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TP-IgM抗体检测(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0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TP-ELIS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0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3%,CMIA阳性检出率为12.9%,TP-IgM为11.7%。CMIA法灵敏度为98.4%(121/123),特异性为99.1%(869/877),阳性预测值为93.8%(121/129),阴性预测值为99.8%(869/871)。TP-ELISA法灵敏度为89.4%(110/123),特异性为99.2%(870/877),阳性预测值为94.0%(110/117),阴性预测值为98.5%(870/883)。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MI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P-ELISA法,可以替代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检验 CMIA TP-ELISA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 标签: HIV 梅毒 TPPA TRUST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中药抗真菌作用研究历史悠久,从天然中药中寻找筛选抗真菌新药或研发针对耐药白念珠菌的药物,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对白念珠菌的干预作用实验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药 白念珠菌
  • 简介: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小鼠灌胃健脾解毒汤后,观察药物对小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细胞数变化的影响。结果健脾解毒汤有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作用。结论健脾解毒汤对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健脾解毒汤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选择具有抑制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药,组成复方茯苓汤用于治疗湿疹,并探讨其作用的机理.方法湿疹患者582例,复方茯苓汤每日1剂,水煎服2次.以小鼠二硝基氟苯(DNFB)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对其耳厚度、重量、真皮炎症细胞数和血清某些细胞因子白介素-1、2、6、GM-CSF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显示582例患者服复方茯苓汤后,治愈307例,显效152例,好转96例,无效27例.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茯苓汤有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可下调白介素-2、6.结论复方茯苓汤治疗湿疹有明显疗效,其治疗湿疹有效可能与抑制Ⅳ型变态反应作用有关.

  • 标签: Ⅳ型变态反应 复方茯苓汤 治疗 湿疹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双白止痒洗剂治疗慢性手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60例慢性手湿疹患者纳入观察,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症状转归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第1次复发的时间。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6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53.3%。经Ridit分析,P=0.0075,P〈0.01,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检测四种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可见,治疗组的CD3+、CD4+均值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但对照组的CD3+、CD4+升高不明显,治疗后2组CD3+、CD4+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白止痒洗剂能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并能明显延长或阻止湿疹的复发,远期效果好,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

  • 标签: 双白止痒洗剂 外治 慢性手湿疹
  • 简介: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留置导管、术中出血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瘘、尿失禁等)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术后最大尿流率(MFR)为(15.1±3.6)mL/s,对照组术后最大MFR(10.2±2.5)mL/s,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微创术 开放性尿道吻合术 尿道损伤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消敏颗粒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超敏反应及对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消敏颗粒抗Ⅰ型超敏反应作用机制。方法检测耳异种被动皮肤超敏反应(PCA)小鼠耳A值;并对Ⅰ型超敏反应致敏动物模型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运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测定组胺释放率;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5-羟色胺的积分。结果消敏颗粒各组PCA均明显减轻,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敏颗粒各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量均明显降低,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敏颗粒各组部分腹腔肥大细胞颗粒脱失,5-羟色胺表达减弱。对细胞进行综合积分可见,消敏颗粒各组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敏颗粒能显著抑制小鼠异种皮肤被动过敏反应;消敏颗粒可通过减少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其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发挥抗Ⅰ型超敏反应作用。

  • 标签: 消敏颗粒 Ⅰ型超敏反应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家兔实验性耳痤疮模型,观察复方清肺饮颗粒治疗痤疮的作用。方法家兔左耳内侧涂浓煤焦油溶液0.5ml,1次/d,连续2周,建立耳痤疮动物模型。耳痤疮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家兔随机分为清肺饮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解毒痤疮丸组、模型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分别灌饲清肺饮颗粒、解毒痤疮丸和蒸馏水2周,在造模前后及药物治疗前后,取家兔左右耳廓相同部位耳片,称重后计算耳片重量差值,光镜下观察耳廓组织病变。结果外涂煤焦油1周后,兔耳表面粗糙,增厚,可见粉刺、丘疹,组织学改变与人类痤疮相似;给药2周后,清肺饮颗粒不同剂量组和解毒痤疮丸组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痤疮模型家兔耳重量的增加,并明显改善耳痤疮炎性病理变化。结论清肺饮颗粒对家兔实验性耳痤疮有治疗作用,可用于痤疮的防治。

  • 标签: 痤疮 清肺饮颗粒 动物模型 煤焦油
  • 简介:背景:英夫利昔单抗,一种直接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鼠-人嵌合单克隆抗体,已证实对中重度银屑病有效,但尚无公开发表的资料提及其在治疗难治性银屑病及与其他抗银屑病联合治疗的情况。目的:报道作者以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难治性患者的经验。方法:所有在2002年至2005年7月间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参加三级转诊服务的严重银屑病患者均纳入该项前瞻性、开放标记研究。用疾病严重性评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临床图片]详细记录整个治疗期间治疗初、第2周、第6周、间隔2个月时的有关疾病的表型、临床过程和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整个研究中共23例患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1例患者因患脓疱型银屑病退出研究。患者均为重度银屑病(基线PASI26.5±6.7,x±s,n=22),并且既往曾接受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16例患者在治疗初期接受一种或一种以上联合治疗。在第10周,95%患者获得基线PASI50%或更大的改善(PASI50),且77%患者获得75%或更大的改善(PASI75)。有效性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10例治疗时间超过11个月的患者中有8例维持至少PASI50。仅1例患者由于缺乏疗效而退出,2例患者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包括肺外结核(脾脓肿)和蜂窝织炎,6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包括输液反应(2例)、严重血小板减少症(1例)、肝炎(1例)和恶性肿瘤(2例)而终止治疗。结论:来自该开放标记研究的数据提示英夫利昔单抗可快速、有效治疗严重、难治性银屑病,尽管约25%患者由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尚需进行长期随访、持续的药物监督和进一步对照研究,以期完整评价英夫利昔单抗在上述难治人群中的风险。

