介: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系指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的炎性反应。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抽搐、瘫痪等。病毒性脑炎常见,为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也可以是病毒感染诱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变态反应的结果。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电图 精神行为异常 自身免疫系统
  • 简介:  因为病因不明,最初诊断烟雾病(Moyamoya病)主要是依据1969年Suzuki(铃木)等的诊断标准,即根据Moyamoya病脑动脉造影上的6期改变而诊断,确切地说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1997年日本国立卫生署和福利社Moyamoya病研究委员修订了Moyamoya病诊断标准.下面将该诊断标准介绍给读者.……

  • 标签: 烟雾病 诊断 参考标准
  • 简介:眩晕是由于前庭系统(几乎总是周围性)疾病引起的一种旋转幻觉,任病也方面需要与晕厥的状态、癫痫和惊恐发作相鉴别。持续≥1d的急性孤立性自发性眩晕的单次发作通常由前庭神经炎或小脑梗死所致,两者的鉴别需熟练掌握转头试验(headimpulsetest)。反复发作性眩晕多见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Meniere病和偏头痛。根据可靠的痫史、位置性试验、听力图和温度试验,一股可以鉴别以上3种疾病。BPPV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原因,颗粒复位法通常能够使之立即治愈。后循环缺血极少会导致孤立性眩晕发作,其导致的眩晕是短暂和反复发作的,且病程较短。

  • 标签: 治疗 诊断 鉴别 试验 复发 偏头痛
  • 简介:目的探讨幕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及其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头颅MRI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单发,位于左侧小脑半球1例、右侧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5例。MRI表现:病灶T1WI和T2WI的信号较为混杂;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呈低信号;瘤内或瘤周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瘤周中重度水肿。结论幕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加深对其认识,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实性 小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以它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直观的解剖定位能力以及所特有的血管流空特性和脂肪抑制特性,使影像学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MRI更因为它良好的诊断价值和富于发展的潜力,而成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近几年来,MRI的成像技术又有新的发展,人们利用这些新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进行初步的探讨.在此我们想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就脑肿瘤的MRI诊断问题作概要性的阐述.

  • 标签: 颅脑肿瘤 MRI诊断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 简介:结合文献从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检查(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以及SPECT、PET、FMRI,介绍了近年来诊断颞叶癫痫(TLE)的进展。CT扫描对颅内较大病变和梗塞灶的发现具有高度敏感性,尤为钙化灶的发现优于MRI。MRI常能最精细地发现颞叶癫痫病人的脑结构灶病变.尤其是能准确地诊断出海马硬化,在他像或行FLAIR系列像上信号增强,阳性率可达60%~100%。MRS能测定出活体脑内代谢产物的分布,

  • 标签: 影像诊断 颞叶癫痫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波谱分析 FMRI 磁共振检查
  • 简介:目的:提高惊恐障碍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症状依据、严重程度依据、病因依据、内在关系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作为惊恐障碍理性诊断模式的要素。其中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为以往各种诊断标准所没有。结果:症状依据、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三者构成诊断惊恐障碍关键而本质的条件,而且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有利于确认症状依据属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依据、病程依据和百除依据三者构成诊断惊恐障碍的外在对比条件。结论:惊恐障碍的理性诊断模式使惊恐障碍的诊断更加严谨,既利于确诊,也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惊恐障碍 理性诊断模式 诊断模式 焦虑症 神经症
  • 简介:目的:提高疑病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症状依据、严重程度依据、病因依据、内在关系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作为疑病症理性诊断模式的要素。其中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为以往各种诊断标准所没有。结果:症状依据、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三者构成诊断疑病症关键而本质的条件,而且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有利于确诊症状依据属于疑病症的。严重程度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三者构成诊断疑病症的外在对比条件。结论:疑病症的理性诊断模式使疑病症的诊断更加严谨,既利于确诊,也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疑病症 理性诊断模式 诊断模式 神经症
  • 简介:3.1适应证与禁忌证近几年随着神经影像学和显微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对脑干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有不同的认识,国内许多单位开展脑干肿瘤的外科治疗,但由于各医院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临床效果也不相同,主要还须根据不同类型的脑干肿瘤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认为手术适应证有:(1)脑干各部位的局限性肿瘤;(2)脑干囊性或结节状肿瘤;(3)长入四脑室、枕大池、桥小脑角和斜坡外生性脑干肿瘤;(4)CT扫描或MRI检查显示肿瘤为局限性,边界清楚,有占位效应;(5)肿瘤病程缓慢,病人神经系统稳定。

  • 标签: 脑干肿瘤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诊断 显微神经外科 神经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272例患者使用常规脑电图(EEG)与AEEG检查,并作比较.结果272例中EEG异常105例(38.60%),其中痫样放电48例(17.65%);AEEG异常174例(63.97%),其中痫样放电113例(41.54%).113例AEEG痫样放电中癫痫组87例,发作性疾病组26例,经χ2检验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01).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在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癫痫 发作性疾病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术前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基本护理,观察组行QCC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QCC护理模式 效能感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收治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AIS评分)及治疗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的AIS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评分持续改善,且观察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相对更好,在本类老年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治疗效能感
  • 简介: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肌症状是最为多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尤以眼睑下垂最多。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临床实验即可诊断、腾喜龙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电子诊断可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眼肌无力 腾喜龙试验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大约1/4的缺血性卒中累及后循环或椎基底循环。椎动脉狭窄可发生在颅外段或颅内段,占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0%。狭窄性病变,特别是椎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性病变并不少见。在一项474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造影研究中,18%的患者右侧、22.3%的患者左侧存在椎动脉颅外段近端不同程度的狭窄,仅次于颈动脉分又处的颈内动脉(ICA)狭窄而成为第2个常见的狭窄部位。采用血管内技术,目前已能够对上述狭窄进行治疗。

  • 标签: 动脉 治疗 诊断 循环 患者 病变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癫痫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0.70%,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0.46%,治疗缺口为6.48%。这些数字对规划癫痫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按照0.70%估算,我国约有癫痫患者900万,其中约500万未曾接受治疗或未经过正规的治疗,这使医疗行政部门及医疗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 标签: 癫痫患者 治疗 诊断 医疗行政部门 调查结果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提高神经症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症状依据、严重程度依据、病因依据、内在关系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作为神经症理性诊断模式的要素。其中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为以往各种诊断标准所没有。结果:症状依据、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三者构成诊断神经症关键而本质的条件,而且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有利于确认症状依据属于神经症的;但部分意症发病时矫饰否认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而例外。严重程度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三者构成诊断神经症的外在对比条件。结论:神经症的理性诊断模式使神经症的诊断更加严谨,既利于确诊,也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神经症 理性诊断模式 诊断模式 内在联系
  • 简介:在脊髓疾病中,脊髓血管畸形相对少见,其发病率仅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10[1,2],男性多于女性(4:1),发病年龄略高于颅内动静脉畸形,好发于胸、腰段脊髓(80%)[3].自然病史和预后较差,由脊髓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已逾20%,故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脊髓血管畸形 MRI检查 X线检查 手术治疗 栓塞治疗
  • 简介:亚里士多德曾说,睡眠与癫痫相似,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睡眠就是癫痫.睡眠是癫痫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重要激活因素,与癫痫密切相关.睡眠相关性癫痫(sleeprelatedepilepsy)指仅在睡眠期发作或在睡眠期间更容易发作的癫痫.癫痫发作可表现为惊厥发作,也可为行为异常、情感和知觉异常、记忆改变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标签: 癫痫发作 夜间发作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睡眠期间 鉴别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