  • 标签: 中重度银屑病 单抗治疗 难治性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讨论以性心理为主题的集体治疗在开放管理的心理病房的使用。方法:通过回顾该主题的集体治疗在心理病房的诞生、发展和探索,结合性心理的相关理论基础,探讨该主题的集体治疗的内容、形式、目的、作用、治疗师的角色和作用、存在的背景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等。结果:该主题集体治疗帮助患者了解性心理知识、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助于自我接纳,人格的整合。结论:该主题的集体治疗对住院病友有所帮助与住院病房整体的环境的支持有关。

  • 标签: 性心理 集体治疗 开放式住院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豚鼠模型的效果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先进行豚鼠生殖器疱疹造模。然后用中药抗病毒胶囊对生殖器疱疹豚鼠进行治疗,用外阴症状评分和阴道拭子病毒滴度进行疗效的评价和机理的探讨。结果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豚鼠的疗效基本等同西药阿昔洛韦,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病毒的增殖和提高动物免疫功能而发挥疗效。结论抗病毒胶囊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有效药物。

  • 标签: 中药 抗病毒胶囊 治疗 初发性生殖器疱疹 豚鼠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白疤合剂对银屑病模型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用药灌胃4周后,采用小鼠阴道组织HE染色法观察白疤合剂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8的水平,并与10只正常小鼠作对比。结果白疤合剂能显著抑制银屑病小鼠模型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降低血清中IL-8的产生(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白疤合剂可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降低血清IL-8的产生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 标签: 银屑病小鼠模型 白疕合剂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8 有丝分裂指数
  • 简介:背景:羟基乙酸和Jessner溶液是治疗颜面痤疮常用的表皮化学剥脱剂,皮脂分泌增多是痤疮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目的:比较30%羟基乙酸和Jessner溶液对面部痤疮患者皮脂分泌的影响。方法:研究38例轻到中度颜面痤疮患者,27例用30%羟基乙酸治疗,11例用Jessner溶液,间隔2周共用2次,用Sebumeter(SM810Courage&Khazaka,Cologne,Germany)皮脂测量仪分别测定使用前及每次应用2周后前额、鼻部、下颌及颊部的皮脂水平。结果:痤疮患者颜面皮肤应用30%羟基乙酸或Jessner溶液后皮脂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使用30%羟基乙酸和Jessner溶液这两种类型的剥脱剂对痤疮患者颜面行2次剥脱治疗后不影响颜面皮肤皮脂分泌,而使用该种方式行多次剥脱治疗对皮脂分泌产生的累积效应需进一步研究。痤疮患者多次应用表皮化学剥脱剂对面部皮脂分泌的影响@LeeS.H.@HuhC.H.@ParkK.C.@YounS.W$DepartmentofDermatology,SeoulNationalUniversityBundangHospital,...

  • 标签: 分泌影响 剥脱面部 化学剥脱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氧化剂对阿萨希毛孢子菌(Zasahii)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临床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加入了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和甲萘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与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YPD液体培养基)中,肉眼、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菌株的形态变化。结果①肉眼形态,随氧化剂浓度的升高,菌落直径逐渐缩小,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菌落不再生长;相同条件下,环境分离株较临床分离株菌落直径小:②光镜形态,菌落发育延迟,数量减少,见许多芽管,随氧化剂浓度的升高,出现许多不易着色、发育不全的孢子,体积较小,偶见胞质萎缩的稍大孢子;③电镜形态,两种氧化剂对两株菌均有损伤,可见菌体表面皱缩,胞壁部分至完全破损,胞质溢出,菌株体积缩小。结论两种氧化剂对两株菌生长发育均有影响,呈浓度依赖,但甲萘醌对菌株影响更强;环境分离株受氧化剂影响更大。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过氧化氢 甲萘醌 形态学
  • 简介:目的观察郁金银屑片对Balb/c裸鼠银屑病模型皮损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和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及两者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另2组裸鼠均用10%普萘洛尔涂于背部皮肤,2次/d,连续1周的方法造银屑病模型。成模后郁金银屑组按0.25g/kg剂量灌郁金银屑片混悬液治疗2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等量生理盐水。对裸鼠背部皮损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皮损组织均浆液KGF和AREG的蛋白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KGFmRNA和AREG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郁金银屑组造模后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明显升高,KGFmRNA和AREGmRNA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在治疗2周后,模型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郁金银屑组PASI评分、匀浆液中KGF和AREG降低,KGFmRNA和AREGmRNA低表达,与同组治疗前和模型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郁金银屑片治疗银屑病机制与降低表皮组织匀浆液中KGF和AREG、下调两者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郁金银屑片 银屑病模型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双调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阴道上皮和豚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复方环磷腺苷乳膏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复方环磷腺苷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使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耳部皮肤厚度显著减少。结论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银屑病可能有效。

  • 标签: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 银屑病 动物模型 治疗